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曉映
摘要 分析了巍山縣野生蔬菜資源現(xiàn)狀(種類分布、地域分布、生境分布、季節(jié)分布及食用地域分布)、分類、加工處理、烹調(diào)方法和野生蔬菜的保護等,并提出巍山縣野生蔬菜的發(fā)展思路,以期為巍山縣發(fā)展野生蔬菜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野生蔬菜;現(xiàn)狀;分類保護;發(fā)展思路;云南巍山
中圖分類號 S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4-0085-02
1 資源現(xiàn)狀
1.1 種類分布
巍山縣地形多樣,立體氣候明顯,農(nóng)業(yè)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種類較多,目前確認的有38種。
1.2 地域分布
巍山縣野生蔬菜地域分布特點為山區(qū)多于壩區(qū)、西山多于東山,并且分布范圍差異十分懸殊,根據(jù)分布范圍大小可分為廣域分布型、區(qū)域分布型和局域分布型。①廣域分布型。全縣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的種類,如車前菜、針遮菜、地甘豆、灰條菜、抽筋菜、蘭花菜等。這類野菜資源豐富,可以隨意采食。②區(qū)域型分布。指在較大范圍內(nèi)有分布的種類,有的分布于山區(qū),如蕨菜、樹頭菜、香椿、羊肝菜、琵琶菜、野生菌等。這類野菜資源量尚多,可以適當采集,但部分種類須注意保護。③局域分布型。指分布區(qū)域較狹小的種類,如白芨菜、山青菜、馬齒莧等。這類野菜種類數(shù)不多、資源稀少,應(yīng)十分注意保護,若要開發(fā)利用則宜開展人工繁育栽培。
1.3 生境分布
巍山縣地形多樣,海拔高差懸殊大,境內(nèi)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無論是山地、丘陵、溪流、江邊,還是水田、旱地,或是巖縫、林下、溝谷,各種生境中均可見到不同野菜。
1.4 季節(jié)分布
一年四季中可采集的野生蔬菜種類隨季節(jié)不同而變化,最多集中在3—6月,最少在11月至翌年2月。春夏季以芽、葉、莖、花類野菜為主,如灰條菜、樹頭菜、香椿、蕨菜、金雀花、爪花、白芨菜、麥藍菜等;秋冬季則以果、根類野菜居多,如黃金、蘭花菜根等。有的野菜三季或者四季可采食,如枸杞菜、車前菜、地甘豆、蒲公英等。部分野菜經(jīng)采摘后會陸續(xù)抽出新芽而延長食用期,如苦天芹、香香菜、野薄荷等。部分野菜可利用適宜生境進行栽培采食或生產(chǎn),如枸杞、金雀花等。另外,有些野菜還可以通過加工而延長食用期,如麥藍菜、蕨菜、香椿、黃金等。
1.5 食用地域分布
在巍山縣食用野菜習(xí)俗也具有較強的地域性,有的種類全縣普遍食用,有的野菜則僅限于少數(shù)地區(qū)甚至于個別地方食用。食用野菜種類最多的是縣城、青華鄉(xiāng)、五印鄉(xiāng)、牛街鄉(xiāng)、紫金鄉(xiāng)等。根據(jù)食用區(qū)域的大小、人數(shù)的多少,通常也可以分為:①廣域食用型。全縣各地?zé)o論山區(qū)、壩區(qū)均普遍食用的種類,如蕨菜、樹頭菜、香椿、枇杷菜、羊肝菜、魚腥菜等;②區(qū)域食用型。通常在1~2個地區(qū)范圍內(nèi)食用的野菜,如壩區(qū)幾個鄉(xiāng)鎮(zhèn)食用香香菜、車前菜、針遮菜、蘭花菜等,青華鄉(xiāng)及幾個地區(qū)食用山青菜;③局域食用型。僅在狹小的范圍內(nèi)食用的野菜,如青華西窯一帶食用白花、小雀花,縣城一帶食用馬齒莧等。
