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文章的開頭,宋李涂在《文章精義》里說:“文字起句發(fā)意最好”。元人喬夢符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鳳頭”指開頭小巧玲瓏,俊秀漂亮。明謝榛認為:“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jié)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p>
由此觀之,文章的開頭,自古以來都是創(chuàng)作的關(guān)鍵?!捌鹁浒l(fā)意”應(yīng)該是指在文章的首句或是首段,開門見山闡明觀點,引起閱讀者的興趣;“鳳頭”,是指開頭切入點要短小,語言要精妙;“如爆竹”,則是于氣勢而言,要先聲奪人,吸引眼球。
要寫好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應(yīng)注意以下幾方面:
簡潔曉暢,直入主題。文章的開頭,語意要簡明,快速進入要表達的主題,個人的觀點、文章的主旨,要盡快呈現(xiàn)出來。一目了然的開頭,直擊人心。
詞語優(yōu)美,善用修辭。記敘事件,運用恰當、合適的詞語,才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力。這就要求作者在表達時,要注意詞語的選用。借助不同的修辭手法,把事件過程、心理變化等,恰如其分地傳遞給讀者,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遠,或情趣盎然,給人以美感。
注重技巧,巧妙表現(xiàn)。文章開頭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設(shè)置懸念”“借用典故”“引用名言”“反彈琵琶”等等。開頭的形式美,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水仙花又開了??吹剿囚浯渌频拈L葉,雪片似的花瓣,以及它在纖細的花莖上托著的金色的花蕊,在冰盤的水鏡里,倒映出一片印象派畫家筆下的色彩那般繚亂而又模糊的光影,我不由想起一個故事。
——嚴陣《水仙》
你知道“陜”是哪里嗎?你一定會說,陜西,陜西的簡稱就是陜。其實,陜在河南的三門峽,古時稱為陜州,陜以西才為陜西。那么,這個夾耳的陜,就讓人有了諸多的興趣。
——王劍冰《陜州地坑院》
我讀的筆記,只是歷代海量筆記中之一粟,但各種碎石和金子,迎面撞擊,有時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仍然興奮,因為里面有“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陸春祥《筆記的筆記》
2007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曾經(jīng)說過:“現(xiàn)在英國高學(xué)歷的野蠻人越來越多了。這些人有碩士、博士頭銜,他們懂得最精密的科技,但他們沒有感情,他們冷漠。為什么,因為他們從來不讀文學(xué)作品。”
——劉益善《高學(xué)歷野蠻人與文學(xué)》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郁達夫《故都的秋》
忽然一覺醒來,窗外還是沉黑的,只有一盞高懸的路燈,在遠處爆發(fā)著無數(shù)刺眼的光線!我的飛揚的心靈,又落進了痛楚的軀殼。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幾句話: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時我感覺到了軀殼給人類的痛苦。而且人類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國憂家難,生離死別……小之如傷春悲秋……
——冰心《病榻囈語》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朱自清《背影》
劉家峧有兩個神仙,鄰近各村無人不曉:一個是前莊上的二諸葛,一個是后莊上的三仙姑。二諸葛原來叫劉修德,當年做過生意,抬腳動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三仙姑是后莊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頂著紅布搖搖擺擺裝扮天神。
——趙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yù)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魯迅《孔乙己》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
——孫犁《荷花淀》
老師:文章的開篇很重要,精彩的開頭,能激發(fā)他人閱讀的欲望和興致,我們選擇了一些名家文章的首段,請各位見仁見智,闡述一下它們的好處。
項錦龍:大家好,我先說第一個。文段重點寫水仙花的葉子、花瓣等,描述得非常細致,引發(fā)我們的思考,但筆鋒一轉(zhuǎn),作者開始說相關(guān)的故事。這用了托物起興的手法,看似寫自然,其實是寫人,引起我們的興趣。
方景峰:我倒是喜歡王劍冰的《陜州地坑院》,開頭用了反問的手法,引領(lǐng)讀者去思考“陜”在哪兒,以為是人人皆知的陜西,作者卻從歷史角度來說,不經(jīng)意間看到作者淵博的知識,讀之意興盎然。
