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賢清(四川省丹棱縣副縣長、公安局長)
主辦偵查員制度的“133+”模式
文/曾賢清(四川省丹棱縣副縣長、公安局長)
曾賢清(攝影/王建武)
2015年來,丹棱縣公安局作為全縣改革示范試點單位,緊緊立足自身人少、案件多的執(zhí)法實際,以主辦偵查員“133”模式為著力點,深入推進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在入選全國、全省公安改革案例后,在眉山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丹棱縣公安局進一步總結經(jīng)驗、完善制度、優(yōu)化考核模式、精準發(fā)力,實現(xiàn)由“133”模式到“133+”模式的新跨越。
丹棱縣公安局作為眉山市區(qū)縣公安局中警力最少的縣級公安機關,將如何破解人員少、案件多這一難題,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從而推動丹棱公安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作為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為此,縣局黨委立足實際情況,先后召開了基層民警調研會、中層干部研討會、黨委班子成員決策會等會議,廣泛收集基層民警意見,充分研討實施的可行性,找準了問題的癥結。
近年來,縣局雖然破獲了一系列大要案件,但仍存在重大案、輕小案,重現(xiàn)案、輕積案等問題,案偵民警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工作激情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減速”和“怠速”狀態(tài),歸根結底,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沒有科學的機制激發(fā)偵查隊伍活力和挖掘偵查民警的潛能。
如何提高一線執(zhí)法辦案人員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有效破解刑事案件辦理中“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成為丹棱公安刑偵工作提質、提速、提效必須解決的問題。
明確思路。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安工作高度重視,中辦國辦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明確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省廳關于執(zhí)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市局特色四區(qū)實施意見和執(zhí)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綱要,進一步為丹棱公安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外部借力。為了深化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工作,確保取得進一步成效,2016年,縣局組織刑偵大隊、法制大隊、治安大隊、指揮中心人員到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成效明顯的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公安局、印江縣公安局學習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工作。通過學習,為進一步做好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理清了思路,增強了信心。
黨政支持。2016年,縣局黨委再次積極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近兩年來公安改革工作情況,特別是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情況,以及在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進一步高度重視。丹棱縣委書記、縣長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專項聽取了縣局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工作開展情況,并就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縣局形成了全局參與、黨委主抓、刑偵大隊牽頭抓,法制、政工、紀委、保障等部門配合抓的良好格局,為改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縣委、縣政府以目標考核的方式每年劃撥專項工作經(jīng)費32萬元,用于對主辦偵查員的考核、獎勵和宣傳,為進一步深化主辦偵查員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縣局黨委緊緊抓住解決偵查人員主觀能動性這一關鍵點,通過深入調研,推出主辦偵查員制度“133+”模式。
