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橘
最近,一對夫妻關(guān)于“生兒子”的聊天截圖瞬間刷爆網(wǎng)絡。重男輕女的陳腐觀念依舊在當今社會存在著,并制造著一幕幕悲劇。生命真正需要傳承的是什么?而那些在悲劇中生存的女性又該如何重獲新生?
最近網(wǎng)上有一個女人曬出和老公的微信聊天截圖。男方要女方生二胎,而且一定要生出兒子來,不同意的話就“沒什么好說的”,只有離婚這一條路。
“你到底生不生?不生就離婚!”
男方是這樣開始對話的:“我還是想跟你說說二胎的事?!边@顯然不是第一次談了。之前男方及其父母就曾苦勸女方生二胎,男方父親甚至對女方許下豪言:“你有什么要求盡管提!”
女方的回答就是兩個字:“不生。”當初在結(jié)婚前,女方已經(jīng)懷孕,她想打掉孩子,男方父母百般勸阻,一定讓她把孩子生下來。結(jié)果,生下來一看是女孩,立馬變臉,既不照顧產(chǎn)婦,也不照顧嬰兒。女方為了帶孩子,只好放棄了工作。每天在家看婆婆臉色,被認為是個吃閑飯的人。如今,小孫女已經(jīng)6歲,做爺爺奶奶的竟然連一碗熱湯、一件新衣都沒有給孩子做過、買過。
至于丈夫,他幾乎就不怎么管女兒,送女兒上學的次數(shù)寥寥無幾,平常不是加班就是睡覺,即使生了二胎,他也不會幫忙。女方實在沒有精力再帶一個孩子。
男方則認為,你不生二胎就是懶。他說:“你不就是想自己輕松點兒嗎?”
圖輕松?女人只不過是不想生二胎,就叫圖輕松;那這個男人從來在家當甩手掌柜,從不照顧孩子,又叫什么?
“如果真的要生,再懷一個女孩是不是要打掉?”女方問。
“你怎么知道又是女孩?到時候再說唄。”男方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的確有把女胎打掉的可能!是否要打胎,取決于對胎兒性別的賭博。
最后,女方?jīng)]有屈服于男方的威脅,打算離婚了??吹阶詈螅酱虺觥半x吧”兩個字,圍觀群眾終于松了口氣。
“咋了,家里有皇位要繼承嗎?”“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家庭,趕快離!”“一個人還不能活了?女人不是生孩子的工具。”網(wǎng)友議論紛紛。
有一名熱心網(wǎng)友還給男方提了個建議:“找個母豬吧,生下來一窩有公有母?!?/p>
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根本不把女方當成一個有血肉、有情感的人來看待,有什么好留戀的?
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丈夫、公婆,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子宮,為什么還要忍耐?把所謂“幸?!钡南M耐杏凇盎蛟S下一次能生個男孩”上,那就等于拋棄了人的尊嚴,以做一個子宮為榮。
重男輕女的悲劇仍在發(fā)生
隨后,也有人開始質(zhì)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不管這件事是真實還是炒作,至少讓我們再次注意到了重男輕女這種思想的可怕。更可怕的是,生活中因為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的悲劇仍在不斷發(fā)生。
有的女性迫于家庭的壓力,不斷地懷孕,做胎兒鑒定,發(fā)現(xiàn)是女孩之后就打掉,嚴重損害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的女性雖然把腹中的女孩生了下來,但是等待著小女嬰的不是一個充滿了愛與溫暖的家庭,而是殘酷無情的“親人”。
2015年11月,江蘇南通發(fā)生了一件泯滅人性的兇案。兇手張愛芬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因兒媳第一胎是女孩,她就一直鼓動兒媳生二胎,一心想要孫子。結(jié)果第二胎也是女孩。她竟然趁其他人入睡后,悄悄把嬰兒帶到醫(yī)院的一個角落,用腳在女嬰頭部及身上猛踩,導致女嬰顱腦嚴重損傷,活活被踩踏致死,之后尸體隨手被丟棄在樓梯間的一個紙盒內(nèi)。出生4天的嬰兒被殘忍虐殺,僅僅因為她是個女孩!
還有一些女孩,雖然安全地長大,但是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她們,從小不受重視,沒有足夠的關(guān)愛,長大后也只是一個賺錢工具,任務就是養(yǎng)活一家人。
有一個非常年輕漂亮的女演員,名叫徐婷。她很不幸患上了癌癥,而當她得知這個消息后,在微博上寫道:
“在我得知得了癌癥后,居然有一絲的輕松……我感覺我要解脫了……”
每個人都是怕死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才會使一個前途燦爛的女孩子在得知自己患癌后有一絲輕松?