蔣俊楠:《筆記的筆記》開宗明義,是挺好的方式。作者從讀“筆記”出發(fā),思考“歷代海量筆記”中的各種情況,用了“碎石和金子”來作比喻,讓我非常想了解其中的原因,更引用“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都“一塌糊涂”了,那“光彩和鋒芒”怎么來?這讓我心馳神往,想一探究竟。
吳珊:《高學(xué)歷野蠻人與文學(xué)》利用名人名言開篇,這是我所喜歡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才華橫溢,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萊辛對學(xué)歷與人品的分析言論,切合文題,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尤其提到“他們”的冷漠,是因為不讀文學(xué)作品,真是令人深思。
江長虹:《故都的秋》的開頭非常精妙。首先是“清”“靜”“悲涼”,奠定了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情感基調(diào);用詞上由“飽嘗一嘗”,可看到作者內(nèi)心的喜歡;“故都的秋味”暗含著文章的題目《故都的秋》。這樣的首段,可謂是精雕細刻,匠心獨運。
俞永才:冰心是我最尊重、喜愛的現(xiàn)代著名作家之一。在《病榻囈語》中,開頭的“忽然一覺醒來”,頗感突兀,頓時心靈被擊中一般,引我去關(guān)注文段內(nèi)容。路燈的光線,飛揚的靈魂,讓人揣摩作者此時的心境。而引用老子的名句,字里行間透著人生的道,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致。
老師:這幾位同學(xué)從個人對名家的感覺到文章開頭的構(gòu)思,都作了分析和評價,不能說是拋磚引玉了,該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我們接著來分析,各位同學(xué)可以詳細些來講。
洪葉榮:《背影》是我們中學(xué)課文中的,“背影”既是文章的題目,又是全文的線索。那個“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親的形象已經(jīng)成為那個年代的典型,定格在千千萬萬學(xué)生的心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文章一開篇,就直奔主題,讓人體味父愛偉大的同時,更給人一種沉重感。
吳怡:《小二黑結(jié)婚》是山藥蛋派領(lǐng)袖人物趙樹理的代表作品,作品塑造了兩種典型:追求民主、追求愛情自由的小二黑與小芹,他們激情澎湃,青春似火;另一派則是保守、落后的二諸葛與三仙姑,他們愚昧無知,固執(zhí)己見。小說一開頭,就讓這種在當時農(nóng)村非常典型的勢力“閃亮”登場,突出了小二黑與小芹沖破重重阻力、良緣終成的現(xiàn)實意義。
張子怡:環(huán)境描寫或是場景描寫,放在文章開頭,能夠使讀者展開想象?!犊滓壹骸返拈_頭,首先交代了魯鎮(zhèn)酒店的格局、前來喝酒的顧客、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在眾多的顧客中,作者只是有目的地選擇了兩類人,一類是靠柜外站著喝酒的短衣幫,另一類則是在房里坐著喝酒的文化人,寥寥數(shù)筆深刻地揭示了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弊病,為小說主人公的出場埋下了伏筆。
汪芳:《荷花淀》,大家都非常熟悉。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凝聚著民族的恥辱與悲傷的抗日歲月,在大師的筆下竟這般如詩如畫,這里聽不見隆隆的坦克聲,看不到緊張的備戰(zhàn)狀況,在一片如畫的風(fēng)景中,白洋淀的兒女們,正在盡心盡力地打造著自己美好的家園。這一段人間天國的環(huán)境描繪,激發(fā)了讀者對祖國的熱愛,對外來侵略者的憎恨。很平常的景物描寫,不經(jīng)意間卻一舉兩得,這才是大家的水平。
老師:由于對教材的熟悉,對歷史背景的了解,同學(xué)們在分析時,整體把握得挺好,及時選用關(guān)鍵的片段,結(jié)合作者所處的年代及其作品的風(fēng)格,進行評價討論,深信大家都受益匪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作文開篇中可以用上。
名家的開篇,讀之喜歡。想要真正地學(xué)習(xí)和借鑒,然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呈現(xiàn)出來,該如何去做?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訓(xùn)練提高。
1.表達技巧的運用。在開篇時,恰當使用反問、排比、引用等方法,可以帶給讀者全新的感覺,使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2.開門見山點題。寫作時,利用首段的幾十字,三言兩語,點明文章的主旨和個人的觀點,引起閱讀者興趣。
3.語言貼近時代。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生活中那些熟知的俗語,耳熟能詳?shù)臒嵩~順手拈來,可讓人感覺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