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最美的聲音
題解
讀這類題目,要抓住兩個關鍵詞——定語“最美”和中心詞“聲音”。簡單地說,“聲音”提示我們在敘事過程中,應從聽覺角度描寫某種聲音。“最美”的并不一定只是音色,還可以指最打動人心的內容。
什么“聲音”是“最美”的?
我們在爸爸媽媽的呼喚聲中長大,從鳥鳴嚶嚶泉水叮咚聲中一路走來,可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從這些聲音里,我們學會了感受喜怒哀樂,體會春夏秋冬?!白蠲赖穆曇簟备嗟氖菍懽髡叩闹饔^感受,可以是家人輕柔的腳步,可以是老師真誠的勸誡,也可以是朋友們的歡聲笑語。美妙琴音、雨打芭蕉、蟲聲唧唧……大千世界豐富奇妙,我們的選材也很寬泛。
怎樣體現“最美”?
“最美”是修飾性詞語,寫作中一定要體現出“聲音”令我們銘記的原因,表達記憶深處的震撼。反復、比喻等手法能起到突出強調作用,而欲揚先抑、對比等手法則是另一種寫法了。回憶這樣的“最關”,考生若能自如運用寫作手法,相信也能撥動讀者心弦。
如何深挖主題?
從選擇的題材出發(fā),開掘得越深,中心就越明確,俗稱“深化中心”,此時的寫作也就更具有價值。從媽媽輕柔的腳步聲中能夠探知她內心的融融愛意,盡量不打擾遨游題海的孩子;從雨滴輕撫窗欞可以聯想到流傳千百年的經典詩詞,浸濕了路人的外衣,潤澤了書生的筆尖……思維有廣度有深度,情感有高度有溫度。
學生例文
最美的聲音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二 萬卓珉
指導教師 袁辰瓊
聽,大海的聲音。
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波浪滾滾,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這是漲潮時的聲音。這時的海浪似乎和礁石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狠狠地撲上去,毫不留情。我正和小伙伴們在海邊“洗腳”,浪花接連不斷地拍打著雙腳,舒服極了。偶爾有浪花把自己濺得渾身濕漉漉的,但絲毫不會消減我們的樂趣。這時候,海的聲音最美。
海浪走了,沒有雷鳴般的轟響,海面風平浪靜,遠處有幾只海鷗自由飛翔。岸邊碧綠的椰樹、金燦燦的沙灘,還有嬉戲玩耍的孩子們,儼然一幅最美的海景圖。
海風吹在身上,涼涼的。我們玩膩了,就換個地方繼續(xù)玩,在海邊一待就是一整天。跑到海里游泳、在石頭縫里逮小螃蟹、爬到椰樹上摘椰子……我們中有一個男孩抓海鮮的本領真是一絕,什么扇貝啦、海蟹啦、海魚啦……統(tǒng)統(tǒng)不在話下。傍晚,我們就圍著篝火,唱著歌,狼吞虎咽吃著自己抓來的各種海鮮。漲潮了,熟悉的轟鳴聲又回蕩在耳邊,連綿不絕。這時候,海的聲音最美。
太陽落山了,金燦燦的陽光明晃晃的很刺眼。岸邊的綠樹、金色的沙灘融為一體,又組成一幅最美的海景圖。太陽在蹦床似的海平面上跳了幾下,又像突然失去了平衡,整個掉了下去,再也看不見了。
天黑了,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地眨著眼。海浪的聲音漸漸小了,我們躺在這綿軟的沙子上數星星。遠處傳來幾聲鳥鳴,大概是海鷗吧,難道它們也被這美景吸引了,不愿錯過這片星空?美麗的星空、悅耳的海潮聲,還有可愛的小伙伴們……
撿起一只海螺,湊在耳邊聽,嗯,這是大海的聲音,也有我的心聲……只要心懷向往,你也會擁抱自己的海洋,那便是最美的聲音。
那些永不磨滅的記憶,正如海浪拍打礁石
日聽心聲。
教師點評
在讀卓珉的文章之前,我剛剛欣賞了愛爾蘭動畫電影《海洋之歌》—一蔚藍遼闊的大海,包容了一切自然的想象力。小作者筆下的海浪、海鷗、海螺發(fā)出的天籟之音,不僅凝聚了大自然的精華,更是充滿想象力的優(yōu)美旋律。想象力,成就了創(chuàng)作。歲月匆匆、潮起潮落,我們聆聽著天地間最美好的聲音。
(袁辰瓊)
最美的聲音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二 陳佳磷
指導教師 袁辰瓊
一直覺得班主任蘇老師的聲音不甚動聽。
也許是因為對我們訓話時用嗓過度,也許天生如此,可我從來沒有想過,嚴肅的她,也有最美的聲音。
東郊的寧靜,在那個明媚的早晨被一群歡聲笑語又活蹦亂跳的孩子打破了。這個季節(jié)的石象路正是一年中風景最好的時候,秋游的我們一下子就鉆進了它的懷抱,聚在一起聯機打游戲。我和浩儀尋找人少的地方,漸漸聽不到嘈雜的聲音了,我們才放慢腳步享受美景。
“你說老師們都躲哪里去了?”
