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正在開展“反滅絕”基因研究: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取得冰封長毛象的DNA,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它們融合到近親亞洲象的基因組中,以制作混種胚胎,預計兩年內制成。也就是說,若培育成功,科學家們將向世人展示包括小耳朵、擁有皮下脂肪、長毛及耐冷等長毛象特征的“新型”大象。
印象猛犸象
大多數(shù)人對猛犸象的印象從電影《侏羅紀公園》及《冰河世紀》中得來?,F(xiàn)實中的猛犸象與電影中出現(xiàn)的猛犸象十分相似,確切的說是電影借鑒了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被發(fā)掘的猛犸象遺骸。
這個高大威猛的動物比起大象穩(wěn)重和藹的形象多了幾分威嚴,一頭成熟的猛犸,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草原猛犸象的體重最高達到了12噸之重!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最厚可達9厘米。猛犸象的獠牙是彎曲的,同時比當代象牙密度大、硬度高,所以猛犸象牙工藝品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是當今牙雕最好的原材料。
猛犸象主要在東源地帶棲息,因此他們又一身長長的體毛,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群居為主。最后一批西伯利亞猛犸象大約于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跟現(xiàn)代非法貿易象牙不同,因為猛犸象已經滅絕,所以它們的牙齒是西伯利亞凍土中生存的土著雅庫特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不過獲得猛犸象牙也非常危險,他們要乘坐小船穿過冰冷的海水,前往猛犸象實體比較豐富的小島上挖掘象牙。不過只要找到1根象牙,就可以滿足整個雅庫特村一年的需求。
如何復活
在西伯利亞草原及世界各地的很多實驗室,科學家們在努力的探索著各種方法來復活猛犸象,當然他們研究內容還包括了復活猛犸象對現(xiàn)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這一切都被美國暢銷書作家本·梅茲里奇(Ben Mezrich)記錄下來寫在《長毛象:復活史上最具標志性的滅絕生物的真實故事》一書中。不久前梅茲里奇接受了外媒的采訪,復活猛犸象的秘密被一層層剝開。
梅茲里奇說:我們現(xiàn)在有許多遺傳工具,特別是CRISPR技術,它是在基因工程科學領域的革命。它允許我們將特定編碼的單個基因植入活體生物的基因組中。這就是復活猛犸象計劃的技術基礎。
有了生物基因技術的基礎,接下來的復活計劃才真正的開始,首先需要測定出史前猛犸象的基因組序列。冰凍的猛犸象尸體被從冰上取出來,可以提取樣本對基因組進行測序。得到了這個序列,就可以知道了猛犸象的基因組,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猛犸象的重要特征。它們99%的基因組與亞洲象相似。
獲得基因組后,還得將它們放入亞洲象的胚胎中,再將胚胎移植回亞洲象的體內,最后亞洲象生出來的寶寶就是猛犸象!
名人出錢復活猛犸象
有媒體報道,今年7月3日,Paypal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蒂爾以10萬美元的資金捐給了哈佛大學基因組學教授喬治,而后者正是復活猛犸象技術支持的一大領袖人物。
名義上是“捐贈”,但如果你要理解為“投資”也無可厚非。眾人皆知蒂爾本人就是一個知名的投資人,并且猛犸象復活的本身背后也有巨大利益的——延緩永久凍土融化。在西伯利亞平原或草原上,有大量多年凍土形成的大片土地,被困在永久凍土帶中的碳比燒毀地球上所有森林產生的碳還要多3倍。隨著世界變暖,我們越來越接近于永久凍土融化的界限,這些凍土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
生活在西伯利亞草原上的謝爾蓋和他的兒子尼基塔,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研究動物與凍土帶的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在引入這些動物以后,永久凍土層的溫度最多可下降15華氏度。這是因為大型食草動物能促進草原上野草的生長,而草原野草反過來也有很高的反照效應。這些淺色的野草就像鏡子那樣,可以將陽光反射回大氣層,減少地面吸收到的熱量,從而使溫度降至最低,緩解永久凍土的融化,猛犸象的復活將為凍土帶融化的延緩帶來新的進展。(編輯/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