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薇瀾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韓愈《雜說四·馬說》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腦子里不?;叵氲木褪沁@篇學生時代學過卻依舊還能完整背出的古文。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而別人不能的事情,只可惜,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渾渾噩噩過了一生,甚至懷疑自己人生的意義,一輩子不快樂。
電影中的男孩有閱讀困難,他不明白為何別人輕易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卻怎么都學不會,為了掩飾這種尷尬,小孩子開始用調(diào)皮隱藏自己,所以每個人都對他失望,幼小孩子純真的世界觀就這樣被毀了。明明你的特長是畫畫,可是沒有人在意,他們只在意你數(shù)學有沒有拿滿分,能背多少單詞。音樂,繪畫,體育……這些或許在生活中對孩子更重要的東西,因為考試大綱里沒有就變得一文不值,所有人關注你的焦點都是你考了幾分,第幾名,上了什么樣的學校,是不是讀了數(shù)學,做了工程師,當了醫(yī)生,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yè)人士……好像我們這一生的意義,就是有一天能夠從事這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職業(yè),至于你累不累,是不是快樂,沒有人真的在意。
但是,有多少人后來卻在不被理解的打壓中變得性格扭曲了呢?
每個孩子都是來自天上的星星,我們的智商并沒有相差多少,只不過每個人的閃光點不同而已。有些光很難被發(fā)現(xiàn),于是時間久了連我們自己都相信,我們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甚至是頑石,卻忘記自己是來自天上,也會發(fā)光發(fā)亮。
一個孩子成長為什么樣,外界的環(huán)境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身邊,一定有很多如伊夏一樣的孩子,卻很少有像尼庫巴這樣的老師。尼庫巴看到了伊夏的閃光點,用盡方法幫他找回自信,當所有人都意識到伊夏的天賦時,只有他自己知道,今天的榮譽和掌聲都是老師帶給他的。所以,一次又一次,不管是在領獎臺上,還是在離開學校時,他總是一次又一次不顧眾人撲過去擁抱老師。這些擁抱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感激,因為是老師拯救了他的人生。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跟我說,他非常想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我決不會逼他放棄而去做他不喜歡的事。至于未來是否會成功,不過是快樂的附屬品罷了。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來自三個方面的影響:個人、家庭和學校。
一、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顆閃耀的星辰
《師說》中講:“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即對于任何一門學問,掌握的先后有所不同,專業(yè)的方向各異,擅長的方面也會不同。伊夏是一個想象力豐富又充滿靈氣的孩子,他本沒有錯,只是患有閱讀困難癥,即便如此他也不是一無是處,他有令人難以忽視的繪畫天賦。如果不是美術(shù)老師尼庫巴對他的不離不棄,伊夏會被一直當作是一個調(diào)皮的問題學生,長此以往,可能連他自己都否定自己的價值,自信心完全被摧毀。如果說“是金子遲早會發(fā)光的”,那對于懵懂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光芒很可能就被世俗的誤解所蒙蔽,這當中甚至還包括他們的家人。
二、家人是孩子心靈永遠的撫慰
面對伊夏,家人選擇將他送到寄宿學校。家人本應是最懂孩子的,但他們沒有試著去走進伊夏的真實心理,沒有試著去了解伊夏的真實想法,沒有試著去釋放伊夏的天性與天賦,以至于一顆璀璨耀眼的星星差一點就被埋沒。
三、教師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師
一直以來,人們從不吝嗇于對教師的美譽。而在尼庫巴身上就印證了,任何一種贊美放諸教師的身份上都不為過。如果不是這位從不固守僵化的美術(shù)老師,伊夏不知何時才能展開笑顏。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耀的星辰,而教師就是那個攀上天梯,撥開濃霧見繁星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