“不知道啊,她們會不會也坐在一邊玩手機了?”浩儀邊回答邊停下腳步,伸出手將我往后推。
“咦,班主任蘇老師,不,還有好幾位……”她小聲說。
我驚訝地一步也不敢往前挪,浩儀也停下來了,我們面面相覷。
就在這不知所措的幾秒鐘里,我居然聽見了蘇老師的笑聲,還有大喊“茄子”的聲音,接著傳來拍照之后的一陣笑聲。在我的印象里,蘇老師要么在批評、訓斥我們,要么就在講解習題,從這些聲音里,我經常能聽出她的疲憊。
“你們可以想想,自己到底差在哪兒?我用自己的課時整頓紀律,給你們補小科,結果呢?數學下去了,其他學科也沒上來!”
這就是她前兩天剛說的話。每次訓話,她都會語無倫次,有時想不出用什么詞,只好無奈地放出狠話——
“我告訴你們,我倒不如把花在你們身上的精力分給那些能變好的孩子……”
我知道她這些話都不是發(fā)自真心。在她心目中,沒有哪個孩子不會變好。訓話結束,她仍和原來一樣,用沙啞的嗓音重復著那些已說了不知多少遍的話。
只是我沒想到,她也會在某個特殊的時刻,回到像我一樣的少女的歲月……我應該想到,這最美的聲音,誰都擁有過。
此刻萬籟俱寂,仿佛只剩下她的聲音……
“想不到老師也有這么可愛的時候?!蔽倚÷曊f。
我們緊緊拉著手,躡手躡腳地離開了。
“第一次看到蘇老師笑,感覺太……”我競一時語塞。
“太——美——妙——了——”她接下去。
我從來沒想過,一臉嚴肅的班主任也會發(fā)出最美的聲音,充滿我內心最溫柔的角落。每當我想起她的聲音,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象出一位和我年齡一樣大的老師?;蛟S多年以后,我到了她這個年齡,仍會憶起這些驚喜。
這是以后的事,暫且在郊野的寧靜中聆聽今天最美的聲音吧。
教師點評
都說師道尊嚴,孩子們在對老師肅然起敬的同時也保持著距離。教師自身早已習慣了嚴肅的表情,偶爾與青春同行,熱情活潑的天性進發(fā)出來,歡呼、大笑……孩子們看在眼里,不僅驚詫于老師性格的另一面,而且發(fā)現老師與自己一樣也享受過青蔥歲月,從而感慨萬千、訴諸筆端。欲揚先抑的手法、對比修辭運用自如,文采與激情躍然紙上。
(袁辰瓊)
最美的聲音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二 方梧百
指導教師 袁辰瓊
清脆響亮的鳥鳴聲撥動著我的心弦。
我上小學時,外公買來一對綠色的金剛鸚鵡,它們喜歡在籠子里上躥下跳,還喜歡歪著綠茸茸的小腦袋,瞪著烏溜溜的圓眼睛,萌萌地盯著我,煞是惹人喜愛。它們一般由我來照顧,每天放學一進家門,我就能聽到它們清脆獨特的尖叫聲——那聲音富有變化,有時像引吭高歌,有時像竊竊私語,而且總帶著一點兒關切的問候,清脆不失婉轉,像一股清泉為我洗凈一天的煩惱與苦悶。于是,每天與它們“交談”成了我的必修課。那段時光里,空氣里都氤氳著香甜。
鳥兒相鳴,嚶嚶成韻。
隨著年齡增長,我的學習壓力也在增大。在學業(yè)的重壓下,我連喘息的機會也沒有,更談不上照料它們,和它們玩了。于是,一向閑不住的外公自告奮勇接過擔子。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它們那綠茸茸的身影和清脆的嗚叫聲吸引我逃離“戰(zhàn)場”,媽媽就會不停嘮叨,家里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原本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就像刺耳的譏笑聲,嘰嘰喳喳的,令我郁悶,感覺世上再沒有比這更難聽的聲音了。我憤憤不平地想:鳥活得都比我快活,有吃有喝還隨便玩……
快小升初時,外公搬走了,兩只鸚鵡也被父母放生了,說是怕影響我學習。那段時問,父母總在我耳邊嘮叨,我腦子里塞滿了各種題型。快樂的生活已遠去,我的世界變得單調乏味。
