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優(yōu)永
摘 要 辣椒的食用范圍廣,市場銷路較好,在辣椒的生產(chǎn)過程中,幾乎每個階段都會遭到病蟲侵害。所以,辣椒生產(chǎn)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即防治病蟲害。基于此,依照一些病蟲害的發(fā)病特性,提出了幾種綜合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力求提高辣椒的經(jīng)濟效益,供相關(guān)人員參考借鑒。
關(guān)鍵詞 辣椒;病蟲害;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4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15
辣椒的營養(yǎng)豐富、口味極佳,是十分受歡迎的蔬菜和調(diào)味品,并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其生產(chǎn)效益明顯。辣椒種類繁多,但種植生產(chǎn)過程中病害嚴重,為保證辣椒生產(chǎn)品質(zhì)、提高辣椒產(chǎn)量,正確防治其病蟲害是關(guān)鍵[1-2]。通過研究病害特點,加以防治實踐試驗,找到最有效果的防治方案,是當下研究人員需考慮的重要課題,現(xiàn)分析研究如下。
1 病害防治技術(shù)
1.1 疫病
第一,選用抗病品種,避免與瓜類和茄科連作,可同水稻和豆類、十字花科輪作。收獲之后,要立即并徹底地清除病殘體;播種前要翻曬土壤,種植于高畦深溝;不要過量偏施速效氮肥,應適當增施磷鉀肥。
第二,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時,可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以上藥劑應交替使用,7 d左右噴灑一次,連續(xù)噴灑3~4次。
1.2 猝倒病
1.2.1 苗床
應建立無病苗床,播種前翻曬苗床,選擇無病害土壤和高地勢、方便排灌、肥沃無病害以及避風向陽的地塊。應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避免病菌進入苗床。如果使用舊苗床,1 m2的苗床應均勻混合5 kg的細土以及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10 g,從而消毒和處理苗床土壤。
1.2.2 種子處理
使用4%農(nóng)抗120瓜菜煙草型600倍液浸泡種子
30 min,之后催芽播種,減少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或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種子,30 min后將其沖洗干凈。
1.2.3 強化栽培管理
與一些非茄科作物實行輪作;為了防止植株上濺附土壤的病菌,可鋪蓋地膜;強化苗期管理。確保苗床有充足的光照,注重煉苗,對壯苗進行培育。科學澆水,保持苗床的濕度;在寒冷天氣時,應蓋覆蓋物,保溫防寒。假如出現(xiàn)病苗要在一時間拔出,并且應以1∶10的比例混勻草木灰、生石灰,將其撒到苗床上。
1.2.4 化學防治
發(fā)病之后,要在第一時間拔除,并對病株、病葉進行處理,同時應噴藥防護。以下藥劑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0%疫霉靈200倍液和75%百菌清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鋅500倍液。交替使用不同藥劑,才有更好的防治以及噴施效果。為了避免濕度對防治效果產(chǎn)生影響,可在苗床上施撒分集并拌以干細土或者草木灰。假如初發(fā)病害,病苗較少,可適當?shù)厥箛娝幋螖?shù)以及濃度降低。
1.3 青枯病
1.3.1 培養(yǎng)壯苗
培育矮壯苗,提升作物的耐病和抗病的能力。
1.3.2 改良土壤
青枯病病菌喜愛偏酸性的土壤,因此可將100 kg的石灰粉當作基肥,讓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有效防止發(fā)生這一病害。
1.3.3 輪作
通過輪作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土壤含菌量降低。同時,還能避免發(fā)生病害。
1.3.4 優(yōu)化栽培方式
