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朱紅偉 程佑法 燕菲 孫冰
(國家黃金鉆石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山東省社會公正計量行)
翡翠及其仿制品的鑒別特征
I DENTIFICATION OF JADEITE JADE AND ITS IMITATION
□TEXT 朱紅偉 程佑法 燕菲 孫冰
(國家黃金鉆石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山東省社會公正計量行)
翡翠一詞來源于翡翠鳥,這種鳥 性呈艷紅色稱為翡鳥,雌性呈艷綠色稱為翠鳥。由于自然界產出的翡翠多為綠色和紅色,漸漸“翡翠”這一名詞由鳥禽轉為玉石的名稱了。通靈欲滴的綠色,宛如煙 的紫色,晶瑩剔透的白色,無不體現(xiàn)了翡翠的魅力。清乾隆之后,翡翠開始大規(guī) 使用,經過三百多年的發(fā)展,中國人對翡翠形成了濃厚的情節(jié),每一件翡翠首飾無不融入了炎黃子孫的情感,翡翠是中國玉文化發(fā)展史上極其 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近幾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擁有一塊稱心如意的翡翠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對于市場上這么多的翡翠及假冒翡翠產品使很多人都 而卻步,不敢隨意購買。
本文主要介紹翡翠及其仿制品的鑒別特征,希 對翡翠愛好者和有意購買翡翠的人 有所幫助。
1.1 基本特征
1.1.1 化學成分
翡翠中主要礦物硬玉的化學成分為NaAl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等元素。翡翠的礦物組成不同,其化學成分亦有較大變化。
1.1.2 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可有無色、白色、綠色、紫色、黃色、紅色、黑色等。
1.1.3 硬度
莫氏硬度為6.5~7,比普通玻璃硬度大,通常有消費者利用刻畫玻璃作為鑒定依據(jù)之一。
1.1.4 光澤
具有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在商業(yè)銷售中,通常稱透明度為“水頭”。
1.1.5 結構
常見翡翠的結構有纖維交織結構,粒狀纖維結構,斑狀變晶結構等。
1.2 翡翠的品種(根據(jù)“地”分類)
1.2.1 玻璃種
透明度等級最高,水頭最足,起瑩,按字面理解就是透明的如同玻璃一樣,老坑玻璃種可以說是最高檔的翡翠的稱呼,當然老坑玻璃種它本身也還是有高低中檔之分的。
1.2.2 冰種
透明度和水頭略次于玻璃種,顧名思義,像冰一樣透明,質優(yōu)者常被充為玻璃種出售,屬于高檔翡翠。
1.2.3 糯種
質地介于透明與不透明,就像煮熟的糯米,結構細膩。
1.2.4 豆種
豆種是一種非常形象的稱呼,翡翠是一種多晶質集合體,如果組成翡翠的晶體較粗,比如大于一毫米就會很容易被肉眼看到,粗的翡翠晶體多數(shù)是短柱狀,當這些短柱狀晶體的邊界很清楚時,看起來很像一粒一粒綠豆,所以叫做豆種。
圖1 玻璃種翡翠
圖2 冰種翡翠
圖3 糯種翡翠
圖4 豆種翡翠
“十青九豆”可以看出豆種的廣泛性了,豆種也可以進一步分為:冰豆、細豆、粗豆,所以高檔豆種價值同樣是不菲的(見圖1~4)。
1.3 翡翠的質量評價:
翡翠的質量評價可以從顏色、結構、透明度、凈度、工藝、重量六個方面進行。
1.3.1 顏色