洶涌的題海吞噬著我的一切,鳥兒清脆的叫聲已成回憶。安靜的房間里傳來我無奈的嘆息。
考試結束的那一天,我呆呆地想了許久:這一百多天無意識地刷題,只為了這幾十分鐘的結果,可考完了呢?
我渾渾噩噩地等待著,考試結果出來的那一天,我的心情終于舒暢了。剛走進小區(qū),就聽到一連串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小鳥們在引吭高歌,那是它們關切的問候。循聲望去,輕盈的身影從枝頭一下子躍入天空——那自由歡快的鳴叫聲才是我追尋的最美的聲音。
教師點評
回顧小升初的生活是常見的寫作題材,其中大多是痛苦、忍耐的內容。而本文小作者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把清脆婉轉的鳥鳴與自己的枯燥生活對比,情感真摯,讓讀者感受到那一聲聲鳥鳴和無奈的嘆息。雙線結構是本文的特色,小作者在構思時下了功夫,行文也體現出較強的把握能力。
(袁辰瓊)
片段一
深秋時節(jié),馬路兩邊落光了葉子的梧桐樹像一幅冷暖色交疊的油畫,突兀的枝干在人們心里濺起圈圈傷感的漣漪,這是冷色調;而地上鋪著一層金黃色,像壁爐里燃燒的熊熊火焰,溫暖著冰涼的秋,這是暖色調。
寒冷的氣溫漸漸籠罩著這座城市。一陣刺骨的寒風呼嘯而來,地上的梧桐葉被卷起來,發(fā)出沙沙的蒼涼的聲音。此時的梧桐葉漸漸沒了朝氣,枯葉、殘葉顏色暗淡,就像樹干的顏色,很不美觀……
冬日的清晨,遠遠就能聽到一陣陣“沙沙”的聲響,循聲望去,昏黃的燈光下,幾位清潔工正在打掃街道……
當我們還依戀在溫暖的被窩兒里時,城市清潔工們就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了,不論嚴寒酷暑、狂風暴雪,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被譽為“馬路上的工作者”。
耳邊依然徘徊著“沙沙”聲,聲音那樣美妙,這是無私奉獻的聲音。驀然回首,地上原本枯萎的樹葉似乎又變成了蓬勃的金色,為這幅油畫增添了幾抹鮮艷的橙色。
最美妙的聲音,最樸實的奉獻。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一 夏詩瑜
指導教師 唐德雪
片段二
我像往常一樣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躺在沙發(fā)上,閉著眼睛等待著天籟之音傳人我的耳際。
不一會兒,“咚咚、咚咚”的鼓點聲傳來,時而清脆急促,時而雄壯深沉,就像鼓手充滿激情的擂鼓聲。緊接著傳來潺潺的流水聲,偶爾還有“嘩嘩”聲,我仿佛看見綠油油的青菜在奶奶的手心里跳舞。突然又傳來一陣“滋滋”的聲音,是奶奶開始炒菜了,青菜在鐵鍋里歡快地發(fā)出“沙沙”的笑聲,鍋鏟碰撞著鐵鍋哼起“叮叮當當”的歌聲,伴隨著時高時低的“轟轟”的油煙機聲音,好像鋼琴家在演奏美妙的樂曲
“砰”的一聲,我慢慢睜開眼,看著廚房里正在蓋鍋蓋的奶奶,心里暖暖的。
奶奶,您辛苦了!感謝您每天為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感謝您濃濃的愛。您每天在廚房里忙碌時發(fā)出的“噪音”已成為我心里最美的聲音。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一 王詩堯
指導教師 唐德雪
片段三
夏日的風總帶著陣陣蟬鳴,那單調的聲音令人心煩。
很久以前,我也這么認為。
后來我從書上看到,蟬要在地下蟄居數年甚至十幾年才能有機會鉆出泥土歌唱一個夏天,那是用生命在吟唱啊!
