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富有
(焦作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 河南 焦作 454100)
?
全麻與硬膜外麻醉在股骨頸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熊富有
(焦作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 河南 焦作 454100)
目的 對比觀察全身麻醉氣管插管與硬膜外麻醉在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焦作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行股骨頸骨折手術的60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全身麻醉,實驗組給予硬膜外麻醉。觀察兩組患者術中血壓和心率的變化、術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肌肉松弛度、術后不良反應、住院時間。結果 實驗組術中血壓平穩(wěn),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肌松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中不良反應、術后不良反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股骨頸骨折手術中,硬膜外麻醉相較全麻更簡單、安全可靠、住院時間短、康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全麻;硬膜外麻醉;老年股骨頸骨折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人均壽命的延長、社會活動的增加,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保守治療、長期臥床易引起并發(fā)癥,預后極差[1]。目前很多學者主張采用手術治療爭取早期活動。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是引起圍術期死亡和各種并發(fā)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麻醉類型的選擇對保證高齡患者手術的安全至關重要。本研究對全麻與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焦作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需進行股骨頸骨折手術的患者60例,納入標準:美國麻醉醫(yī)生協(xié)會(ASA)分級均為Ⅱ~Ⅲ級,排除有氣管插管困難,腰部感染及腰椎嚴重病變或畸形的患者[2]。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63~82歲,平均(71.5±7.8)歲。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及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麻醉方法 對合并患有高血壓、呼吸疾病,糖尿病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使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都調到正常的水平范圍再進行手術麻醉。實驗組:實施連續(xù)硬膜外麻醉,首先讓患者側臥,麻醉穿刺置管選擇L1~L2椎間隙[3-4]。穿刺成功固定后改為平臥,先注入2%利多卡因3 ml,仔細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腰麻征,若沒有腰麻征,則再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5~10 ml[5],分2次注入。阻滯平面嚴格控制在T10以下。根據手術時間長短分次給藥。對照組:實施全身麻醉,麻醉誘導咪達唑侖0.075 mg/kg,丙泊酚1.0 mg/kg,芬太尼0.4 μg/kg,羅庫溴銨0.6 mg/kg,靜脈注射,肌肉松弛后進行氣管插管,插管后實施機械通氣,術中給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術中間斷給肌松藥和鎮(zhèn)痛藥,丙泊酚靜脈持續(xù)泵入。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中血壓、心率的變化;②術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③肌肉松弛度;④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如惡心、嘔吐、頭暈、肺部感染等;⑤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定性資料使用率(%),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血壓平穩(wěn)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心率變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肌松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中不良反應和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術中血壓和心率對比[n(%)]
表3 兩組肌松度、不良反應和住院時間比較[n(%)]
股骨頸骨折患者多為老年人,體質較差,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長期臥床則會增加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如有手術可能,應盡量早期手術治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隨著社會老齡化,高齡患者下肢骨折手術是最常見的外科手術。因老年人多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代償機能減弱,麻醉圍手術期需嚴密控制合并癥,妥善處理麻醉,以保障手術療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患者的麻醉和手術過程中極易出現血壓波動,如疼痛刺激可導致血壓劇烈升高和頑固的低血壓,誘導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引起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并發(fā)癥。傳統(tǒng)全身麻醉多采用氣管插管,由于置入喉鏡、顯露聲門和套囊充氣等操作,可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即所謂“氣管插管應激反應”[7]。深麻醉雖可避免或減輕插管的心血管副反應,但卻會加重患者血流動力學紊亂,因而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并非最佳選擇。對于老年病人麻醉前需重點注意有無慢性心、肺疾病等,做好術前準備。麻醉方法本身直接影響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目前仍多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阻滯,也可選用脊麻或全麻,但應考慮全麻的術后并發(fā)癥高。老年人髖部骨折手術后的并發(fā)癥較多。有人認為全麻下不宜用肌松藥和機械呼吸,因深靜脈栓塞及術后死亡率均以機械呼吸較自然呼吸者為高;控制呼吸的另一不足是容易并發(fā)低碳酸血癥而減少腦血流,對腦血流原已減少的老年人極為不利,術后精神障礙發(fā)生率可因之增高。
綜上所述,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中,應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相較全身麻醉更簡單、安全可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住院時間短,康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451.
[2] 陳小芳,何加寧,姜太功.兩種麻醉方法在股骨頸骨折手術中的效果對比[J].中外醫(yī)療,2012,31(16):39.
[3] 魏真,李榮綱,陳江湖.腰叢阻滯和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效果比較[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5,27(5):53-54.
[4] 曹立,沈惠良,雍宜民,等.空心釘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中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10(20):658-660.
[5] 張潔,李成,桂曉臣,等.下肢骨科手術患者腰叢-坐骨神經聯合阻滯的可行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6,26(2):178-179.
[6] 劉雅克.三種術式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9,11(4):322-326.
[7] 張國樓.全麻插管期心血管副反應的防治[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1,17(12):673.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52
201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