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晶
我總覺得這本書不用任何導讀。你只要負責感動和笑就行了。
作者島田像跟你聊天一樣,通過一件一件事,跟你說阿嬤。阿嬤就是外婆。
很多人一聽到奶奶或者外婆就受不了,奶奶和外婆就是童年,就是自己老了的樣子,就是最終要去的懷抱。
小說里的昭廣為什么會和阿嬤生活在一起?
那個時候,昭廣八歲,父親因為核輻射去世了,昭廣是“父親留給母親的紀念”。母親在一個大貧民窟里擺攤,努力養(yǎng)活自己和子女。后來堅持不住了,把昭廣送到鄉(xiāng)下,送到外婆身邊。阿嬤也是一個人生活,外公1942年就去世了,也是因為戰(zhàn)爭。阿嬤在學校里當清潔工掃廁所,過的是窮日子。那時,整個日本都是很窮的。
小說娓娓道來,讀的時候,仿佛作者先生就坐在你的對面,跟你有一搭無一搭地閑聊,說他的外婆,說外婆的故事,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地講下去。
一、再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
外婆說,窮日子可以過得很開心,沒錢也可以過得很幸福。
沒錢可以過得很幸福,并不是說我們要拒絕做有錢人。賺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是壞事,但是,你記住——有些貧窮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
已經(jīng)在貧窮中,就該想想該怎么生活,怎么把日子過下去。
阿嬤真的是一個會過日子的人,“會過日子”是對一個人很高的評價?!皶^日子”不僅是讓自己活下來,還要活得有滋有味,這滋味還要擴散開去,讓旁邊的人也感到香氣撲鼻。一個家,如果有一個“會過日子”的人,那真是好運氣。
這本書在日本出版以后,人們開始整理阿嬤的“省錢絕招”,搜集阿嬤的“生活妙招”。這時候的日本,已經(jīng)不窮了,他們的經(jīng)濟在全世界都排得上位了,可是人們依然整理和搜集。
阿嬤用一根竿子橫在河里,攔截從上游漂下來的食物,有黃瓜,有西紅柿。這些黃瓜、西紅柿去掉腐肉爛疤,就可以吃了。
阿嬤在身上綁一塊磁鐵,走路的時候,磁鐵就會吸附路上的釘子和廢鐵。廢銅爛鐵是可以賣錢的。
阿嬤讓昭廣把跑步作為運動項目,因為跑步的地面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什么道具。
阿嬤讓昭廣早點睡覺,因為睡覺了就不會想吃東西了。
……
其實,人們搜集整理的不是訣竅,不是妙招,而是一種心態(tài)。
對于從河里攔取食物,你知道阿嬤怎么說嗎?她說:河幫我們“宅配”到家,而且還不用付錢。唯一的缺點是今天想吃的東西不一定吃得到。
對于綁磁鐵吸廢鐵,你知道阿嬤怎么說嗎?她說:光走路什么事也不做,多可惜。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對于節(jié)衣縮食,你知道阿嬤怎么說嗎?她說:所以要有自信,現(xiàn)在要好好享受貧窮,以后要是變成有錢人可就辛苦了,要吃好的,還要去旅行,忙死了。穿好的衣服出門還要小心不跌倒弄臟。
阿嬤說話真是搞笑,聽到的那一刻就是想笑??墒?,你又會覺得不能只是笑啊,光覺得好笑顯得自己太沒水平了,阿嬤的話里有許多值得體會的東西。
你體會到了什么?你真的可以體會一下。
你體會到了嗎?阿嬤從不覺得“貧窮”是拿不出手的東西,從不覺得“貧窮”是一件很丟臉的事。阿嬤掃廁所,掃得大大方方;阿嬤撿垃圾,撿得坦坦蕩蕩??墒牵阒绬??阿嬤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有身份的優(yōu)雅小女人呢。是的,現(xiàn)在窮是窮了,可是仍然不讓人感到一點寒酸和窘迫。
阿嬤對貧窮,一點不回避,從來不躲閃。昭廣剛到阿嬤家,阿嬤就讓昭廣生火做飯,她對昭廣說:“以后,你得自己做飯了?!彼龑φ褟V說:“我們家很窮。”
阿嬤從不覺得貧窮是需要“咬牙堅持”的。阿嬤說尾部開杈的蘿卜切塊煮起來味道和好蘿卜一樣。阿嬤說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后和好黃瓜味道相同。窮日子、富日子不都是日子嗎? 阿嬤過的是窮日子,但窮日子里有真開心。
不是所有人在貧窮中都能這樣生活的,因為沒錢,很多大人在日子中過得眉頭緊鎖,脾氣暴躁,小孩子當然也過得不安穩(wěn),很委屈。
“因為沒有錢,所以不幸福?!痹诎哐劾?,這是最混蛋的邏輯。
當然阿嬤不會這么粗俗地表達。她會說:再窮,也要讓老天笑。注意哦,她不是說“對著老天笑”,而是說“讓老天笑”。什么意思,就是不僅要自己開心,還要去寬慰別人,讓別人高興。
阿嬤可能沒想到,她說過的話,他們的事,昭廣長大后會寫出來。
于是,千萬個讀者在心里微笑。
二、真正的體貼,是不讓人難堪的
《佐賀的超級阿嬤》并不只是寫了一個人,而是寫了一群人。
昭廣和外婆能這么安全地生活在貧窮里,當然跟這一群人有關(guān)。
這群人做了些什么呢?
