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晶
摘 要:幼兒的同伴關系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多水平的網絡結構,其中主要包含同伴群體和友誼關系。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而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實現(xiàn)社會化的最佳途徑之一。角色游戲越深入,幼兒交往頻率越高,交往越積極主動,就越能促進交往技能的發(fā)展。在游戲中,幼兒必須學會妥協(xié)與讓步;學會通過協(xié)商、輪流、分享、謙讓和交換等交往技巧,以使自己的愿望在游戲的順利進行中達成。
關鍵詞:角色;游戲;交往
同伴是指幼兒與之相處的具有相同認知能力的人。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大家年齡相近,興趣一致,沒有成人的壓力,支配權平等,有一種自由寬松的氛圍,幼兒可以充分表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積極而愉悅,對幼兒來說,這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社會。角色游戲使幼兒的社會角色意識和社會角色規(guī)范得到強化,可以促進幼兒自我意識及積極性、獨立性和主動性的發(fā)展,是促進幼兒實現(xiàn)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與同班同伴之間的游戲,滿足孩子的社交愿望
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同伴交往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自我中心”向“愿意共享”發(fā)展的過程。“自我中心”是個體發(fā)展在嬰幼兒階段的一種自然的心理特征,隨著個體的發(fā)展,這一心理特征會逐漸減弱或消失。
案例:小廚房里的汶希很認真地剝著玉米,接著把剝出來的幾粒小玉米放進了磨汁機,看著她嘗試搖著磨汁機上的把手,一邊放入玉米粒一邊搖磨著,機里有少許的玉米汁呈現(xiàn)了。在旁玩著滴管的菲菲看到,覺得很有趣,馬上向汶希要來了磨汁機,模仿著剛才汶希的方法,磨起了玉米汁。菲菲在磨汁的過程中,蓋子經常會松開,子淇看到了會幫她扶著。試過幾次以后,蓋子總會松開,菲菲停了下來,仔細把蓋子和機身研究了一番,還是不能把蓋子蓋牢。她放棄磨汁了,把磨汁機還給了汶希。汶希磨了幾下,然后拿著瓶子裝了水出來,順著放玉米的口倒了一些水進去,又開始磨了。一邊倒水一邊放玉米一邊搖磨著,只見玉米汁越來越多了。
菲菲對汶希磨玉米汁感興趣,被吸引后加入游戲,她只是機械地重復著搖磨的動作。當未見成效(沒有增加玉米汁的量),導致興趣減少。經了解,汶希在家也有磨汁的相關經驗,因此她懂得加適量的水才會磨得更多的汁。同班伙伴的關系可以滿足兒童的社交需要,有助于幼兒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形成。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是經驗提升的一種途徑。
二、與鄰班同伴之間的游戲,有助于幼兒的交往發(fā)展
鄰班伙伴雖然不常在一個班集體里生活、游戲,但年齡相符,心理需求基本一致。共同的游戲意愿可將幼兒聯(lián)系在一起,有助于發(fā)展良好的交往關系。
案例:角色游戲時,傲然用手捂著頭來到了老師身邊,鄰班的希希緊隨在傲然旁邊。傲然手指著頭上腫起的包包,跟老師說:“剛才希希撞到了我,我這里有點痛?!崩蠋熛蛳OA私馇闆r:“你怎么撞到他的?”希希不好意思地說:“我從那邊走出來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他了,我已經跟他講了對不起。”老師問傲然:“你還痛嗎?”“痛?!崩蠋熣f:“希希,我們把傲然帶下去醫(yī)生那,幫他搽點油?!痹卺t(yī)務室里,希希向醫(yī)生說明自己撞傷傲然的經過,醫(yī)生給傲然冷敷傷處,希希就用手把他按住。過了幾分鐘,回到班上,傲然向老師表示仍然頭痛,老師請他在床上休息,希希一直在旁陪伴。
幼兒游戲的活動范圍擴大了,接觸的人數(shù)不只限于同一個班級,鄰班幼兒交往可以鍛煉幼兒的言語溝通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在游戲中,希希只是無心之失,并對傲然道歉。傲然被撞,會及時向老師求助,處理頭痛的傷處。兩人在整個過程中能友好和睦地相處,希希負起了責任,好好地照顧傲然。當幼兒學會如何處理與解決交往中出現(xiàn)的沖突時,增強了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的發(fā)展,促進了社會交流所需技能的獲得。
三、與異齡同伴之間的游戲,提升幼兒的交往技能
在兒童的同伴交往中,有一種跨年齡的不對稱交往,或者異齡伙伴之間的交往。哈吐樸的研究認為:不同年齡兒童之間的交互作用,對幼兒的社會性和人格發(fā)展非常重要。雖然跨年齡的交往作用看起來是不對稱的,年長幼兒比其他幼兒有更好的地位,但這種不對稱性可使幼兒獲得某些社會性能力。
案例:在“大愛醫(yī)院”里,文文正在給病人掛鹽水,旁邊的小和問:“你怎么知道針是插在這個地方?”“我上次和姐姐玩的時候她也是這么插的呀!”“我去醫(yī)院的時候護士也是這么給我掛的?!蔽奈淖院赖卣f:“對吧!你也過來我給你也掛一下?!本褪且粋€這么小的細節(jié)他們也能注意到并學得有模有樣。
按照我們的理解,同齡幼兒發(fā)展水平更為接近,更能玩到一起,他們會更喜歡和同齡人玩。然而現(xiàn)實中的情況往往是幼兒更喜歡和比自己大的兒童一起游戲。在和大孩子玩的過程中,小孩子會學到新穎的玩法、更恰當?shù)恼Z言表達方式,擁有更強的游戲組織能力,這些對他們而言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小孩子對大孩子比較崇拜,在和大孩子一起玩時,有一種向大孩子學習游戲技能、獲取安全、尋求保護的需求。那么對大孩子的益處,主要表現(xiàn)為培養(yǎng)其責任感,學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同時在提出建議和教授時,鞏固了自己的知識經驗,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更加明朗化、清晰化。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會變被動為主動,會漸漸從“自己玩”到“與同伴平行玩”到“和同伴聯(lián)合玩”再到“和同伴間相互組織、協(xié)調、分工、合作地玩”,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地了解人際交往的規(guī)范和技巧,進而逐步適應社會生活。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