2 巍山縣野菜的分類
2.1 葉菜類
葉菜類指以帶葉嫩芽、幼苗、嫩葉、葉柄作為食用器官司的種類[1],此類野菜種類最多,約占全部種類的80%。采食季節(jié)多為春夏季,如抽筋菜、蒲公英、枸杞菜、車前菜、樹頭菜、香椿、枇杷菜、羊肝菜、地甘豆、灰條菜、針遮菜等。
2.2 莖菜類
指主要以地上嫩莖作為食用器官的種類,如甜竹筍、龍竹筍等,此類比較少,約占全部種類的3%。
2.3 花菜類
指主要以花冠、花朵或花序作菜食用的種類,如馬?;?、金雀花、木槿花、爪花、白芨菜、棠梨花、百花等,約占全部種類的10%。
2.4 根菜類
指主要以地下部分如根、根皮、塊根、肉質(zhì)根、塊莖、鱗莖、球莖、根狀莖等作菜食用的種類,如魚腥菜、黃金、蘭花菜根等,約占全部種類的7%。
3 野外采集及加工處理
3.1 野外采集
野外采集盛裝野菜的工具以竹片、藤蔓、荊條、柳枝等編制的筐、籃、簍等最適宜,可透氣的麻、布編織袋也可。塑料袋因密不透氣易使野菜變質(zhì),若長時間盛裝最好不用。采挖野菜工具主要有剪刀、小鋤頭、小鏟子、砍刀等。
3—6月是野菜最多的季節(jié),各種野菜的幼苗或嫩芽萌發(fā),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此時的野菜也最不易識別,故在采集時必須慎重,若對野菜種類把握不定,或用舌頭嘗有明顯的麻、澀、苦味者,建議不采。采好的野菜應(yīng)進行分裝,并盡可能寫上標簽,以免因野菜枯萎而難以辨別。
3.2 加工處理
3.2.1 鮮食處理。為避免營養(yǎng)物質(zhì)、有效成分流失及味道變差,有的野菜不宜特別處理,可洗凈后直接烹調(diào),如樹頭菜、羊肝菜、香香菜、魚腥菜、抽筋菜、針遮菜等。但大部分種類在烹調(diào)前均需進行處理,處理時間與程度視種類不同而異,幼嫩者通常在沸水中稍燙即可;較老熟、氣味濃烈、苦味較重、有麻澀味、具微毒的種類須重度處理,即在沸水中煮燙的時間應(yīng)稍長,并置流水中進行較長時間的漂洗,如蕨菜、山青菜、木通尖、青刺尖、枇杷菜、爪花等。若在時間倉促的情況下,可采用沸水煮燙后放入冷水中反復(fù)擠捏的方法,快速去除苦味、異味及有毒成分。去除苦澀味的方法還有:較輕微苦澀味可用油炸或小蘇打處理;苦味可用淘米水煮一下去除;苦澀味較重的野菜可采用草木灰水處理。
3.2.2 腌漬處理。有些野菜經(jīng)腌漬后,既能產(chǎn)生特別風(fēng)味,又可延長食用時間。如麥藍菜、蕨菜,麥藍菜制成腌菜,保存時間可達1年以上,而且風(fēng)味獨特;蕨菜通過鹽漬后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且味道基本不變。
3.2.3 干制處理。大多數(shù)野菜均可制成干品,以供野菜淡季之需。制作方法因具體種類而異,可直接曬干或烘干,或先進行燙漂后制干。適宜干制處理的有竹筍、蕨菜、樹花菜、香椿、木槿花、馬齒莧、金雀花等。endprint
4 烹調(diào)方法
4.1 食材準備
烹調(diào)野菜需要的主、配料有筍、豆腐、豬肉、臘豬肉、豬排、豬蹄、豬腰、豬肝、牛肉、羊肉、雞、魚、蝦仁、雞蛋、面粉、淀粉等,視不同的野菜或燒法選用。配色材料可用青椒、紅椒、蔥蒜葉、胡蘿卜以及可食用的花朵、花瓣、嫩葉等。調(diào)料有姜、蒜、蔥、韭、辣椒、料酒、醋、鹽、麻油、胡椒粉、味精、雞精、食用油(大部分野菜適宜用葷油炒食,若是無異味且柔嫩潤滑的種類則可用素油)。
4.2 烹調(diào)方法
