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娟,李東亮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材料系,四川 德陽 618000)
軸重對PD3淬火鋼軌損傷行為的影響
蔣文娟,李東亮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材料系,四川 德陽 618000)
利用MMS-2A研究了軸重對PD3淬火鋼軌損傷行為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PD3淬火鋼軌的磨損率隨著磨損時間的增大而減小,隨著軸重的增大而增大。PD3淬火鋼軌試樣表面形貌以剝離為主,且隨軸重的增大,表面剝離程度增大,剝離坑的數(shù)量和面積急劇增大。PD3淬火鋼軌試樣表層在軸重作用下產(chǎn)生塑性變形層,層狀組織之間容易產(chǎn)生微孔,并發(fā)展為微裂紋,導(dǎo)致剝離產(chǎn)生。
PD3淬火鋼;磨損率;損傷;剝離
PD3淬火鋼軌的耐磨性及綜合使用性能優(yōu)良,壽命比碳素?zé)崽幚礓撥壓推胀ㄤ撥壌蠓忍岣?,主要廣泛用于重載線路上。從國外貨運鐵路的發(fā)展來看,增加軸重是重載運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隨著我國運量的迅猛增長,列車軸重不斷增大,使鋼軌磨損日趨嚴重。
關(guān)于軸重對鋼軌磨損行為的影響,很多研究者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的研究。Kumar S、P. Clayton等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軸重對輪軌磨損的影響。Grassie等對瑞典線路上重載鋼軌損傷的狀況作了分析,提出用打磨減輕鋼軌的疲勞損傷。王文健等利用MMS-2A摩擦磨損試驗機,模擬與實際相當?shù)慕佑|應(yīng)力作用下,輪軌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結(jié)果表明接觸應(yīng)力增大會使輪軌材料表面的損傷變嚴重。
但是專門針對PD3淬火鋼軌損傷行為的研究還是相對較少,因此本文專門針對重載線路上使用的PD3淬火鋼軌,利用MMS-2A型微機控制摩擦磨損試驗機開展輪軌滾滑實驗,分析不同軸重下PD3淬火鋼軌材料的磨損行為,分析軸重的影響及機理,其結(jié)果對認識鋼軌材料的損傷機制、優(yōu)化鋼軌選材的提出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
試驗利用MMS-2A型微機控制摩擦磨損試驗機,以雙輪對滾的方式進行,上下試樣分別通過雙速電動機帶動。試驗采用赫茲模擬準則進行,需要保證模擬輪軌試件之間的平均接觸應(yīng)力和接觸橢圓的長短軸之比與現(xiàn)場中的相同。本試驗中兩試樣直徑均為40mm,根據(jù)赫茲模擬準則計算,得到車輪試樣的圓弧半徑R為14mm。輪軌試樣結(jié)構(gòu)尺寸如圖1所示。
圖1 輪軌試樣示意圖(單位:mm)
為了盡量與實際情況相符合,試件均取自目前使用的車輪和鋼軌材料。本試驗中模擬鋼軌試樣選擇PD3淬火鋼軌材料(微觀組織見圖2),模擬車輪試樣選擇車輪材料CL60。輪軌材料的化學(xué)成分見表1。車輪材料和鋼軌材料的硬度HV1.0分別是250HV和360HV。
試驗中下試樣為車輪試樣,上試樣為鋼軌試樣,試驗參數(shù):下試樣轉(zhuǎn)速400 r /min,上試樣轉(zhuǎn)速360 r /min,轉(zhuǎn)動滑差率10%;模擬現(xiàn)場軸重分別是16t、21t和25t,對應(yīng)的最大接觸應(yīng)力分別為1125MPa、1647MPa、1915MPa,與實際線路的情況基本一致。試驗在常溫干態(tài)下進行;所有試驗時間均為24 h。每次試驗前,用丙酮對試樣表面進行清洗后,再施加法向軸重進行試驗。
分析中用到:電子分析天平(TG328A),通過試驗前后稱重,測量試樣的磨損量;維氏硬度儀(MVK-H21,Japan),測量試樣的維氏硬度值;掃描電子顯微鏡(SEM)(JSM-6490LV,Japan),觀察試樣后的磨痕表面的損傷形貌以及剖面的形貌。