顏色是翡翠質量評價的關鍵。主要從濃、陽、正、勻、和五個方面評價。
濃:是指翡翠顏色的飽和度要高。
陽:是指翡翠的亮度要高。
正:是指翡翠的色調要純正,不含其它色調。
勻:是指翡翠的顏色分布均勻。
和:是指翡翠的不同顏色分布要和諧。
1.3.2 結構
翡翠的結構是指其礦物顆粒的大小、形態(tài)及顆粒間的結合方式。顆粒細小,結合緊密的翡翠則顯得溫潤細膩,是高檔翡翠的必備條件。
1.3.3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又稱為“水頭”。行業(yè)中常用“水頭長”、“水頭短”或“一分水”、“二分水”來表示。翡翠越透明表明品質越高。
1.3.4 凈度
翡翠的凈度是指影響翡翠美觀的因素,包括包體、裂隙、共生礦物的多少等。翡翠越純凈品質等級越高。
1.3.5 工藝
翡翠的工藝是指翡翠的選材設計、切割比例、雕刻工藝、拋光工藝等。
1.3.6 重量
雖然翡翠的價值與重量沒有直接關系,但在其他指標都接近的情況下,重量越大價值越高。
1.4 翡翠的保養(yǎng)
1.4.1 不要與硬物撞碰
雖說翡翠為硬玉,但也不是無堅不摧。翡翠如果受到硬物碰撞,也會破裂,大大損害其完美性和收藏價值。
1.4.2 翡翠掛件不佩戴時要放妥,最好是放進首飾盒里,以免碰傷
長時間不佩戴,要定期取出,放在水里一個晚上,以補充失去的水分,以免水頭變干,失去原有的美觀和價值。
2.1 翡翠的優(yōu)化處理
2.1.1 漂白充填翡翠(B貨)
嚴重酸洗的翡翠其顆粒之間出現(xiàn)較多、較大的縫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狀, 使得翡翠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須用一些能夠起膠結作用的有機聚合物(如樹脂或 塑料)充填于縫隙之間。
2.1.2 染色處理翡翠(C貨)
翡翠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顏色,顏色越是鮮艷濃郁價值也就越高,但大多數(shù)翡翠的原料都是白色或者淺色的。染色處理就是將原來這些白色或者淺色的翡翠,通過人為的方法將燃料染入翡翠,用來仿冒品質更好的翡翠,通常與漂白充填一起進行。
2.1.3 覆膜處理翡翠
在切磨好的翡翠表面覆著一層有機膜,又稱為“穿衣翡翠”,現(xiàn)在市場上很少見到。
2.1.4 拼合處理翡翠
將兩塊或兩塊以上的翡翠,經人工粘接起來,給人以整體印象的處理方法。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處理方法。
2.1.5 填充處理翡翠
利用有機膠填充到翡翠的外殼內,再利用包底鑲嵌的方式遮擋,外觀上看就是一件極為高檔的翡翠首飾。通常是翡翠的戒面利用此方法(見圖5~9)。
2.2 翡翠的仿制品
2.2.1 綠玉髓
又稱澳玉,為隱晶質集合體。顏色均勻,密度和折射率均低于翡翠。
2.2.2 染色石英巖
將白色石英巖染為綠色,俗稱“馬來玉”,綠色染料沿顆粒間隙分布呈網格狀,吸收光譜可見650nm吸收寬帶,通常在濾色鏡下變紅。顏色一般較為均勻,密度和折射率都低于翡翠。
2.2.3 綠色獨山玉
圖5 漂白充填處理翡翠
圖6 漂白充填、染色處理翡翠
圖7 拼合處理翡翠
圖8 覆膜翡翠
圖9 填充處理翡翠
圖10 翡翠仿制品(軟玉)
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化的斜長石。綠色通常不均勻,且呈絲狀分布,纖維粒狀結構,綠色在濾色鏡下變紅。優(yōu)質的綠色獨山玉在外觀上極像翡翠。
2.2.4 水鈣鋁榴石
綠色和黃色的水鈣鋁榴石在外觀上與翡翠非常相似,也是商家進貨時最易看走眼的仿品。水鈣鋁榴石是粒狀結構,均質集合體,一般可見暗綠色或黑色斑點,綠色在濾色鏡下呈紅色。密度和折射率都高于翡翠。