在栽培時,采用高壟或半高壟,降低田間濕度。與此同時,要增施鉀、鈣、磷等肥料,促使作物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發(fā)生青枯病。
1.3.5 噴施微肥
從花期開始,可隔一段時間噴灑一次硫酸錳混合液50~60 kg噴霧,連噴兩三次。為了防止植株體內(nèi)酸性物質(zhì)增加,可在錳微肥和硼微肥間隔噴灑0.5%碳酸氫鈉溶液。
1.3.6 藥劑防治
在生長的任何時期都要噴藥治蚜,可選擇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也可在定植前后噴一次NS-83增抗劑100倍液。另外,還可在盛果期或者定植前噴灑0.1%硫酸鋅溶液。
1.4 炭疽病
1.4.1 選用抗病品種
嚴格地消毒種子,培育無菌壯苗,避免發(fā)生病害。當定植后,要隔一段時間噴灑一次波爾多液,避免發(fā)病。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將其噴在生長點以及花蕾上,同時可交替噴灑5 000倍蕓苔素內(nèi)酯或者5 000倍康凱。
1.4.2 淺中耕
在確保不損傷辣椒枝葉的前提下,實行淺中耕,使土壤的濕度降低,提高辣椒根系的抗病力。
1.4.3 科學灌水
在開花結(jié)果期,可在晴天對辣椒實行隔行灌溉或者小畦細灌,并在灌水的過程中,施用硫酸銅。
1.4.4 噴藥防治
當田間發(fā)病時,可用25%瑞毒霉800倍液和64%殺毒礬、60% DC800倍液和50%瑞毒銅1 000倍液等進行防治,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1.5 病毒病
1.5.1 選用抗病品種
培育無病且適齡的壯苗。同時要確保肥沃和疏松的育苗地,將病殘體清除,適當?shù)叵〔ゼ霸绮?。另外,應滿足幼苗對水分以及營養(yǎng)的要求,在此基礎(chǔ)上,對苗床實行溫度管理。還有,培育莖稈粗壯,重視防治蚜蟲。
1.5.2 間作
利用生物屏障,防治病害。辣椒、適宜間作或套作以及密植,同一些高稈作物間作,能夠起到一定的保墑和遮陰降溫的作用,并且有很好的防病效果。在定植時的田間放置黃板誘蚜,能有效地防病。
1.5.3 強化栽培管理
在露地栽培的定植時,可加蓋小拱棚。適度蹲苗,促進發(fā)根。在辣椒的生長前期,要防止大水漫灌,澆水后要在第一時間中耕,力求盡早定植以及生根結(jié)果。當辣椒處于結(jié)果期時,不能讓其缺肥缺水,避免早衰。另外,要及時地將田間路邊雜草清除,避免遭到病毒迫害。
1.5.4 藥劑防治
消滅蚜蟲時,可在定植前后噴施一次83增抗劑100倍液或者天達裕豐2 000倍+“天達2116”600倍,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噴灑一次1∶4∶600銅皂液,連噴三四次,有效控制發(fā)生病毒病。
1.6 灰霉病
1.6.1 環(huán)境調(diào)控
栽培時,應在高畦栽培,采用地膜覆蓋,提高地溫,降低濕度。做好調(diào)控棚室濕度以及溫度的工作。在上午,應保持高溫,確保棚室薄膜內(nèi)側(cè)露水霧化。到下午,可適當延長放風時間。直到夜間,要適當?shù)靥岣邷囟?,防止葉面結(jié)露。
1.6.2 清理田園
辣椒發(fā)病后,要在第一時間摘除病果,并處理側(cè)枝和病葉,集中深埋或?qū)⑵錈龤А?/p>
1.6.3 農(nóng)藥防治
每隔一段時間噴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者25%咪鮮胺乳油2 000倍液,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噴灑兩三次。
2 蟲害防治技術(shù)
2.1 煙青蟲
2.1.1 清除蟲果
在第一時間摘除被蛀食辣椒果,消滅果內(nèi)幼蟲。
2.1.2 生物防治
噴灑YYHA-273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可引起煙夜蛾和棉鈴蟲交叉感染。噴灑殺螟桿菌,或青蟲菌粉及Bt乳劑,稀釋400~500倍液噴霧,對防治三齡前煙夜蛾幼蟲效果很好。
2.1.3 化學防治
第一代煙青蟲防治適期在6月上中旬,防治對象是早辣椒。第二、三代發(fā)生量最大,防治適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中晚熟辣椒。早辣椒上每百株有3頭幼蟲,中晚熟辣椒上每百株有5頭幼蟲時,應進行藥劑防治,并且應在初齡幼蟲蛀果前噴藥。選用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2 000~3 000倍液,50%辛硫磷1 0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噴藥應著重噴植株上部的幼嫩部位。最好在下午至傍晚噴藥。
