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2011年版《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已于2012年秋季開始執(zhí)行。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你是否利用語文課堂引導學生掌握了正確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你是否準確地把握了語文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在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同時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獨特的體驗和閱讀享受?這些需要不斷的思考和實踐。在學生被中考的七門學科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教師能為學生們做些什么呢?筆者認為,自己能做的就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徜徉于語言的叢林,去享受文字、享受人生,忘卻煩惱,獲得輕松和愉悅,引導學生熱愛閱讀,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引導學生重視朗讀
有聲朗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同時也能激起學生對閱讀的熱愛,在朗讀中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例如,筆者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著力引導學生讀得雄壯有力、氣勢恢宏;在教學泰戈爾的《金色花》時,則引導學生要以一個小孩子的口吻來讀,讀得舒緩、溫馨、深情。讓學生體會不同的停頓,不同的重音,表達出的感情也會不同。通過教科書上的課文示范學習,學生在課外的閱讀實踐中堅持反復誦讀,反復體會,讀出感情,并推薦學生使用配音軟件,每天堅持閱讀,并互相關(guān)注,互相點評,為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教會閱讀積累方法
學生在最終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之前,會經(jīng)歷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有的學生因缺乏閱讀的動力而不能堅持,導致半途而廢,令人惋惜。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誘導。筆者采用的做法是,課后給他們布置適量的閱讀任務(wù),讓他們將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書名摘抄下來,還可以寫閱讀后的心得和體會。每周利用閱讀課的時間讓班上的一部分學生將他們摘抄的句子、所寫的心得體會在班上展示、交流,營造人人愛書的良好氣氛,在長期的閱讀中學會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推薦文學經(jīng)典作品
給學生推薦好書的方法有很多。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分享自己愛讀的書,繼續(xù)享受這份閱讀的樂趣。有人會問,一位教師的理解能力肯定要比學生強得多,教師讀得懂的書,學生未必行。那如果是這樣,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即引導學生閱讀每冊語文書后的“名著導讀”中的推薦作品?!懊鴮ёx”中不僅有相關(guān)名著的內(nèi)容簡介,還列舉了一些精彩片段,讓學生在正式閱讀名著之前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這樣一來,就降低了學生閱讀名著的難度,同時也能讓學生們在中考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這一板塊信手拈來,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教師還應(yīng)該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推薦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目,當下學生對生活中的小事很難有所體悟,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可以推薦閱讀丁立梅老師的系列作品;初三學生對社會感悟欠深刻,可以推薦王開嶺的相關(guān)作品??傊?,一切的推薦都得適合學生,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把閱讀與生活相聯(lián)系
學生讀某本書的理由,有時令人驚訝不已。筆者時常聽到這樣的答案——“因為這本書在書單上,老師要我們讀”“考試會考到這篇文章”“我必須看這本書,考試才能過關(guān)”等。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學生把閱讀當成任務(wù)而不得不去做,只在乎結(jié)果,忽略了過程,把閱讀和生活完全地分割開來。其實,樂于閱讀的學生能和身邊的世界產(chǎn)生聯(lián)系,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現(xiàn)實生活的原型。最后達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深邃,倫理學使人善辯”的境界。比如,在學習了冰心的《母親》后,學生知道這首詩歌表達了孩子在遇到身心困難時都會去找尋母親,有著對母親的感恩,教學時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想到自己的老師、父母以及給予我們關(guān)心的所有人,他們也用自己的臂膀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應(yīng)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這樣就把閱讀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們讀到的不僅是文學,更讀到了人生。
讓靈魂在閱讀中起舞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nèi)在力量分為了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同樣,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的過程中,最高層次也是自我實現(xiàn)需求,即“我閱讀,因為我喜歡”。比如,當學生讀毛澤東《沁園春·雪》時,頓感俯瞰寰宇之情懷,極目遠大胸襟時,得到一種愉悅,一種激動;當讀完岳飛的《滿江紅》時,學生會有舍己忘家,心憂祖國,胸懷天下,為祖國獻身的沖動;當讀完《論語》時,學生會有學無止境,人的一生應(yīng)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感悟;當讀完魯迅的《故鄉(xiāng)》時,能夠明白,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與剝削之下農(nóng)民生活痛苦的現(xiàn)實,能感受到封建傳統(tǒng)觀念對勞苦百姓的精神束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隔膜,從而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
新課標反復強調(diào):“語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多讀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苯Y(jié)合新課標的學習解讀和語文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yīng)巧設(shè)想、巧安排,圍繞“趣”字做文章,堅持“樂”字學語文,落實“效”字求效率。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從心底里熱愛閱讀的學生,讓他們成為有終身閱讀習慣的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東渡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