2.2.5 染色碳酸鹽質玉
將白色碳酸鹽染為綠色,綠色染料沿顆粒間隙分布呈網格狀,吸收光譜可見650nm吸收寬帶。顏色一般較為均勻,密度和硬度都低于翡翠。
圖11 翡翠仿制品(獨山玉)
圖12 翡翠仿制品(水鈣鋁榴石)
圖13 翡翠仿制品(染色碳酸鹽)
圖14 翡翠仿制品(綠玉髓)
圖15 翡翠仿制品(染色石英巖)
圖16 翡翠仿制品(鈉長石玉)
2.2.6 翠綠色軟玉
主要是青海產出的翠綠色軟玉,具有典型的纖維交織結構,結構細膩,油脂光澤,無“翠性”,顏色較為均勻。密度和折射率都低于翡翠。
2.2.7 鈉長石
又稱“水沫子”,顏色通常為無色、白色,棉較多,可有飄藍花,透明度好,與翡翠極為相似。鈉長石玉為粒狀結構,光澤略弱,密度、硬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
2.2.8 石英巖
現(xiàn)在市場上可以見到一種結構相對細膩的石英巖玉,一般飄藍花或整體全綠色。對于剛剛接觸玉石的消費者來說,極難鑒別(見圖10~17)。
3.1 折射率和密度
通過折射率和密度的測試,可以將絕大多數(shù)翡翠的仿制品鑒別開來。翡翠的折射率為1.66(點測法),密度為3.33g/cm3。綠玉髓、染色石英巖、石英巖、鈉長石、翠綠色軟玉、葡萄石的折射率和密度均低于翡翠。符山石和水鈣鋁榴石的密度與翡翠相當,但符山石折射率為1.71(點測法),水鈣鋁榴石的折射率為1.72(點測法)均高于翡翠。獨山玉的密度一般低于翡翠,折射率值變化較大1.56~1.70之間。仿翡翠玻璃的折射率和密度一般均低于翡翠,但個別產品可能出現(xiàn)例外。
圖17 翡翠仿制品(東陵玉)
優(yōu)化處理的翡翠一般具有和翡翠相同的或相近的折射率和密度,利用此方法很難鑒別。
3.2 紫外熒光測試
漂白充填處理翡翠(B貨)、漂白充填染色處理翡翠(B+C貨)在長波紫外燈下具有強藍白色熒光。
圖18 漂白充填翡翠長波紫外熒光
圖19 拼接翡翠長波紫外熒光
圖20 覆膜翡翠長波紫外熒光
圖21 天然翡翠“桔皮”效應
圖22 翡翠的翠性
圖23 漂白充填翡翠表面溝渠紋
圖24 漂白充填翡翠結構松散
圖25 染色翡翠顏色沿裂隙富集
圖26 覆膜翡翠膜脫落及氣泡
拼接處理翡翠拼接處在長波紫外線下具有強藍白色熒光。
3.3 放大檢查
利用寶石顯微鏡觀察玉石的內部結構和表面特征是鑒定翡翠、優(yōu)化處理翡翠及翡翠仿制品的重要方法。通過對玉石的放大檢查可以有效的鑒別翡翠。
在寶石顯微鏡下觀察,天然翡翠具有良好的拋光表面,一般可見“桔皮”現(xiàn)象。結構略粗的翡翠,在反射光下可見“翠性”或“蒼蠅翅”現(xiàn)象。在透射光或側向照明時,可見翡翠的結構,一般為纖維交織結構或纖維粒狀交織結構。
漂白充填處理翡翠(B貨)是將翡翠原料經強酸浸泡,去除鐵、錳等雜質,嚴重破壞了翡翠的結構。再在真空條件下,將有機聚合物充填于縫隙之間,既固結了翡翠,又加強了透明度。這樣處理的翡翠光澤變弱,在反射光條件下,表面清晰可見縱橫交錯的“溝渠”或蛛網狀網紋。在透射光條件下,可見結構松散,縱橫交織的裂紋。
由于染色處理翡翠(C貨)是將燃料沿顆?;蛄严稘B入翡翠內部,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顏色呈絲網狀分布,在較大的綹裂處可見染料的聚集現(xiàn)象,這是鑒定染色翡翠最為直接的證據(jù)。此外一般市場上鑒定的染色翡翠都具有650nm吸收寬帶。
覆膜處理翡翠是將一層有機物覆著于翡翠上,可見膜顏色均勻,光澤較弱,在顯微鏡下觀察,局部可見膜脫落現(xiàn)象或局部可見氣泡。此方法處理翡翠目前在市場上較難見到。
