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澤媚
“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教育之于國家、社會、人民,其作用可謂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當中說到的這十個“更”,十有八九離不開教育。偉人毛澤東也曾說:“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笨梢妼πW生的品德教育教學管理,事關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教育托起中國夢。
小學思品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作為一名思品教師,每天面對四五年級的孩子,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小學德育工作中,不敢一絲怠慢,通過教導學生,塑造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本文針對小學這一階段的特點,結(jié)合教學談談小學高段思品課中教育教學管理的一些淺見。
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基點
古代先賢對于兒童品德培育非常重視,撰寫了適合于低齡兒童學習的經(jīng)典著作,為幼兒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教育提供了基本的讀物。因此,誦讀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著作片段,能夠讓學生體會文字之美、人生之誠、古今之變、文化之力。但也考慮到經(jīng)典的學習,要與現(xiàn)實相匹配,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律性、認知度,不能與成人相比,小學生的學習,首先要獲得學習的快樂,獲得他們的注意力,要以成人學習的要求來指導小學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
對于小學生,灌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能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堅守兒童本位,尊重、理解兒童生活,讓學生以誦讀的方式來學習國學經(jīng)典。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通過表揚或獎勵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樣循序漸進,讓學生們熟悉內(nèi)容。
二、注重與學生家長的互動
首先,學校老師與家長要建立暢順的溝通渠道。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學兼優(yōu)、出類拔萃,家長的期望與學校教育的目標基本一致。一方面,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家庭情況,另一方面,也要解決家長們所關心的重難點和疑問。老師可以利用家長座談會,向全班家長們介紹德育的重要性,針對個別學生的家長則可以單獨約見,教師與家長雙向交流,共同針對性地來輔導學生,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學校的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對某些學生的特殊家庭情況、個人情況,對癥下藥,讓家長在思想和行動上與學校的教育保持一致,這樣家校配合,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課堂學習,也有助于思品課的常規(guī)教學和管理。在思品課的教學工作中,要以學生為橋梁,與家長間接交流,讓家長把對子女的關愛之情融入到對老師教學工作的支持中。
其次,老師要主動請家長參與并協(xié)助學校的德育工作。老師要重視與家長們配合的重要性,來展開教育工作,主動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教學工作?;谛W生思想不成熟、思維不成體系、心靈比較脆弱等特點,因而,家庭教育不能一味溺愛,更不能采用“棍棒教育”。在兒童德育教育中,重點在于用“心”教育,這樣就要求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上,最重要的是要對學生要有一顆仁愛之心。老師要定期與家長就學生的教育問題,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讓家長主動參與到老師的德育教學大綱中,定期互動,關心學生成長學習中的煩惱,實現(xiàn)培育學生“成材”的共同目標。
三、增加教學活動的吸引力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太強,枯燥的內(nèi)容會讓他們產(chǎn)生厭煩心理,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讓教學活動具有吸引力,把書本的內(nèi)容擴充到學生實際的活動中,讓學生主體參與到學習中,這樣更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和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當前,小學階段思品課程考核的形式,不以考試的方式進行,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較為靈活的手段來開展教學工作。圣人說“有教無類”,教師的教育教學在配合家庭的教育,這樣才能全面的發(fā)展學生,讓他們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四、科學、生動、系統(tǒng)地構(gòu)建教學方案
思品課相對語文、數(shù)學等課程,在舊的小學教育體系中,重視程度不是太高,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在思想道德素質(zhì)方面的教育投入在不斷的提高,對精神文明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因此,將小學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也是一項勢在必行的行動。
學習思品這門學科,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價值觀、人生觀的體系,一個人思想的完善,不是能夠依靠“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潛行默化地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備課時,教師要收集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系統(tǒng)性地準備一個學期的課程,明確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授課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參與,以教師引導、學生領悟為手段,讓學生從內(nèi)心明理,而不是簡單地記憶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課后,教師要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將教學內(nèi)容與家庭實踐相結(jié)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雙管齊下,階段性地實現(xiàn)教育目標。
五、感悟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全國政協(xié)教育界別聯(lián)組會議上回應政協(xié)委員的提問時,用四個詞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國教育夢”: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他說:“我們教育的孩子應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成為能夠適應21世紀世界發(fā)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彪m然傳統(tǒng)觀念認為思品課屬于副科,對其重視程度不高,但“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一個人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和技術(shù)才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思想品德教育是自然科學教育的“上層建筑”。小學階段思品課的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一個人對學習態(tài)度的好壞和人生觀的形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扒嗄昱d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因此,要實現(xiàn)中國夢首先要實現(xiàn)教育夢,教育之夢就是每個中國人的之夢,是人民幸福之夢,國家富強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