表1 輪軌材料的化學(xué)成份(w) %
圖2 PD3淬火鋼的磨損量隨時間的變化
圖2 給出了PD3淬火鋼鋼軌試樣分別在模擬軸重在16t、21t、25t時,三個軸重下的鋼軌試樣磨損率隨實驗時間的變化曲線。16t情況下,磨損率隨時間先增大后減小,而在21t和25t情況下,磨損率隨時間減小。軸重越大,鋼軌的磨損率越大。圖3為輪軌試樣硬化率(實驗前后材料硬度增加量與原始硬度的比值)與軸重的關(guān)系,可以看出,軸重越大,輪軌試樣硬化率越大。
圖3 輪軌試樣硬化率與軸重的關(guān)系
圖4 為PD3淬火鋼軌試樣表面形貌的SEM照片。從圖中可看出,鋼軌表面損傷形式主要為剝落損傷。軸重為16t時磨痕表面可見很小的點蝕坑,隨著軸重的增大,鋼軌試樣表面的點蝕坑逐漸增大,數(shù)量增多,表面損傷變嚴重。在反復(fù)切向力的作用下,鋼軌試樣表面會產(chǎn)生平行于滾動方向的塑性變形(如圖5所示)。在試樣表面層的塑性變形區(qū)內(nèi),晶粒因為很高的外力作用下受到擠壓而變形。PD3淬火鋼軌的組織主要是珠光體,與滾動方向區(qū)域一致的珠光體片層在反復(fù)的摩擦力作用下,沿著摩擦方向拉長、擠壓,而與滾動方向相反的珠光體片層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扭曲變形直致破碎,如圖5(a)。無論珠光體皮層的方向如何,鋼軌材料中的晶粒都會沿著切應(yīng)力方向伸長,形成平行于摩擦力方向的流變層。隨著滾動次數(shù)的增多,變形量逐漸增大,晶粒也逐漸變成平行于流變層的薄片狀的條紋。鋼軌試樣表面的塑性變形層在反復(fù)切向力作用下,纖維狀的層與層之間,將會產(chǎn)生微小的孔洞,如圖5(b),并且孔洞逐漸增多,連接成微裂紋,并不斷擴展和貫通,如圖5(c),最終以點狀或片狀的形式從材料表面脫落下來,形成剝離。
圖4 PD3鋼軌試樣表面形貌的SEM
圖5 鋼軌表面剝落形成過程
(1)PD3淬火鋼軌的磨損率隨著磨損時間的增大而減小,隨著軸重的增大而增大。
(2)PD3淬火鋼軌試樣表面形貌以剝離為主,且隨軸重的增大,表面剝離程度增大,剝離坑的數(shù)量和面積急劇增大。
(3)PD3淬火鋼軌試樣表層在軸重作用下,產(chǎn)生塑性變形層,層狀組織之間容易產(chǎn)生微孔,并發(fā)展為微裂紋,導(dǎo)致剝離產(chǎn)生。
[1]鄧建輝,張開華,黃愛兵.PD3微合金熱處理鋼軌的性能和使用效果[J].四川冶金,1997, (3):45-47.
[2]劉啟躍,王文健,鐘雯,等.鋼軌磨損特性試驗研究及分級使用建議[J].潤滑與密封, 2008, 33(11):5-7.
[3]錢立新.世界重載鐵路運輸技術(shù)的最新進展[J].機車電傳動,2010,(1):3-7.
[4]Kumar S, Krishnamoorthy P K, Prosanna Rao D L. Influence of car tonnage and wheel adhesion on rail and wheel wear: A laboratory study[J]. ASME, Feb 1986; 108: 48-58.
[5]Clayton P. Predicting the wear of rails on curves from laboratory data [J].Wear.1995, 183 (1): 11-19.
[6]Grassie S, Nileeion P, BjurstromK,et al. Alleviation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on Sweden’s heavy haul railway [J]. wear, 2002,253:42-53.
[7]王文健,郭俊,劉啟躍.接觸應(yīng)力對輪軌材料滾動摩擦磨損性能影響[J].摩擦學(xué)學(xué)報,2011,31(4): 352-356.
[8]劉啟躍,張波,周仲榮,等.滾動輪波形磨損實驗研究[J],摩擦學(xué)學(xué)報,2003,23(2): 132-135.
U213.4
A
1671-0711(2017)08(下)-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