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潔文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中醫(yī)院心內科 開封 475000)
不同方法經(jīng)冠脈介入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遠期療效
單潔文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中醫(yī)院心內科 開封 475000)
目的:探討不同方法經(jīng)冠脈介入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遠期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冠脈介入治療(PCI)的STEMI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50例。參照組行梗死相關動脈PCI治療,實驗組于冠脈內注射替羅非班聯(lián)合血栓抽吸后行梗死相關動脈PCI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及術后10 d LVEF、BNP水平,兩組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實驗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術后10 d LVEF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BNP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冠脈內注射替羅非班聯(lián)合血栓抽吸后行梗死相關動脈PCI治療可明顯改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段回落情況及心肌功能,縮小心肌壞死范圍,提高臨床療效。
心肌梗死;ST段抬高;經(jīng)冠脈介入治療;遠期療效;心肌功能
PCI是當前治療STEMI的最佳方法,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積極意義[1]。STEMI患者血栓負荷情況明顯,支架置入術會引發(fā)血栓破裂問題,造成血管栓塞,無法實現(xiàn)預期介入治療效果[2]。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經(jīng)冠脈介入治療STEMI,旨在探討其臨床療效及遠期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冠脈介入治療(PCI)的STEMI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5.04.6)歲;發(fā)病時間1~6 h;合并高血壓病80例,糖尿病50例,高脂血癥30例;有吸煙史78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起病12 h內胸痛持續(xù)時間在半小時以上;ST段抬高在0.1 mV以上[3]。
1.3 排除標準 有出血性腦血管意外史;合并心房顫動;存在主動脈夾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術前嚼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進行冠脈造影時,均需在動脈鞘內推注3 000 IU肝素。參照組行PCI前,要求肝素化至50 IU/kg,行直接支架術。實驗組行PCI前,要求肝素化至50 IU/kg,之后從導管注入替羅非班10 μg/kg,借助血栓抽吸導管反復抽吸血栓后置入支架。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d;氯吡格雷口服,75 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周。治療期間可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輔助其他藥物治療,例如他汀類藥物、硝酸酯類藥物等[4]。
1.5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術后10 d LVEF、BNP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及術后10 d LVEF、BNP水平比較 實驗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術后10 dLVEF明顯高于參照組,BNP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 1 兩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及術后10 d LVEF、BNP水平比較(
表 1 兩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及術后10 d LVEF、BNP水平比較(
組別 n TIMI血流分級 LVEF(%) BNP水平(ng/L)實驗組 50 2.967.5參照組 50 2.05.0 210.5 0.2 50.50.3 46.510.0 296.565.5 t 10.302 7.851 9.867 P 0.000 0.003 0.000
2.2 兩組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實驗組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 2 兩組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例(%)]
研究表明[5~6],短時間內開通病變血管,控制患者梗死面積是治療心肌梗死的關鍵所在。PCI治療為首選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但部分患者行PCI治療期間,心肌再灌注效果不佳[7~8]。抬高ST段迅速回落,是心肌恢復有效血流灌注的主要指標之一,TIMI血流是評定冠脈血流的影像學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病變血管TIMI血流分級、術后10 d LVEF水平、術后2 h ST段50%回落率明顯高于參照組,BNP水平、冠脈慢血流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且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冠脈內注射替羅非班聯(lián)合血栓抽吸后行梗死相關動脈PCI治療可明顯增加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減少心肌損傷,且未增加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楊靜,石慧武,魏冬梅,等.瑞舒伐他汀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脈介入治療術后再狹窄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 15(31):3620-3623
[2] 吳鏗,葉少強.不同負荷劑量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應用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0,9(4):337-341
[3] 張學強.不同劑量替羅非班聯(lián)合冠脈介入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2016,36(7):1613-1615
[4] 趙玉君,王東穎,董秋立,等.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圍術期替羅非班不同給藥方法比較[J].中國老年學,2014,34(24):6871-6873
[5] 鄭扣龍,盧輝和,盛臻強,等.不同時間使用替羅非班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患者的療效比較[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35(5):374-377
[6] 李正章,薛豪平,程石,等.不同時間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及遠期預后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12(6):61-64
[7] 朱桂平,雷達,曾智桓,等.不同時間窗延遲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4, 20(5):571-574
[8] 孫宇姣,姜大明,張波,等.吸煙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緊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預后影響的前瞻性多中心隊列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6):2996-2999
R542.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69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