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俊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1)
世界排球聯賽小組賽中外男排戰(zhàn)術對比研究
劉 俊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1)
1.1 研究對象
以世界排球聯賽小組賽中外男排戰(zhàn)術對比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有關排球運動的專著15部,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2.2 錄像觀察法 對2014年世界男排聯賽C組小組賽中,中國男排的5場比賽的錄像進行統(tǒng)計,將各種統(tǒng)計指標在比賽中出現的次數、方式以及進攻和防守的戰(zhàn)術等記錄在準備好的表格中,為本文的綜合分析提供原始數據。
1.2.3 比較分析法 對中國男排與世界男排強隊的技戰(zhàn)術特征及相關因素進行定量與定性的比較分析,尋找中國男排與對手的特點及差距。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以官方統(tǒng)計數據為第一手資料,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采用Excel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5 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定量與定性等邏輯方法,對結果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合理地邏輯分析與論證。
2.1 中外男排一攻戰(zhàn)術的比較分析
排球賽事分為兩大系統(tǒng),即一攻系統(tǒng)和防反系統(tǒng)。所謂一攻系統(tǒng),它分為一傳、二傳和進攻3部分。4號位、3號位、2號位以及后排進攻已成為現代排球新的進攻方式,逐漸代替了原來高舉高打的進攻方式,這對防反球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一攻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隊在經歷的5場比賽中,只有在與保加利亞隊和墨西哥隊的比賽中,進攻得分率比對方高,造成對手失誤也較多,但中國隊的總分卻比對方低;其次,中國隊不僅是總分上比其他4隊低,在得分上也不如其他4隊。在與加拿大隊和俄羅斯隊的比賽中,中國隊的總分比對方高,失誤也比對方低,但是最終卻輸掉了比賽,由此可知穩(wěn)定性發(fā)揮是確保比賽輸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隊的身高和扣球高度并不遜色于其他隊伍,但是卻輸掉了比賽,甚至在與保加利亞隊、加拿大隊的比賽中,在對方身高和扣球高度都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對方傳球手還會時不時地傳出后排進攻的球,而我國運動員恰恰缺少這方面的防守經驗。因此,中國隊員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便更好地為一攻戰(zhàn)術進行充分地補充。
表1 中外男排各隊比賽中一攻統(tǒng)計表
表2 中外男排各隊比賽中防反球統(tǒng)計表
表3 中外男排比賽中失誤統(tǒng)計表
2.2 中外男排防反戰(zhàn)術的比較分析
現代排球實行每球得分制,一攻得分與防反共同構成了兩大得分體系。一場完整地比賽,75%以上都需要靠防反球控制的好與壞來決定成敗,因此各支隊伍對防反球都特別重視,只有抓住防反球機會的隊伍,才能為比賽奠定勝利的基礎。從表2可以看出,中國隊的防反球次數不比其他隊伍少,但從失誤統(tǒng)計上看,中國隊明顯高于俄羅斯隊、墨西哥隊和加拿大隊。就防反率來說,中國隊的防反率比其他隊伍低,雖然比保加利亞隊的防反率高出20%,但結果還是輸掉了比賽。觀察防反球的成功次數可知,中國隊處于劣勢,在比賽中并沒有抓住更多的防反球機會。所以,中國隊只有提高防反球的成功率,才能為比賽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恰恰正是中國男排在2014年世界排球聯賽小組賽中暴露出的重要問題。
2.3 中外男排保攻戰(zhàn)術的比較分析
保攻戰(zhàn)術是排球運動4攻中的一種,它是指比賽中防起對方攔回來的球(保護),并組織有效地反擊,這種戰(zhàn)術受到國際排壇的普遍重視。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男排接攔回球效果為45.6%,相對于國外男排接攔回球效果56.3%,相差10.7%,這是導致中國隊輸多贏少的重要原因。對方扣球質量以及攔網質量,都直接影響著接攔回球到位率,因此,中國男排應該多方面考慮,加強隊員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訓練,使防守與進攻能夠有效地連接,提高到位率,增加提早取位的意識,為保攻奠定成功的基礎。
2.4 中外男排失誤情況的比較分析
失誤會影響全局的得分情況,特別是在關鍵分的時候,失誤不但會打擊全隊的士氣,還會導致失去比賽的優(yōu)勢,直接影響隊伍的名次。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隊發(fā)球失誤與其他隊伍相比差別不大,但接發(fā)球失誤卻比其他隊伍高。失誤的原因有很多,技術的穩(wěn)定性、心理因素等都會造成失誤。就中國隊與保加利亞隊的比賽來看,中國隊失誤較少,但卻輸掉了比賽,這與防反失誤率有關。在與高水平隊伍的較量中,只有把失誤率降到最低,才能保證隊伍勝利,中國隊恰恰缺少的就是減少失誤的能力。
3.1 結 論
戰(zhàn)術單一;在往返球的處理上,中國男排與國外強隊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組織調整進攻的能力較差;在身體素質相似的前提下,進攻線路、打法相對簡單;心理素質考驗是一個實際的問題,男排運動員負擔較重,在場上比賽不能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
3.2 建 議
比賽是對訓練最好的檢驗,中國隊可以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特點,較多地進行立體攻的訓練,加入跑動和多變的特點,通過前排與后排的結合,達到得分的效果??梢耘鋫鋵B毜亩鹘叹?,著重對分配球進行訓練,傳出到位球。運動員應多加強上肢力量和自身素質的訓練,以便在傳球時傳出更多有利于進攻的“漂亮球”。在比賽中,自信心往往是取得勝利的關鍵,自信心的建立與心理素質分不開,因此在訓練中應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培養(yǎng)運動員頑強的思想作風。加強與國外隊伍的交流,遇到比自己隊伍弱的球隊,可以將成功率發(fā)揮到最高,讓自身的技術特點得到體現;遇到比自己隊伍強的球隊,應降低失誤率,不要盲目地打;即使輸掉比賽,隊員也需要從中學習到可以結合自身條件而發(fā)揮的長處。
[ 1 ]孔濤.中國男排與世界強隊一攻與防反得分能力特征研究[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12).
[ 2 ]王娟.中國男排防反技術的調查與分析[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S1).
[ 3 ]熊建萍.男排運動員觀看攔網運動情景的眼動特征分析[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5).
[ 4 ]曾劍斌、吳嘉毅在.北京奧運會中國男排競技水平的探究[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
[ 5 ]陳卓儒.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排得失分情況的比較研究[ 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5).
G842
A
1674-151X(2017)03-053-03
2017-01-17
劉俊(1991~),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