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張寶娟,季慶潔*
(1.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2.濟寧市中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改善中風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
李 響1,張寶娟2,季慶潔1*
(1.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2.濟寧市中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目的 分析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改善中風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所有受試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僅采用針刺治療法,試驗組患者則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進行治療,對比兩組受試患者治療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情況。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MoCA評分、MMSE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改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價值。結論 對中風患者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
針刺;認知功能訓練;中風;認知障礙
本研究以60例中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對患者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對其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以下是詳細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所有受試患者分為兩組,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本研究試驗組患者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進行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為:①針刺治療:取穴:內關、尺澤、三陰交、手三里、合谷以及極泉等。水溝采用雀啄法,三陰交采用提插補法,極泉以及尺澤采用提插瀉法,剩余其他穴位則采用常規(guī)針刺法,均留針30 min[1]。②認知功能訓練則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計算力訓練、執(zhí)行力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以及失用癥訓練。記憶力訓練主要通過詞語配對、背數、短文復述等方法進行,同時還可適當的編造故事,以幫助患者記憶,并增強記憶效果[2];注意力的訓練主要通過猜游戲以及視覺跟蹤方式進行;計算力的訓練主要通過讓患者計算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比如買東西等;執(zhí)行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主要通過采用讓患者自己穿衣并合理分配食物的方式進行;失用癥的訓練則主要通過反復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進行訓練等。對照組患者僅采用針刺治療法,治療方法參照試驗組患者的針刺治療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為期8周的治療。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9.0軟件分析,t及x2檢驗,以P<0.05有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oCA評分、MMSE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的MoCA評分、MMSE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顯著改善(P<0.05),組間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價值。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oCA評分、MMSE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對比(x±s)
有研究表明[3],超過一半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癥狀,且其中30%產患者最終有可能會發(fā)展為癡呆。臨床研究表明,在給予患者正確有效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一定的認知功能障礙訓練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助于患者康復。在中風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治療方面,針灸療法具有安全有效且操作簡便的臨床優(yōu)勢,其在臨床的應用優(yōu)勢也日益凸顯。同時,適當給予患者一定的認知功能訓練更能有效的幫助患者緩解其認知功能障礙癥狀。在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障礙訓練時,每一次對患者的訓練內容不能過多,以患者的接受量為度,以免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而促進患者日常生活的正常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本研究以60例中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對患者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對其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進行治療的試驗組患者的MoCA評分、MMSE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與僅采用針刺治療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相比,均顯著改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價值。
綜上,對中風患者采用針刺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措施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并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有效改善其認知障礙,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1] 唐 強,朱路文,王 艷.針刺配合康復訓練干預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8):566-567.
[2] 陳曉軍,方劍喬,商越,等.針刺配合西藥治療中風后輕度認知障礙: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6,36(4):337-341.
[3] 魏愛翔,安玉蘭.針刺配合吞咽功能訓練治療中風后吞咽障礙50例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07(5):415-416.
本文編輯:王雨辰
R246
B
ISSN.2095-8242.2017.034.6602.01
山東省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項:2013ZDZK-093
季慶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