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 要:女性自畫像是以女性身份來自我描摹或傳達自己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一種藝術形式,對女性自畫像的解讀是基于特定的中國女性繪畫歷史條件包括西方女性藝術衍變下由遠及近的縱向掃描,還有同時期不同女畫家自我描摹個案研究的橫向掃描。本文以“自我”“存在主義”作為基本的理論支撐,從美術學的維度去推論中國女性自畫像的個性衍化及自我精神內(nèi)涵并衍生到中國人的自我存在問題。
關鍵詞:女性自畫像;自我;存在主義
中圖分類號:J2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017-01
在認識、參與世界的的過程中,不局限于表現(xiàn)個體,而是以“我”的形象來代表某個特定群體的心理或行為特點。這種由“我”到“我們”的轉(zhuǎn)換,使自畫像的內(nèi)涵得以豐富,從而自畫像也成為了藝術家關注著“我”與“我們”的第三只眼。
一、自畫像中的自我形象
20世紀60年代前后由于中國女性的歷史地位與現(xiàn)狀,其自畫像帶有很強的“內(nèi)化”意識,屬于一種自我描摹與自戀情結(jié)。其中代表性的畫中畫的構(gòu)思使自畫像具有了多維空間和多重意義的符號信息。由于背景空間的擴大,具體的環(huán)境與人的關系成為構(gòu)思的關注點。表明了女畫家以隱喻的環(huán)境襯托單純主體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深層意蘊,是她們對自己社會身份和藝術成就的自我關注與炫耀,其符號信息的審美意義顯然超過了語義信息。
二、自畫像中自我生存空間建構(gòu)
20世紀90年代至今,反思社會問題成為了一種對文化社會和個人價值探索的方式。比如喻紅的“目擊成長系列”,以自己成長經(jīng)歷和歷史事件為主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成長,以自傳式形式表達內(nèi)心的世界,同樣通過視覺形象的變異來表達對社會的一種反思與感受。還有劉曼文的《平淡人生》肖像系列,她通過主觀的觀察和思考,用個人方式作出對生活的詮釋。這一系列也表現(xiàn)著畫家的心路歷程,具有自傳性的色彩,它屬于畫家心理和感情的自畫像,也是現(xiàn)實生活的自畫像,更確切地說,畫家是透過生活處境來衡量人的感情質(zhì)量及其真實程度。
三、自我精神空間的建構(gòu)
賈方舟曾經(jīng)說過:女性藝術更多關注的是女性自身的問題,在面對自身的探尋中開拓出從未探知過得精神領域。心靈哲學的康德曾經(jīng)說過:“人類以及每一個有理性者,自身就是一個目的,這個原則是人類行為的最高制約”,①這說明自身是身為一個目的對立于工具而言的個體存在,不僅僅是個人表達自我的工具,而是通過自我來表達個體的存在意識或社會意識。藝術作品的形式由內(nèi)在力量決定,我們應通過對自己生活的觀察和理解,結(jié)合個人藝術語言傳遞出我們內(nèi)在需要的東西,構(gòu)成鮮明,真摯和暢快淋漓的藝術美感,繪畫藝術的價值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而更為重要的是存在于藝術作品中的形式因素和藝術家的個人情懷。存在主義認為,哲學所追問的不是“在者”,而是“在”。存在作為展示和顯現(xiàn)意義上的根據(jù),它是一個主客體融合為—的“個人”世界,這是一個作為歷史一次性的、唯一現(xiàn)實的自己的世界。只有這個世界,才能展示、顯現(xiàn)、照明一切存在者。
根據(jù)存在主義哲學本體的觀點,存在主義美學把藝術作品看作是一種存在精神的顯現(xiàn)。由于存在本身有獨特的結(jié)構(gòu)所以美的對象、藝術的存在方式也有獨特的結(jié)構(gòu),藝術作品是被客觀化了的精神。盡管自然美在其結(jié)構(gòu)上不同于藝術作品.但從審美價值來說,它們都具有不同的顯現(xiàn)價值。藝術的一般本質(zhì)就是存在者真理在作品中的自我放置,就是存在者在作品中.就是意味著建立世界,把世界放在光亮處,招存在者從被隱匿狀態(tài)中取出來,在未被隱匿性質(zhì)中表現(xiàn)出來。
四、自畫像中的自我存在價值
對人的“存在”的拷問,特別是對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拷問,是有史以來人類最長久而最難解的疑問和思考。②中國女性藝術家站在這個拷問和思考的中心,通過長期的自我思考、自我實踐與自我認定揭示出在現(xiàn)代文化語境下女性的生存狀況和生存價值的意義,肯定人自我存在的真正本質(zhì)和真實性,使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始終保持著對社會反射的一面鏡子。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社會發(fā)展與卡通時代的到來使女性自畫像發(fā)生了圖示上的變化。符號化的自畫像由被觀看者到自我的認定再到社會價值的探索,也可以說是由政治到自我再到社會與人性。90年代的藝術女性不再像前輩政治上的理想主義所煽動,而是坦然直面?zhèn)€體生存價值取向上的各種選擇,尤其是喧囂藝術市場的蠱惑,從被動的受追逐,引誘,到主動地去駕馭,并使其為藝術創(chuàng)作服務。作為一種精神自我的存在,平淡中見深層: 中國當代繪畫中的自畫像不再是一種畫家簡單地呼應自己內(nèi)心激情的產(chǎn)物,也不是環(huán)境使然的條件反射的作用,而是找到了自我呈現(xiàn)的確切方式,也掌握了與外部環(huán)境展開對話的語境方式。
說到底,最后在不斷變化的現(xiàn)代世界中,人們所做的一切包括對自我的追求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追求自由解放之心,找到個人真正的自我。正如黑格爾所說的,“在主體中自由才能得到實現(xiàn),因為主體是自由實現(xiàn)的真實材料?!雹壑劣谂晕磥淼陌l(fā)展與前途,我們要相信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只要一代代的女性不軟弱、不放棄,未來兩性和諧統(tǒng)一就一定能實現(xiàn),女性的解放之路最終將是光明的。
注釋:
①佛洛伊德,車文博.佛洛伊德主義原著選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②金秀貞.探尋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試論余華早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存在主義傾向[D].杭州:浙江大學,2007.
③黑格爾(德),范揚,張企泰(譯).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