一百分作文——學校布置了一個作文題:我的父親。昭廣的父親在昭廣出生前就去世了。昭廣只寫了幾個字:我不知道。是的,一篇只有四個字的作文。而老師給了他鮮紅的一百分。
破碎的豆腐——阿嬤最喜歡吃豆腐,所以阿嬤會花錢去買豆腐吃。但是10塊錢一塊的豆腐對阿嬤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品。所以她總會等到有破碎的豆腐,然后半價買回來。有一天,昭廣很意外地發(fā)現(xiàn),賣豆腐的人其實很少有破碎的豆腐,他是故意把豆腐弄破,然后半價賣給外婆。
老師肚子疼——昭廣的便當總是素的,運動會的時候,體育老師肚子痛,他要和昭廣換便當,他說昭廣便當里的姜片能治肚子疼。昭廣當然愿意換啦,他從來沒見過這么“豪華”的飯菜。
同學的土豆和洋蔥——一個叫南里的同學經(jīng)常帶東西給昭廣。有一次,南里書包里全裝滿了土豆和洋蔥,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南里咧嘴一笑對老師說:“德永說沒看過土豆和洋蔥,我就帶來給他看啊。”但老師說:“要給他看,各帶一個就夠了?!蹦侠锊粌H沒有詞窮,還說:“德永說想看各式各樣的土豆和洋蔥。老師,土豆和洋蔥真的有各種面貌呢?!?
這樣的人和事很多呢。那個不愿收錢的醫(yī)生,那個總是下個月來收水費的職員,那個把棒球器具拿到棒球隊的池田。里面的人真是善意而有趣,里面的事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溫暖。
你想啊,生活在這樣的一群人里,生活在這樣的街坊四鄰里,生活在這樣的師生朋友里,生活在這樣的陌生人里……阿嬤和昭廣當然更有信心去“勇敢”,去“堅強”,去“樂觀”了……阿嬤和昭廣很高興地接受著別人的幫助,因為阿嬤和昭廣覺得:他們不是同情自己,不是施舍,而是喜歡自己。他們太喜歡自己了,所以才愿出手相助。
施舍,我們可以拒領(lǐng)。愛,我們可以接受。
另外,能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但是幫助人是一門藝術(shù)。老師、同學、賣豆腐的人都是很會幫助人的人。
我們不能把幫助和親切強行給別人。我們更不能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干和富有,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暴露別人的弱小和貧窮。
有一本書叫《鐵路邊的孩子們》,里面說“窮人、弱小的人都是特別敏感的”,有一顆特別需要保護的自尊心。我們要理解這種敏感。
真正的體貼,是不會讓人難堪的。
三、阿嬤是個哲學家
每一個奶奶、每一個外婆都會說一些話,讓你想忘也忘不了的話。例如“自己站起來,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例如“怎么能讓男人看到你睡相哦”,例如“去,去玩吧,別讓你媽看見”。
《佐賀的超級阿嬤》里有很多阿嬤說的話,很多人寫這本書的讀后感,就是大段大段摘錄阿嬤的話,就像摘錄名人名言。阿嬤不是名人,阿嬤只是一個掃廁所的老太婆。可是大家就是喜歡。所以,有的時候,話是主要的,什么人說是次要的。
※ 惹人討厭的事情就是太招搖。
※ 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么了。
※ 別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因為人都是可笑的。
※ 別抱怨“冷啊”“熱啊”的!
※ 要是以前的人看到沙丁魚而命名為鯛魚的話,那沙丁魚現(xiàn)在就等于是鯛魚啦!