拼合處理翡翠主要常見于手鐲飾品中,一般以中低檔翡翠為主。主要是將開裂后的翡翠粘接起來,形成整體的效果。在顯微鏡下觀察,拼接處明顯存在膠體,且膠體的光澤明顯低于翡翠,呈樹脂光澤。由于膠體硬度低于翡翠,拋光后膠體表面明顯凹于翡翠表面,并且膠體內部含有大量氣泡。
填充處理翡翠是以天然翡翠為基礎,加以填充而成,具有極高的欺騙性。在顯微鏡下觀察翡翠的底部,可見膠體與翡翠存在明顯的界線,膠體的硬度也明顯低于翡翠,易被小刀刻劃,且膠體內部存在大量氣泡。
圖27 拼接翡翠連接處可見氣泡
圖28 拼接翡翠連接處
圖29 填充翡翠的填充物
圖30 玉髓的隱晶質結構及晶格現(xiàn)象
圖31 染色石英巖顏色呈絲網狀
圖32 染色碳酸鹽顏色沿粒隙分布
圖33 獨山玉綠色呈塊狀
圖34 水鈣鋁榴石的粒狀結構
圖35 鈉長石粒狀結構及棉絮
在顯微鏡下觀察綠玉髓,顏色均勻,結構極其細膩,絕大多數(shù)可見晶格現(xiàn)象。
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石英巖和石英巖具有典型的粒狀結構,且表面可見明顯的點狀凹坑。染色石英巖的顏色沿顆粒間隙分布,呈網狀結構。
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碳酸鹽,粒狀結構,顏色沿粒隙富集。
在顯微鏡下觀察獨山玉,顏色分布不均勻,局部綠色部分呈斑塊狀,也往往具有白色筋分布,纖維粒狀結構,一般透明度都較差。
在顯微鏡下觀察水鈣鋁榴石呈細膩的粒狀結構,表面光澤略強于翡翠,常見局部有黑色斑點。
在顯微鏡下觀察鈉長石呈粒狀結構,可見多處有白棉現(xiàn)象。
仿翡翠玻璃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可見氣泡和流動紋理。
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可以有效地測試天然翡翠、優(yōu)化處理翡翠及翡翠的仿制品,由于他們之間的化學成分的差異,所反映處理的紅外光譜特征明顯不同(見圖36~44)。
圖36 翡翠的紅外透射光譜
圖37 翡翠的紅外反射光譜
圖38 漂白充填翡翠紅外透射光譜
圖39 獨山玉的紅外反射光譜
圖40 鈉長石紅外反射光譜
圖41 和田玉紅外反射光譜
圖42 水鈣鋁榴石紅外反射光譜
圖43 石英巖紅外反射光譜
圖44 碳酸鹽紅外反射光譜
翡翠在中國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對翡翠的喜愛甚于黃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并以玉的溫潤色澤代表仁慈,堅韌質地象征智慧,不傷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義,敲擊時發(fā)出的清脆舒暢的樂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應。人養(yǎng)玉三年,玉養(yǎng)人一生。對于華人來說,擁有一塊稱心如意的翡翠是一種極大的愿望。但在珠寶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總有部分商販出售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使廣大消費者上當受騙,損害了珠寶業(yè)的信用。對于消費者購買翡翠首飾,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店面去選購,同時要求商家提供鑒定證書及發(fā)票,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