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徐一涵很聰明,不僅各門功課全部優(yōu)秀,而且還會拉小提琴,精通書法和繪畫……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比賽中,幾乎都有徐一涵的身影,老師們都十分喜歡這名學生。
在學校聯(lián)歡會上,他還和年輕的女教師搭檔,憑著自己的聰明、睿智,很好地主持了聯(lián)歡會,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他也一舉成為學校的“名人”,走到哪兒,都有人認出他,還有人搶著和他合影,他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發(fā)現(xiàn),這些光環(huán)照在徐一涵的頭上,他似乎有點飄飄然了,慢慢滋生出驕傲自滿的情緒,與同學說話會不耐煩,甚至愛理不理,臉上流露出一種輕蔑的神色。
我心里不禁多了一分憂慮和不安。孩子還很小,可塑性還很大,如果讓他養(yǎng)成高傲自大、唯我獨尊的心理,這對他將來成長會很不利。
我的這種擔憂很快成為現(xiàn)實,班上的同學都漸漸離他而去,原來他有幾個鐵桿好朋友,現(xiàn)在也似乎很少和他在一起玩了。
我曾問一個名叫韓華冰的學生:“你的好朋友徐一涵怎么沒和你在一起?”
韓華冰用鼻子“哼”了一聲,嘟囔了一句:“他呀,厲害呢,我們哪配和他在一起玩!”
韓華冰嘴里冒出的這句話,讓我心里一震,看來徐一涵的驕傲,刺痛了身邊的同學,讓大家感覺不舒服。評選三好學生,按照徐一涵的學習成績,非他莫屬。
可是,只是寥寥無幾的幾只手舉了起來。我想,那場面,對于徐一涵來說,一定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靈。
一天放學,我看到徐一涵背起書包正要走出教室,連忙喊了他一聲。徐一涵走了過來,問道:“老師,有事嗎?”我笑道:“等一下,和老師在一起做個小實驗。”
聽說我要和他一起做個小實驗,徐一涵很高興,他在一旁等著我。
我慢吞吞地收拾好講臺上的東西,看到學生們都走了,才拿起一根蠟燭,說:“來,跟老師來做實驗?!?/p>
徐一涵跟我走到墻邊,我將手上的蠟燭點燃,對著墻,問道:“你看到了什么?”
徐一涵說:“我看到了您手上的蠟燭點燃了?!?/p>
我又說道:“你再看一看墻上有什么?”
徐一涵看了一下說:“我看到了蠟燭的影子?!?/p>
我提醒道:“你看到火苗的影子了嗎?”
徐一涵仔細看了看,還側(cè)過身子看了看,說道:“沒有火苗的影子?!?/p>
我耐心地啟發(fā)道:“火苗沒有影子,但是它仍然在燃燒,蠟燭的燃燒,正是靠火苗燃燒,可火苗卻連影子都沒有。火苗是那么謙遜、專注,一點兒也不張揚、炫酷,真的讓人很敬佩?!?/p>
徐一涵靜靜地聽著,好像在思考著什么。過了好一會兒,徐一涵終于一字一句地說道:“謝謝老師,您的這個實驗給了我很大啟發(fā),我們應該向火苗學習,學習火苗那種謙遜、專注,還有那種低調(diào)、內(nèi)斂?!?/p>
我為徐一涵的領(lǐng)悟而感到欣慰,我撫摸了他的頭一下,親切地說道:“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p>
從那以后,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徐一涵身上的變化。他和同學們在一起探討學習,他主動幫助缺課的同學補習功課,他甚至將自己心愛的小提琴借給同學……
在班上,常常看到徐一涵熱情助人的身影,他的身邊漸漸又聚攏了許多同學。小學六年級最后一學期評選三好學生,徐一涵幾乎以全票通過。
畢業(yè)前夕,我收到了徐一涵送給我的一個小禮物。
這是一幅畫,畫上是一根點燃的蠟燭,火苗在徐徐燃燒,那火苗就像跳動的音符,有著婀娜身姿。墻上有一根蠟燭的影子,可卻沒有火苗的影子。畫的旁邊有一行字:沒有影子的火苗。
我欣慰地笑了。我知道,在未來的成長歲月中,那個小實驗,一定在徐一涵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記,他一定會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做一束沒有影子的火苗,才是最美麗的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