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國清
摘 要:德育課程是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礎,不管是小學中學亦或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教學都應該是教育的重點。我國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德育課程理論課的內容相對而言比較落后,學生普遍出現害怕學習和厭倦學習等現象。德育課程教育課的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在教育教學模式方面出現落后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好像相應原則來構建合理的考試考核評價體系,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 德育課程 理論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1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政治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德育課程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講述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常識[1]。德育課程課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夠樹立社會注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黨和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覺悟,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可造之材。在推進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理論課程教育教學方法過程中,從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處進行積極探索和改革非常有必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德育課程課教育教學方法能夠促進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有吸引力。但是,長期以來,在德育課程理論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沿用的是填鴨式方式,教師更為強調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部分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脫離實際且純講理論,只會紙上談兵,因此教育的針對性不夠強。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
1.德育課程課程本身存在問題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課程課程理論教學存在諸多弊端之處,從教材來看,課程內容普遍簡略且時間跨度非常大。部分教材不夠系統(tǒng)全面,沒有簡單講解,使得學生更為厭煩理論課的教育教學。部分教材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比較多,對具體的事例講解的比較少,因此給教師講課帶來一系列的困難。教材的系統(tǒng)性缺乏感染力,不按照課本內容來將勢必完不成教育任務和教學計劃,按照課本內容來進行講解會缺乏吸引力。基于此,中等職業(yè)學校政治理論課堂教育教學缺乏活力,教學方法存在諸多弊端之處。填鴨式方法和注入式方法等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考試過程中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政治理論課程教育教學的最終出路在于創(chuàng)新和改革,積極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和教育教學方法等,能夠保留豐富的經驗,再注入新鮮的活力,實現德育課程理論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統(tǒng)一[2]。
2.德育課程地位相對較低
實際上在我國很多學校中,德育課程學校往往都不是特別重視,因此對專職的德育老師也不夠重視,德育課程說到底就是教學生為人處事的課程,對學生未來的影響非常深遠。但是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德育課程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德育課程教學條件相對不足,不管是時間上,亦或是學校的重視程度方面。德育課程課程的理論教育教學對象是全體的學生,由于德育課程教育課程往往是大班教學,所以學生人數比較多,課堂的整體秩序難以維持。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夠多,對于教師而言,要想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實在是太困難。
3.學生思維的抵觸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課程理論課程中,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比較少,所以在死記硬背過程中學生往往對政治課程產生抵觸情緒。另外,由于德育課程課程的成績不夠樂觀,所以部分學生形成了輕視德育課程課程的思維習慣。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逐步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也發(fā)生了思想方面的變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且獨立意識日漸增強。德育課程理論課程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主體性認識,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遵循學生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了解清楚學生的內在需求,合理調整好教育教學方法。
1.自編政治教材
不斷改革好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積極補充好教材的不足之處,根據教學的目的來增補或者刪減一些教材內容。政治課程內容要不斷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空洞化的、紙上談兵的。舉例來說,在職業(yè)道德的課程中,可以聯系某單位或者某企業(yè)的惡性事故,說明清楚違法犯罪的后果?;诖?,讓學生能夠積極認識到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在企業(yè)工作中的重要價值。結合實際說法能夠縮短德育課程課程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在學生的心目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3]。
2.積極轉變課堂教育教學方法
根據德育課程課程的基本特點,積極積累好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需要積極分析好德育課程教育方法的有利之處和有弊之處。德育課程理論課程的教育的本質需要積極認識到教學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的政治教育課程通過先進的思想和理解好社會現實,不斷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提高德育課程覺悟的自覺性。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成為勇敢創(chuàng)新的新人,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讓單一的課堂教學逐漸轉向多維的課堂教學。積極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方法,逐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積極互動方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達到德育課程理論課的教育教學目的。
3.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
使用電子教案來進行教學,教師要采用電子文稿演示軟件來進行教學,此種教育教學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和制作簡單等特點。利用DVD教學能夠增強直觀性,依據課堂的教育教學內容來作為輔助手段,使得學生能夠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之下接受德育課程教育。舉例來說,播放《今日說法》和《道德的力量》等短片來加強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情感交流,加深大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課程理論課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非常重要,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不斷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了解德育課程理論課程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學習貫徹中職德育大綱促進學校德育教學--教育部職成教司學習貫徹《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座談會發(fā)言摘要[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4):12-16.
[2]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同志在學習貫徹《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座談會上的講話(2004年12月13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4):5-7.
[3]王繼平.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的行動綱領--解讀《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