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欣
凜冬寬容了臘梅,小小的花才開得驕傲又美麗,泄露了春天生命的氣息,點亮了白雪的鋪天蓋地;沙漠寬容了綠洲,明艷的綠才從一汪湖水中蓬勃而出,滋潤了旅者的身心,成為大漠自身不可或缺的奇跡;藍天寬容了白云,柔柔的白才卷舒開合得暢快淋漓,絢爛了群鳥的眼,勾勒出藍天溫柔的心跡。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復雜性了解和體諒,才會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辈耢o娓娓道來。不將心比心,談何真心寬容?曾經(jīng)由男人來決定女人該不該受教育,白人決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來我們都認為這是荒誕的,如今我們卻又讓異性戀來決定同性戀能不能相愛。我們的習以為常,往往是不寬容最可怕的地方。
聰明的人不一定會寬容,但寬容的人一定懂得智慧。智慧的一磚一瓦、點點滴滴的累積,夯實了寬容無堅不摧的墻?!扒Ю锛視粸閴Γ屗哂趾畏?。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是宰相張英鑄成六尺巷的氣度;“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是彌勒佛笑對世間百態(tài)的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林則徐為人處世的哲學。寬容是相互的,當你寬容了一個人,你也打開了自身的桎梏,釋放了狹隘的自己。每一次作繭自縛不一定都能迎來最美的破繭而出,要的是你自然而然的盛開,那一瞬間涌現(xiàn)的不僅是一種釋然,還有萬花筒般動人的片段交織在眼前。啊,原來這么簡單,這么美妙!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寬容是營造“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基礎,是偉大航程的燈塔。周恩來本著共同發(fā)展的目標,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蔡元培先生迎著新文化運動的浪潮,倡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校訓。再回想現(xiàn)時社會頻頻出現(xiàn)的針對“讓座”“路怒癥”“城管”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往往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但都成了大動干戈的理由,猶記因為搶了一個三分錢的紅包,未按約定規(guī)則再次發(fā)紅包,被人捅死的事件,深刻地從反面詮釋了何為心胸、何為生命的價值。隨著生活中各方面的壓力的累加,心中的天平逐漸失衡,無可厚非。有的人會調(diào)節(jié),有的人只待一次“泄憤”的機會。這難道應該成為生命的常態(tài)嗎?
可以追求卓越,但無須十全十美,可以埋怨他人,但要學著換位思考。讓寬容成為一種生命狀態(tài),感染你我他。
(指導老師:何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