或許我們了解一下徐婷過往的經(jīng)歷,對解答這個疑問會有所幫助。
她家有7個孩子,6個是女孩,最小的一個是弟弟。徐婷排第三。從上大學開始,她就自己掙錢交學費。大學還沒讀完的時候,她只揣著300元來到北京,成為了一名“北漂”。為了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她只得租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5年來,每天拼了命地拍戲掙錢,就為了給弟弟交學費、替父母還債務……
她十分敬業(yè),不怕苦不怕累,無數(shù)次熬夜拍戲,累到腰椎間盤突出。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她也泡在冰水里拍戲,絲毫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承受。
她說:“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5年拍了幾十部戲,掙的錢全給家里了,自己從來不舍得花。”“我想在剩下來未知的時間里,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畢竟,這26年來我好像從來沒為自己活過?!?/p>
在她做出“為自己而活”的打算僅月余之后,病魔帶走了她美好的生命,結(jié)束了她幾乎只有奉獻、沒有自我的一生。她再也不用呼吸地下室里陰濕的氣味,再也不用忍耐身體上的病痛,再也不用承受掙錢養(yǎng)家的壓力。
但這真的是一種解脫嗎?難道她只能以死亡作為解脫嗎?
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稓g樂頌》熱播時,女主角之一樊勝美的故事被社會熱烈討論。正是因為樊勝美這個人物非常典型,激起了無數(shù)女性的共鳴。網(wǎng)上各種論壇都能看到這樣的討論:“我就是現(xiàn)實版的樊勝美……”“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一個網(wǎng)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爸媽重男輕女,小時候煮雞蛋,只有弟弟的份兒,沒有我的份兒。上大學時也從不主動關(guān)心我。有天我媽打電話來,囑咐我好好吃飯,催我周末回家。我特別感動,覺得父母終究還是愛我的。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直接讓我去了一家醫(yī)院。原來弟弟突然被檢查出疾病,有可能要換腎。我媽見我來了之后,就對醫(yī)生說,“把她的腎換給弟弟”。醫(yī)生說我太瘦了,營養(yǎng)不良。我媽急忙說:“我們可以給她養(yǎng)胖點兒?!睆念^至尾,我媽沒有問過我的想法。好像我不是個人,我天生是個器官,隨時都應該奉獻給我弟。
網(wǎng)友小梅的經(jīng)歷也讓人唏噓:
我初中就輟學了,因為爸媽只愿意讓弟弟讀書。他們覺得女孩讀書就是浪費錢。輟學之后,我就被嫁給了一個中年男人,給家里掙了十幾萬的彩禮錢。后來我爸媽就不怎么管我了,我偶爾回去幫他們干干活兒。弟弟成天只知道瘋玩兒。有一次我在父母家,正撞見弟弟向爸媽要錢去網(wǎng)吧。媽說手里暫時沒錢,明天給他,他直接推了媽一把。我有點兒生氣,就說他:“你怎么這樣對媽?”結(jié)果我爸上來就扇我一巴掌:“要你多管閑事?每次回來都不知道給弟弟點兒錢,還有臉回來?”
一個名叫浮生盡的網(wǎng)友卻表示,她能理解父母的重男輕女:
我已經(jīng)畢業(yè)工作了,現(xiàn)在一年能掙20萬吧。除了房租和生活費之外,我都給家里了。沒辦法,家里需要錢,我作為長女,不得不承擔起這個責任。父母養(yǎng)我這么大不容易,雖然偏心弟弟一點兒,可是傳統(tǒng)觀念如此,也不能全怪他們。我大一時淘寶買的一身運動裝,現(xiàn)在依然在穿。只要衣服沒爛,就沒必要買新的。我很少買衣服,也沒有什么愛吃的,弟弟還要結(jié)婚買房子,我總要為他們打算。至于我自己,說實話,我沒想過那么多。每次爸媽打電話來告訴我“收到錢了”的時候,我就很滿足。我覺得這就是我生活的意義。
有的女孩為了供弟弟讀書,過早地離開學校,打工掙錢或者嫁人;有的女孩看似在大城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每個月都要把大部分收入寄給家人,給弟弟買房、娶媳婦。她們中有的人狠下了心腸,不顧旁人非議,斬斷了與家人的聯(lián)系;有的人卻依舊在泥沼中深陷,不知如何擺脫。
還有一些傷害是無形的:有些女孩失去了受教育、自由戀愛結(jié)婚的權(quán)利;還有些女孩則干脆心甘情愿地成為被全家利用的工具,因為只有這樣,她們才能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有價值的。
難道,這就是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里的女性注定的命運嗎?
做真正的自己,把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文章開頭提到的女方打算離婚,相信類似的事情也正發(fā)生于我們周圍甚至自己身上。作為女性,當面對那些陳腐的思想觀念時,勇敢地說一句:“我生女兒怎么了?你家有皇位要繼承還是怎么著?”
更何況人家英國王室,女兒也可以繼承王位。
法國思想家波伏娃說:“女性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女性并不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而是正由于重男輕女的觀念存在,才使人們誤認為女性不如男性。女性不管在任何領(lǐng)域,都有著不輸于男性的出色表現(xiàn)。
所謂重男輕女,荒謬絕倫。
好想問一下一定要生男孩的男方家庭:所謂傳承,究竟傳承的是什么?
有很多偉人,他們一生沒有子女,但是他們的名字被寫在教科書里,他們的精神活在人們心中。這難道不是一種傳承?