2.2 棉鈴蟲
2.2.1 綜合防治
冬耕冬灌,消滅越冬蛹。在成蟲羽化盛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殺蟲。
2.2.2 藥劑防治
選用5%抑太?;蚩ㄋ揽巳橛? 000倍液、滅殺斃
6 000倍液、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2.5%天王星(聯(lián)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10%菊馬乳油1 500倍液,2.5%增效喹硫磷乳油1 000倍液。提倡應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開展生物防治,可濕性粉劑每667 m2用量40~60 g,乳劑20~24 mL,對水50~100 kg噴灑。還可在二代棉鈴蟲產(chǎn)卵高峰后3~4 d及6~8 d,連續(xù)兩次噴灑細菌殺蟲劑Bt乳劑、HD-I等,可使大量幼蟲染病死亡。
2.3 斜紋夜蛾
2.3.1 農(nóng)業(yè)防治
消除雜草、秋翻或冬耕消滅部分越冬蛹。摘除卵塊及帶有群集低齡幼蟲的葉片。在清晨人工捕殺老齡幼蟲。
2.3.2 誘殺成蟲
在成蟲發(fā)生期,用糖醋盆誘殺成蟲。糖、醋、酒、水的比例為6∶3∶1∶10,加少量敵百蟲。春季可同時誘殺小地老虎。
2.3.3 藥劑防治
1~2齡幼蟲群居時為防治適期,常用藥劑有5%抑太?;蚩ㄋ揽巳橛? 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10%安綠寶乳油1 000~1 500倍液、40%速滅殺丁5 000倍液、2.5%敵殺死3 000倍液。
2.4 蚜蟲
2.4.1 綜合防治
消除田園周圍雜草,減少蚜源。黃板誘蚜,銀灰膜驅(qū)蚜。
2.4.2 藥劑防治
應在蚜蟲遷飛擴散之前或在點片發(fā)生階段及時噴藥。由于蚜蟲多在心葉及葉背面,難于全面、徹底噴藥觸殺,所以除注意細致周到地噴藥之外,在藥劑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兼有觸殺、內(nèi)吸、熏蒸三重作用的農(nóng)藥。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防治蚜蟲效果最好,其他可選用生物農(nóng)藥1.8%蟲螨克乳油3 000倍液,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滅殺斃(21%增效氰馬乳油)4 000倍液,或70%滅蚜松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 000倍液。常用的40%樂果單獨使用防效較差,應將樂果加1~2倍的食用醋,再對水1 000倍液,可提高防效。
2.5 地下害蟲
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廄肥;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播種或移栽前耕耙土地時,每667 m2施5%敵百蟲或西維因粉劑2 kg,或2%硫磷粉劑3 kg,隨耕耙翻入表土中;出苗后及移栽后可用50%辛硫磷或25%喹硫磷,或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灌根防治小地老虎和螻蛄;還可將敵百蟲或辛硫磷加水30倍拌入炒香的豆餅或麥麩,傍晚撒于田間誘殺。防治小地老虎還可用農(nóng)藥拌青草、鮮萵筍葉誘殺。
3 結(jié)語
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提高辣椒的抗病性,促進辣椒生產(chǎn)品質(zhì)及產(chǎn)量,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分析,通過試驗研究,多嘗試新的防治方法,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防治效果,保證辣椒的生產(chǎn)效益。
參考文獻
[1]孫雁,周天富,王云月,等.辣椒玉米間作對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產(chǎn)效應[J].園藝學報,2006,33(5):995-1000.
[2]郭躍華.對農(nóng)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的思考[J].中國植保導刊,2012,32(1):48-5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