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妍,穆曉佳*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創(chuàng)傷外科,吉林 長春 130041)
疼痛控制護理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張 妍,穆曉佳*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創(chuàng)傷外科,吉林 長春 130041)
目的研究并分析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使用疼痛控制護理后對其術后康復的影響及效果。方法收集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共98例,按照完全隨機化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疼痛控制護理,將兩組術后疼痛評分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后疼痛評分更低,P<0.05。結論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疼痛控制護理能夠顯著降低術后疼痛程度,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創(chuàng)傷性骨折;疼痛控制護理;術后康復;護理效果
相關的研究認為,疼痛已經成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后的第五生命體征。這是因為疼痛不但會導致患者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而且還會引發(fā)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延遲功能鍛煉的時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1]。在本次研究中,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采用了疼痛控制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共98例,按照完全隨機化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其中,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在20~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1±6.6)歲。觀察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在22~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3±6.8)歲。納入標準:均為股骨骨折;對本次研究目的及意義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異常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礙者。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疼痛控制護理。
1.2.1 心理護理
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術后疼痛是正?,F象,提高患者的忍耐力,并給予預防性用藥,在疼痛得到緩解后及時停止用藥,避免成癮性和耐藥性的出現。在患者疼痛出現時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和安慰,通過談心、聽音樂、看電視、看書等方式幫組患者分散其注意力,淡化其疼痛意念或擺脫疼痛,消除煩躁、焦慮等負性心理。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嘆氣,緩解切口處的張力,減輕疼痛。
1.2.2 疼痛護理
手術完成患者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對其進行下肢按摩,包括踝關節(jié)、趾關節(jié)屈伸搖擺法、股四頭肌按揉法、腓腸肌擠壓法等。在按摩過程中保證按摩均勻,且力度由輕到重,避開傷口。在麻醉消退后,對患者的小腿肌肉進行按摩,進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協(xié)助患者取正確體位,并讓患者了解這樣做的必要性,指導患者家屬對其進行局部按摩,從而增加被動活動量。對患者傷口部位進行熱敷和冷敷,并提醒患者進行早鍛煉。
1.2.3 傷口護理
在進行換藥時應做到動作準確、輕柔,減少疼痛刺激。在換藥前患者可適量進食,從而提高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度。在換藥過程中,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配合的方法,有助于疼痛的緩解。
1.3 評價指標
將術后疼痛評分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術后疼痛通過視覺模擬評分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提示疼痛越劇烈[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22.0處理數據,過程中計量資料由t檢驗,計數資料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后疼痛評分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術后疼痛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術后48小時 術后72小時對照組 49 3.61±0.59 3.15±0.35觀察組 49 2.18±0.45 1.97±0.22 t 13.490 19.981 P 0.001 0.001
手術治療會給患者機體造成創(chuàng)傷,而疼痛是這種創(chuàng)傷導致的復雜的生理反應,進而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負擔。有研究認為,疼痛不但是患者的主觀體驗,同時還是復雜的心理現象,而患者的負性心理會進一步加重疼痛的程度[3]。因此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相關的護理配合也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49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采用了疼痛控制護理,經對比可知,觀察組術后48小時以及術后72小時的疼痛程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疼痛控制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認識,確保了鎮(zhèn)痛藥物的合理使用,從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境,減少術后疼痛引發(fā)的焦躁、緊張情緒,有助于調動其機體的抗痛能力,提高身體的疼痛閾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護理過程中的按摩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肢體的血液回流,并加快炎癥吸收,使其機體的疼痛感大幅降低[4]。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在整個疼痛控制護理過程中,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情緒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降低了疼痛的程度,使患者的舒適度大大提升,因此預后更佳。
綜上所述,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疼痛控制護理能夠顯著降低術后疼痛程度,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1] 馬 琴,周 華,邱 菲,等.疼痛控制護理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狀態(tài)及康復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05):608-610.
[2] 茹長英,鄭超華,張艷茹,等.疼痛控制護理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應用效果[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06):406-407.
[3] 桑 田,王 歡,王桂華,等.疼痛控制護理在促進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25(11):135-136.
[4] 曾喜華,鄧爾倚,梁麗萍,等.疼痛控制護理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01):151-153.
本文編輯:吳玲麗
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8242.2017.036.7009.02
穆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