※ 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
※ 我們家是窮得開朗,而且和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 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 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xiàn)也沒關(guān)系,畢竟只是夢想嘛。
※ 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
※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你是不是也喜歡阿嬤說的話?阿嬤說的話太有意思了,像橄欖一樣,像口香糖一樣,是可以咀嚼的。
以前沒有電視和收音機真是好,有了阿嬤和昭廣的這么多談話。也謝謝島田洋七先生,可以把它們寫出來,與我們這么多人一起分享。
可是,我們在分享的時候,或許要注意:不要死守字面的意義啊 !
一天晚上,昭廣說自己英文不好,于是阿嬤說:“你就在卷子上堂堂正正地寫‘我是日本人,干嗎學英語?!闭褟V又說自己漢字也不靈,于是阿嬤又說:“那你就寫‘從此我要以平假名和片假名過下半輩子。”最后昭廣說自己歷史也討厭,阿嬤就又說:“那你就寫‘我從不拘泥于過去?!弊詈笞彀屠镞€飄出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讀書讀多了,怪癖也就多了?!?/p>
看到這里,有的人認為阿嬤太溺愛外孫了,阿嬤太小瞧學問了,阿嬤目光太短淺了……天,你怎么會這樣認為呢?這就是太拘泥字面的意思了。
阿嬤怎么會溺愛自己的外孫呢?昭廣來的第一天,阿嬤給他的只是一個背影和一個指令:“去做飯吧?!闭褟V餓了,阿嬤讓他早點睡覺,睡覺就不餓了,第二天醒來他以為可以吃早飯了。阿嬤說:“快去學校吧,學校中午有便當吃。”這樣的阿嬤溺愛自己的外孫嗎?
阿嬤怎么會小瞧學問呢?小瞧學問的阿嬤是不可能親自帶著昭廣去學校的,小瞧學問的阿嬤是不可能水都喝不起了還讓昭廣去讀書的。
阿嬤的目光怎么會短淺呢?最后昭廣要走了,昭廣走的那一天早上,阿嬤像往常一樣到河邊洗衣服,頭也不回地使勁搓著。 昭廣向阿嬤告別。阿嬤說了聲“嗯”。 昭廣說“阿嬤我不想走”。 阿嬤說“不要說傻話”。 昭廣又堅持了一下。阿嬤還是強硬地回絕。 昭廣還以為阿嬤真的不留戀,于是昭廣再一次向阿嬤告別。這次是真的了。 昭廣挪動了腳步,向后轉(zhuǎn)身,走出去十米遠。阿嬤哽咽的聲音噴涌出來。這聲音只有阿嬤自己聽得見。阿嬤希望昭廣像跑馬拉松一樣跑向人生的遠方,揮舞著雙臂,累是累,但要跑出精彩。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整個日本都在玩命地奔跑。走的人不困難,他有新的天地去闖蕩,新的環(huán)境去適應。而留下的人最可憐,他守著熟悉的環(huán)境卻守不到熟悉的人。這樣的阿嬤目光短淺嗎?阿嬤的目光是一個民族的目光啊。
所以,讀阿嬤的話,不要死守字面的意思,真要用心去讀。那個晚上,阿嬤一次又一次地對昭廣說“沒關(guān)系、不要緊”,可能是因為她覺得一個男人要為自己感到自豪,信心沒了,學不好這個,也學不好那個了??赡苁窍敫嬖V昭廣讀書不要死讀書,不要鉆牛角尖,千萬學問沒掌握多少,怪癖養(yǎng)得一大堆。也可能只是讓昭廣早點睡,別老醒在焦慮里,晚上傷心會傷心很長時間,困難再多,該睡覺還得睡覺。當然,睡覺前能和親人說聲“晚安”就更好。
我們在分享的時候,或許要注意:說得好聽,不如做得漂亮。
阿嬤說過一句話:吝嗇最差勁,節(jié)儉是天才。阿嬤說得好聽,做得更漂亮。我們要記住的不僅僅是阿嬤的話,還有阿嬤做過的事。
昭廣當上棒球隊隊長,一向?qū)⒗速M當作天敵的阿嬤,拿著存很久的1萬元連夜幫孫子買釘鞋,釘鞋要2萬多一雙呢,但阿嬤硬要用1萬元將它買下。
昭廣因為調(diào)皮弄壞了學校的黑板,阿嬤沒有指責昭廣,馬上出錢買了新的賠給學校,但堅持把壞的帶回家,然后把黑板當留言板用。
小偷到家里來偷雞,阿嬤不但不生氣,還咯咯大笑:“這真是個笨小偷啊,竟然偷了只最老的雞!”
真正好的話不是用來記住的,而是用來相信的。
真正好的話不是用來相信的,而是用來做的。
(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