再聽蟬鳴。閉目凝神問,那單調悠長的旋律似乎成了為生命吶喊的曲子,音符也躍動起來,訴說著蟬一生的遭遇,一聲聲“知了”仿佛參透了生命的密碼。屬于它們的光陰只有八十來天,它們哪敢停歇,它們哪有工夫琢磨取悅世人的音色音調?它們只有用盡生命的力量唱出滄桑與無奈,它們的鳴叫聲才是昆蟲界中的秦腔。
再聽蟬鳴,聽出生命的悲愴與悲壯;再聽蟬鳴,悟出不管生命幾何,都要傾情歌唱。
這怎能不是最美的聲音?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初一 朱芷萱
指導教師 唐德雪
素材一
琴音似止未止之際,卻有一二下極低極細的簫聲在琴音旁響起來?;匦褶D,簫聲漸響,恰似吹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簫聲清麗,忽高忽低,忽輕忽響,低到極處之際,幾個盤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雖極低極細,每個音節(jié)仍清晰可聞。漸漸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躍,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漸增,先如鳴泉飛濺,繼而如群卉爭艷,花團錦簇,更夾著問關鳥語,彼鳴我和,漸漸地百鳥離去,春殘花落,但聞雨聲蕭蕭,一片凄涼肅殺之象,細雨綿綿,若有若無,終于萬籟俱寂。簫聲停頓良久,眾人這才如夢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雖都不懂音律,卻也不禁心馳神醉。
——金庸《笑傲江湖》
素材二
接著我們腳下的巖石上就像鈴子、鐃鈸、鐘鼓在奏鳴著,而且聲音愈響愈大起來。沒有風。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動,它狠狠地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它一刻比一刻興奮,一刻比一刻用勁。巖石也仿佛漸漸戰(zhàn)栗,發(fā)出抵抗的嗥叫,擊碎了海的鱗甲,片片飛散。海終于憤怒了。它咆哮著,猛烈地沖向岸邊襲擊過來,沖進了巖石的罅隙里,又撥剌著巖石的壁壘。
音響就越大了。戰(zhàn)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zhàn)了起來。銀光消失了。海水瘋狂地洶涌著,吞沒了遠近大小的島嶼。它從我們的腳下撲了過來,響雷般地怒吼著,一陣陣地將滿含著血腥的浪花潑濺在我們的身上。
——魯彥《聽潮》
素材三
一切都明麗而鮮亮。莫扎特把童年時代的夢幻都傾吐在他的音樂中了。我喜歡這樣的音樂在我周圍幽幽地回蕩。從鋼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輕盈而圓潤,猶如一滴滴晶瑩剔透的雨珠,從冥冥的天空中落下來,在寧靜的空氣中閃爍飄蕩。你看不見它們,接不住它們,卻真切而優(yōu)美地感覺到它們的存在,感覺到它們在輕輕地撥動你的心弦。它們滴落在任何地方,都會反彈出清幽脆亮的回聲。美妙的旋律無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風從草地上拂過,沒有什么能躲過那柔情的手指的撫弄。閉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見那些在微風中顫動的野花,還有在花瓣上滾動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動著它們的彩色翅膀,從這片草葉上,飛到那片草葉上,終于在一朵金黃色的小花上停下來,微微喘息著,讓濕潤的風吹拂那對美麗的翅膀……
——趙麗宏《莫扎特的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