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炷森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與過去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變化,呈現(xiàn)出了許多新特點,教師應在減少課時量的情況下確保教學效果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貫徹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以實現(xiàn)化學課堂的高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的新課程、新教材具有全新的理念,無論是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課程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如果教學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好,那么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會丟失,素質教育就是空談。課程改革的實施必須通過教師的一系列教學實踐來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的意義
自教學誕生以來,就對有效教學進行了探討。有效教學研究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教學理論,而且可以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參考。這對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具有直接的參考價值:(1)為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各個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是備受關心的問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是現(xiàn)在教學中的重點。(2)為教師改進化學課堂教學提供指導。針對我國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通過對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
二、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探析
1.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策略
所謂動機就是激發(fā)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朝著目標前進。它是人們開展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習動機是人們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學生只有產生了化學學習動機和興趣,才可以集中精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牢牢把握知識和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在自愿的心態(tài)下學習,會事半功倍。學生學習動機最重要的部分是學生的興趣,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2.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生的任務選擇、努力和堅持。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往往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遇到困難,有很強的承受能力,愿意付出,能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困難。相反,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往往選擇低于他們能力水平的任務。在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以下方法可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通過觀察模型的行為和結果,學習者會對自己產生間接影響,并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學生的切身體驗、自我感受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最有效途徑。根據(jù)學生在教學中的特點,發(fā)揮其所長,避免其缺點,使學生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如果一個學生雖然化學不是很好,但能力比較強,我就會讓他去組裝實驗需要的設備,時間一長,他逐漸變得對化學感興趣,化學成績也逐步提高。
3.增強高中生學習化學內容的意義性
總的來說,有意義的知識比無意義的知識更容易記憶。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這很容易理解學習內容的意義。認知同化理論認為,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人類認知結構重組和形成的過程。認知結構的內容和特征在意義研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學習內容應該能夠在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找到一個合適的概念。其次,認知結構的概念要清晰準確。高中學生應該掌握好這些思想。但對于沒有意義的內容,即學生的認知結構中不能找到不動點的內容,則很難接受。
4.運用學生反饋控制教學的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水平是不同的,為了照顧學生的差異,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反饋。傳統(tǒng)上,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我們稱之為綜合實踐的反饋,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學生的實踐,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信息,并作出準確和評價的反饋,使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知識,并加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經驗豐富的教師往往不會立即下結論,以解決冷處理的問題,這是延遲反饋。這種方法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思考的時間,更有利于解決問題。因此,在反饋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常使用實時反饋,并在一些情況下使用延遲反饋。此外,教師應更加注意反饋的頻率。不是每次都要反饋,因為每次給予反饋,容易加重學生的負擔,也容易導致高中化學老師過分依賴,不利于學生自我反饋。所以,有時候我們簡短地總結一下反饋后再練習會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陸海濤.高中物理教師提升課堂效率新探[J].數(shù)理化學習,2011.
[2]張永斌.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下),20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