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濤,王志勇,施輝東,廖莉萍
(江西省信豐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江西贛州341600)
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臨床療效
李銳濤,王志勇,施輝東,廖莉萍
(江西省信豐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江西贛州341600)
目的觀察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中抽取出86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隨機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患者行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對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無論是手術用時還是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聲音嘶啞、再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3%明顯要比對照組的27.9%,且治療整體有效率97.7%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上述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的治療,使用甲狀腺葉切除術可有效縮短手術用時、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控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的盡快康復,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甲狀腺葉切除術;甲狀腺結節(jié);甲狀腺次全切術;療效;并發(fā)癥
甲狀腺結節(jié)屬常見的外科病癥,女性患者居多,典型癥狀表現為聲帶麻痹、甲狀腺結節(jié)、氣管壓迫等[1]。手術切除是臨床普遍使用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就對甲狀腺次全切術、甲狀腺葉切除術這兩種術式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1.1 臨床資料從2013年9月~2016年10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中抽取出86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患者68例,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11例,甲狀腺腺瘤患者7例。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隨機進行分組,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23例,年齡18~52歲,平均年齡(37.1±2.9)歲,病程5個月~11年,平均病程(4.1±0.8)年;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25例,年齡20~53歲,平均年齡(38.4±4.1)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病程(4.6±1.7)年。兩組間數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取患者仰臥位,氣管插管麻醉,使其頭部稍向后仰,墊高肩部,充分暴露頸部與甲狀腺。于患者頸部低位做弧形切口,在甲狀腺真假包膜中對其患側甲狀腺葉進行游離,注意不要破壞舌骨下肌肉與組織[2]。游離甲狀腺中靜脈,緊貼甲狀腺,切除病變組織;游離甲狀腺懸韌帶,緊貼甲狀腺上極,處理甲狀腺的上動靜脈;向健側牽引腺體,繼而充分暴露甲狀腺背側,再緊貼甲狀腺包膜,游離甲狀腺,之后結扎、切斷下動靜脈。使用電刀游離甲狀腺氣管間與氣管旁的間隙,完整切除甲狀腺峽部與腺葉,最后再縫合殘端。
1.2.2 對照組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甲狀腺的游離方法同觀察組相同,但是并不游離于腺體背側,保留腺體背側,做囊內切除,保留腺體組織薄片約1 cm左右,保護甲狀腺與喉返神經區(qū)域。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包括吞咽不適、術后切口再出血、聲嘶等等;③臨床療效評價[3]:術后3個月患者無障礙,可正常生活,為痊愈;術后病況有顯著改善,但還是存在甲狀腺結節(jié)癥狀,為有效;術后患者病情并未見有改善,無法正常生活,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所有數據輸入至SPSS 19.0軟件中,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的比較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情況,觀察組無論是手術用時還是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的比較(x±s)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聲音嘶啞、再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3%明顯要比對照組的27.9%低,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對比(n)
2.3 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整體有效率97.7%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的對比(n)
經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無論是手術用時還是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相較于甲狀腺次全切術,使用甲狀腺葉切除術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機體帶來的損傷更小,這是由于采用甲狀腺葉切除術的方法,減少了對側腺體的切開與止血步驟,因而使得手術操作更為簡單,縮短了手術時間,控制了術中出血量,而基于甲狀腺血供的異常豐富,對其出血量加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4]。
同時,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聲音嘶啞、再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3%明顯要比對照組的27.9%低(P<0.05)。術中,我們發(fā)現,甲狀腺葉切除術對于甲狀腺組織的暴露更為全面,可為術者提供清晰的術野,這也就能減少結節(jié)的遺漏,再加上手術創(chuàng)傷小、步驟簡單,也就更是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另外,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整體有效率97.7%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P<0.05),我們認為,相較于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甲狀腺葉切除術的創(chuàng)傷更小,患者恢復的更快,因而整體療效更好。
甲狀腺結節(jié)存在著良、惡性的分別,絕大部分都是良性,像炎癥、自身免疫病等因素都會導致發(fā)生甲狀腺結節(jié)[5]。但是術前無法對甲狀腺結節(jié)的良惡性進行判斷。對性質不明確的結節(jié)來說,以往臨床一般會選擇甲狀腺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甲狀腺與食管、氣管緊緊相鄰,從解剖方面來說,甲狀腺組織有著豐富的血供,因而,甲狀腺部分切除術之后,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幾率非常高。而甲狀腺葉切除術是一種損傷很小的手術,非常適合于甲狀腺結節(jié)的治療[6]。
總結甲狀腺葉切除術的優(yōu)點,包括:①可減少手術用時、降低術中出血量,這時由于甲狀腺葉切除術的切口小,也就降低了手術難度,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很大創(chuàng)傷。②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甲狀腺葉切除術是沿著甲狀腺峽部向著兩側切除,可減小甲狀腺、食管與氣管的暴露,保護其上附神經,繼而降低聲音嘶啞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③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jié)約其經濟費用,基于甲狀腺葉切除術較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避免患者進行二次手術,因而患者能盡快康復,免去不必要的花費。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的治療,使用甲狀腺葉切除術可有效縮短手術用時、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控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的盡快康復,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楊泳,張家衡,柯有力,等.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單側腺葉切除術后血清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疑難病雜志, 2014(8):855-856.
[2]尚斌南,付天澤,王乾執(zhí),等.甲狀腺患側腺葉加峽部切除術治療甲狀腺單發(fā)結節(jié)的臨床價值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04,8(3):29-31.
[3]孟利偉,黃黎明,徐潮陽,等.單側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合并對側甲狀腺小結節(jié)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47(10):827-830.
[4]顧書成,管小青,吳驥,等.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5):637-639.
[5]胡滿英,胡火英.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guī)超聲的應用探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19):13-14.
[6]王世偉.超聲對甲狀腺結節(jié)臨床診斷工作的積極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6,22(18):85-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