還有更多的普通人,我們平凡地出生,平凡地成長,或許沒有爵位和財富留給孩子,但是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之美,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這才是需要傳承的。是女兒還是兒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重要的是,讓他或她成為一個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生活充實滿足的人,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傷害自己的人。
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早就該過去了。
愿所有人都可以不被性別拘束,做真正的自己,把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愿所有受到重男輕女觀念迫害的女性,把更多的愛與關(guān)注留給自己,而不是無止境地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他人。
如何拯救那些“樊勝美”
每次看到重男輕女的報道總覺得震驚,深感中國婦女解放運動開展幾十年成果斐然,但余毒仍在。
重男輕女的思想源于古代人類生存的本能需要。在狩獵和農(nóng)耕時代,男性由于身體的優(yōu)勢而成為家庭的主要支撐者,進而占領(lǐng)了社會權(quán)力、支配地位和話語權(quán),形成男權(quán)主義。男性統(tǒng)治者用各種手段鞏固地位,使男尊女卑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和心理定勢。
到了現(xiàn)代,重男輕女的根源—生存問題已不復存在,照理說它該壽終正寢了,可是,一些愚昧守舊的人,沒有隨著社會的進步而在思想和心理上進化,仍停留在落后思想的荼毒中不能自拔,傷害女性。
這些案例提醒女性: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封建思想已銷聲匿跡,在婚戀生育時要對此有所防范,保護自己。例如文中提到的第一位女性就缺乏防范意識,在不怎么了解對方和他的父母時,倉促地未婚先孕。生下女兒后,不但不被照顧,還為了要兒子被逼生二胎??辞逭煞蚝凸琶婺康乃?,不再心存幻想,只能離婚。
建議女性:1.婚前一定要對男方的原生家庭有所了解。戀愛中的人會表現(xiàn)出自己較好的一面,而原生家庭會較真實地揭示另一些層面。父母重男輕女,兒子則有可能受其影響。2.婚前一定要對生孩子的事情進行全面充分的溝通,要了解雙方對生男生女的真實態(tài)度,否則易形成后患,對(女)孩子也極不公平。3.女性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有能力挑戰(zhàn)封建思想,抵制任何形式的剝削、不平等、利用和被物化,不受其毒害,亦不認同,不用它來迫害自己和其他女性。
抵制公婆和丈夫也許容易,像樊勝美一樣被自己父母荼毒的女性則很難從困境中擺脫。咨詢中有一位來訪者讓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文中徐婷的翻版—玩兒命工作掙錢照顧弟弟和已離婚的父母。她罹患乳腺癌晚期,上手術(shù)臺毫不畏懼—她從沒覺得活著有意思。她來咨詢不為自己,而是臨終托孤,怕自己走后女兒受不了,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也許因為對孩子的牽掛,她挺過了危險期,我也借機以孩子為杠桿撬動她心理治療的動機。我告訴她,她得了“好人病”,具備我們所說的癌癥性格之一的特點:缺乏對身心的感受,被塑造成鋼板一塊,從不覺得累、憤怒、委屈—壓抑得太深連自己的意識都沒有覺察,從小認為照顧家人天經(jīng)地義,工作中好強、完美主義,人際關(guān)系中不會拒絕、永遠討好他人。
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她,要意識到自己以往犧牲模式的危害并有所改變相當困難,開始時,一點點的進步都大費周折。例如,她病重時母親仍不斷打給她電話,不是關(guān)心她而是一如既往地哭訴自己的痛苦,光是學習如何說出“媽媽,我現(xiàn)在生病了,很難受,沒法講話”或要求媽媽沒大事最近不要打電話,對她而言都極為艱難,她始終懷著忐忑和內(nèi)疚的心理。
學會拒絕是第一步,找回自我、克服內(nèi)疚更不容易。她內(nèi)心的不合理信念—“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了家人”“如果我滿足自己的任何需求,我就是自私的”—根深蒂固。我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詰問她:“如果長遠為了家人,難道不該健康地活下去嗎?”她勉強被說服。我也常用角色互換的方式,每當她被內(nèi)疚操控時,我就問她:“你愿意讓你的女兒像你這樣活嗎?”只有這時她才會堅決地回答:“不!”我也幫助她挑戰(zhàn)他們?nèi)覠o原則資助弟弟的做法,讓她明白直接給弟弟錢不是真正幫助他的方式。此外,我們還討論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qū)別,以及如何平衡自我和他人的需求。直到有一天,她悟到:“原來無我之前要先有我啊。”我說:“沒錯,一個人格完整、自身有足夠愛的人才談得上無我濟世,沒有自我或自我殘缺的人如同無根浮萍、無源之水,怎么有能力愛他人?沒有自我,精神上實則是在依附他人,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不負責任的?!?/p>
當不合理的信念慢慢松動,我們繼續(xù)做了許多覺察情緒和身體感受及如何在關(guān)系中表達負面感受的工作。現(xiàn)在的她,會疲倦、會痛苦、會生氣,更幸運的是,癌癥也遠離了她。
希望她的咨詢、成長過程能夠幫助有類似經(jīng)歷的女孩,走出重男輕女的陰影,活出自由、鮮明、活潑、健康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