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平
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運轉(zhuǎn),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還要讀書嗎?
的確,在今天,讀書有時是件“麻煩”事。它需要你付出時間,付出精力,還要付出一份心境。許多更急迫的事情,都會排在讀書的前面,而且,似乎我們平時不讀書,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會受到什么影響。那么,今天我們讀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讀書可以學到知識與技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存,這是我們讀書的第一境界。
所以,我們進入初高中后,首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知道要考個好的大學,然后學到容易找到工作又能賺錢的能力。我們將會學到一門門的文化課、專業(yè)課,畢業(yè)后可能會在自己擅長的專業(yè)范圍里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簡單地說,我們將會因此而有一個“飯碗”,以便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這是一個人能生活下去的基本條件,也是生活幸福的起碼條件。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高學歷可能帶來不了高收益,這是讀書無用論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事實上,讀書從來都不是教你直接發(fā)財賺錢,就像黃埔軍校門前的對聯(lián)寫的“升官發(fā)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弊x書本身就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享樂的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你懂得越多越痛苦,在快樂的豬和痛苦的思考者之間,很多人選擇了前者。然而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影響了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了你的言語談吐,讓你遇見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養(yǎng)了你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眼光。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但培根還進一步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p>
古人云:“讀《書經(jīng)》取其正,讀《周易》取其變,讀《離騷》取其幽,讀《莊子》取其達,讀漢文取其堅?!?/p>
我們讀書,是一種熏陶。與先賢神交,向宿儒求教,拜大師博學,崇碩德擴境。
我們讀書,是一種靠近。近道者德,近規(guī)者范,近智者慧,近文者雅,近仁者義,近圣者賢。
我們讀書,是一種享受。咀嚼人文之味,情趣之味,德行之味,性致之味。
與書打交道的人,是與文化打交道的人,是與人打交道的人。我們離不開書,更離不開讀書。讀書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中的一件雅事。宋代文人黃山谷在談及讀書感受時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笔聦嵣?,一個人文化功底的錘煉,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都來自于讀書和對書籍的理解感悟、思考提升。
對于現(xiàn)代很多人來說,能夠靜心讀書確實有很多的困難,然而當你能夠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和歡愉時,一切困難便不再是困難了。曾國藩在與四弟的家信中說:“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不能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p>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語言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談及“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者時,則認為那是他們沒能品味到書中之樂趣。宋代大儒程伊川也談到不同的人讀《論語》的情況:“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碑斪x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時,那種讀書樂趣就更不是局外人所能體會到,品味到的了。
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時代盛行,學生讀書比較少,有些學生沒有讀書的習慣。很多人學生和家長都有一個功利的思想,就是我將來要考大學,想的都是我要把數(shù)學分數(shù)提上去,但學數(shù)學對我有什么用呢?對我會有什么幫助呢?他不理解讀書的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不是說看了一本書就能考得很高的分數(shù),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讀書無非為三種境界,第一種為了仕途而讀書,這種境界的占了全國讀書人的絕大部分。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找一個工作,大家不能總停留在這個境界,不然讀書很快就會被商業(yè)化。
第二種境界的人就是為修身養(yǎng)性、增加文學修養(yǎng)而讀書。這類人一般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文學大師們和看透了功名利祿的人。把讀書變得神圣化,這樣人們的道德品質(zhì)就會提高。
還有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十分高的境界,那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類人物的代表當然就是周恩來他們那個年代的英雄們了。這種人現(xiàn)在還有嗎?那肯定有,比如中國航天局的人們?yōu)榱俗鎳暮教焓聵I(yè)而努力學習就是這種精神。為什么這種境界十分高呢?因為它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國家、以大家為中心,是一種偉大的讀書精神。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知識大爆炸,拒絕讀書無異于自殺。比爾·蓋茨,每年至少兩次閉關(guān)讀書,騰訊的馬化騰自己在演講中說:每一年,我都感覺騰訊要垮了,但都挺過來了,如果微信不是我們騰訊發(fā)明的,我們現(xiàn)在就要行將末路了。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沒有讀書教給你的智慧和統(tǒng)觀全局的眼光,預(yù)測未來的敏感,遲早得被淘汰!正像楊絳同志說的那樣“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為書讀得太少,卻想得太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選擇,關(guān)鍵是你自己的選擇,讀書沒辦法教你發(fā)財,它只能讓你更智慧,心智更成熟,讀書就是為了讀書,讀書給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不光是讀書,任何東西都給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讀書,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荒蕪,一片空白,你更無法得到你想要的一切,拒絕閱讀是心靈的癌癥!
閱讀改變?nèi)松米x書,讀好書,能使人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