所謂知遇之恩,說的是別人給予你賞識和重用的恩情。簡單來說就是慧眼識英才,并委以重任的意思。明代宋濂的《元史·劉因傳》中提到過:“因尚感偃蹇不出,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負我國家知遇之恩?!逼鋵嵆酥鲋髦猓械亩鞯露紤斢兴貓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有關報恩的故事叭!
點水之恩,涌泉以報
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說的是有一個叫伯樂的人走遍天下,專識良駒,有一天遇到了一匹千里馬。千里馬日行千里,腳力好、耐力強、毛色靚、體型棒,伯樂對它愛不釋手,用很高的銀兩將它買回,飼養(yǎng)在自己的馬廄里。雖然馬廄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好馬,但伯樂總對千里馬另眼相看。千里馬也因找到了好主人而非常感激,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只是做些驢子拉磨馱食的功夫活兒,它決定一生都跟定了這個主人,不留余力為他賣命。
葉紫的《這個捕快不太冷》中,大乾王朝雍州等地遭逢水災,但賑災的八十萬兩紋銀卻在雍州府轄境下的松平縣境內不翼而飛,正在雍州主持賑災的太子趕往松平縣嚴令縣令戴罪立功尋回失銀,而這時我們的男主角江永還只是一個頂替亡父出任捕快班首的少年而已,卻受太子賞識,獲得了查案的機會。不知道他是否也會和千里馬一樣,不辜負伯樂的厚望呢?
士為知己者死
春秋末期晉國著著名刺客豫讓,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的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后,他用漆瘡弄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后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卻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彼埱筅w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后伏劍自殺。
麥小冬的《捕風捉影》中,男主角萬寒旌的出身乃是緣起一樁皇家秘事,巧合的是,女主角顧凌波的身世也與一樁皇家秘事有關。顧凌波一路誤打誤撞助攻萬寒旌屢破奇案,卻不知萬寒旌多次舍身相救不止為了全忠孝。大家猜這個故事最終的結局是會往“士為知己者死”的方向發(fā)展,還是會往“女為悅己者容”的方向發(fā)展呢?
銜環(huán)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huán)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后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huán)四枚,聲言此環(huán)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
后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于懷。銜環(huán)結草,生死不負?!?/p>
歷史上還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報恩故事?大家可以上新浪微博@飛魔幻雜志 或者飛魔幻官方微信(feimohuan)跟我們分享,還有機會獲得葉紫的《這個捕快不太冷》和麥小冬的《捕風捉影》簽名版實體書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