4.2.1 炒食。大部分野菜適用此法。其中有的可洗凈后直接炒食,如地甘豆、針遮菜、羊肝菜、樹頭菜等;而有小毒、有苦澀或有特殊怪味的野菜則需進行水焯、漂洗等處理后烹調(diào)[2],如山青菜、蕨菜、爪花、木通尖、蘭花菜等。不少種類尤益炒蛋食用,如香椿、金雀花、枸杞等。
4.2.2 燉煮。對一些用根、根皮或果實、果序作菜的食物,可用豬蹄、雞、排骨等,用燉煮法作火鍋或煲湯,如山青菜根、蘭花菜根、木耳等。用此法烹調(diào)適宜清淡,最好不要放醬油,以保持野菜特有的色、香、味。
4.2.3 煎炸。將洗凈的野菜拖雞蛋面糊置油鍋中煎炸,或曬干野菜直接煎炸,一般復(fù)炸后更香脆。此法尤適宜于異味或口感粗糙之野菜,因煎炸后異味及粗糙感通常會消失,但特有風(fēng)味也會不明顯,可煎炸食用的野菜有金雀花、木槿花、黃金片、香椿等。
4.2.4 湯羹。一些無毒無異味的葉菜、花菜可做湯、羹或作面條配料,如枸杞、抽筋菜、針遮菜、地甘豆、金雀花、白芨菜等。方法是將野菜洗干凈去雜,葉菜類需切細,放入湯中直接清煮,也可以加一些肉末;或者是放入油鍋與肉末一起煸炒一下,加入適量開水,倒入嫩豆腐丁、打好的雞蛋及調(diào)料等,煮開后即可,做羹時還需要加入適量淀粉。
4.2.5 油燜。此法最適宜做筍菜,先將小筍切斷拍碎,用素油炒熟后,加適量醬油、白糖等燜一會,待外觀紫紅油亮,充分入味后起鍋。
4.2.6 涼拌。不少野菜可涼拌食用,如魚腥菜、馬齒莧、灰條菜、蔊菜、香香菜、樹花菜、香椿等。方法是先將野菜去雜洗凈,視具體情況用開水浸燙片刻,撈出濾過或擠去水分待用;有的宜直接生拌,加適量精鹽、白糖、醋(本身味酸者不用)、料酒、麻油、辣椒油、蒜泥、姜末、醬油等拌勻后食用。
4.2.7 作餡。大多無毒無味的幼嫩野菜、花菜或者芽菜均可用于做餡。方法是先將野菜洗凈,焯水濾干切細,加肉末或蝦仁、豆腐、筍丁及調(diào)料等拌勻,用作餃子、包子、春卷、湯團、煎餅餡。
5 保護措施
一是深入群眾當中進行宣傳,提高群眾對野生蔬菜的保護意識,合理進行采挖[3]。二是爭取野生蔬菜保護項目,進行有規(guī)模的保護,使人民群眾嘗到保護野生蔬菜的甜頭。三是有組織地派專人到野生蔬菜資源地進行巡查,把保護野生蔬菜落到實處。
6 發(fā)展思路
一是加強在各家餐桌及各家餐館推出野生蔬菜菜譜,增加野生蔬菜菜譜的多樣性,吸引食客。二是出口新鮮野生蔬菜到外地。三是加工野生蔬菜,打通銷售渠道,出口到外地[4-5]。四是開設(shè)野生蔬菜農(nóng)家樂,讓旅客感受親自采摘野生蔬菜和烹飪野生蔬菜的樂趣。
7 參考文獻
[1] 黨選民,王祝年,楊龍?zhí)?,?海南島野生蔬菜資源調(diào)查研究及開發(fā)利用[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0(5):27-30.
[2] 龔漢雨,韓昕,肖猛,等.湖北大別山地區(qū)野生蔬菜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0(6):1389-1392.
[3] 張?zhí)祉?,徐國?云南野生蔬菜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5):13-15.
[4] 鮑曉華,潘思軼,董玄.云南省野生蔬菜利用現(xiàn)狀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1(1):83-85.
[5] 王大來,曾元根.南岳衡山野生蔬菜資源的現(xiàn)狀及開發(fā)利用的探討[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98(2):7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