“133+”模式即在一個“規(guī)定”、一個“意見”和三個“辦法”的基礎上,對主辦偵查員工作規(guī)定和考核辦法進行了修訂。這一模式緊緊抓住了主辦偵查員制度的核心關鍵,即主辦偵查員責權利對等的原則。該模式明確規(guī)定主辦偵查員擔負的十大職責,擁有的八大職權,享有的立功、受獎、評優(yōu)、晉級、被提拔等優(yōu)先權,并實行月考核、季排名、年兌現(xiàn)。
設立遴選機制,規(guī)范流程??h局按照“執(zhí)法部門推薦、法制部門審核、局黨委確定”的三級遴選機制,科學配置主辦偵查員。以“具有兩年以上辦案工作經(jīng)驗,取得中級以上執(zhí)法資格”為基本條件,采取集中法律知識測試、具體案例網(wǎng)上辦案推演、案例評點講析等測評方式,選取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精、責任心強的民警作為主辦偵查員,使偵查員辦案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同時,實行分級管理,主辦偵查員分為三級,既明確了各級主辦偵查員所辦案件的權限,又為主辦偵查員的升降提升了空間。三級主辦偵查員具備主辦一般刑事案件資質,二級主辦偵查員具備主辦系列團伙案、疑難復雜案件資質,一級主辦偵查員具備主辦重特大案件資質。目前,全局共有主辦偵查員45人,其中一級兩人,二級18人,三級25人。
完善管理機制,明確責權。為體現(xiàn)權責對等,縣局健全完善了配套的分類偵辦制度,將所有刑事案件按類別件件落實到相應級別的主辦偵查員頭上,實行“包案到人”。要求主辦偵查員對案件偵辦工作全程負責,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同時,明確了主辦偵查員在收集有關材料、完備有關法律手續(xù)等方面的職責和工作流程,規(guī)定主辦偵查員在不違反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和公安機關執(zhí)法辦案有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擁有現(xiàn)場指揮權、刑事技術申請權、信息配合權等八項新權限,以此提升主辦偵查員偵辦案件的時效性,將“誰主辦、誰負責”的工作原則落地。
優(yōu)化考核方式,突出實績?!吨鬓k偵查員考核辦法》《主辦偵查員經(jīng)辦案件積分考核辦法》兩個辦法合理設置了考核內容,將考核主辦偵查員的四種能力(執(zhí)法辦案能力、統(tǒng)籌協(xié)調能力、崗位履職能力、廉潔自律能力),作為主辦偵查員考核的主要依據(jù)。同時,強化主辦偵查員的辦案質量,實行一案一考的積分管理方式,個案積分由質量分、數(shù)量分、系數(shù)分三部分構成,確保執(zhí)法辦案的量與質相統(tǒng)一,所有案件的考核均通過市局自主研發(fā)的眉山市公安局案件管理系統(tǒng)進行網(wǎng)上考核。為避免辦案部門出現(xiàn)“刑事案件爭著搶,治安案件繞著走”的情況,縣局將案件考核的范圍擴展到所有行政案件,確保行政案件辦理與刑事案件辦理齊頭并進。同時,在縣局主頁設置“主辦偵查員專欄”,將主辦偵查員的基本情況、選拔情況、排名情況、案件辦理情況以及考評獎勵情況全面公開,讓主辦偵查員有壓力、有責任、有競爭、有榮譽,進一步激發(fā)了主辦偵查員的活力。
強化結果運用,落實獎罰。打破用人機制慣例,明確考核與獎懲的關系,將主辦偵查員的考核結果納入縣局民警個人目標績效考核,縣局根據(jù)考核結果評出十大優(yōu)秀主辦偵查員給予嘉獎表彰,縣人社局對縣局主辦偵查員考核優(yōu)秀的給予單獨優(yōu)秀公務員獎勵的名額,縣委組織部對相關部門行政主官的任用將必須要有主辦偵查員資格作為前置條件,并配套相應的懲處措施,根據(jù)考核結果進行降級和淘汰,全力構建“才有所展、勞有所獲、功有所獎、過有所咎”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對主辦偵查員執(zhí)法質量進行考評,實行一票否決,執(zhí)法質量不合格,取消主辦偵查員年度評優(yōu)、評先資格,并與主辦偵查員職級掛鉤,連續(xù)兩年不合格,取消主辦偵查員資質,暫緩晉級。兩年以來,共有27人次主辦偵查員受到各級表彰,六人被提拔為相關部門副職,四人被提拔為部門正職,三人被降級。
通過以上措施,調動了更多的民警積極參加主辦偵查員遴選,主辦偵查員已由最初的17人增加到45人,呈現(xiàn)出“人人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圍,隊伍活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嚴格的責任意識使主辦偵查員的工作作風從被動轉為主動,“快破大案、多破小案、爭破積案、深挖余罪”的能力明顯增強,證據(jù)意識、訴訟意識、程序觀念明顯提高,破案效率大幅提升,成功偵破了省廳督辦的“11·12”特大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案(眉山市建市以來收繳假冒標識最多的案件)、“6·24”盜竊摩托車案(眉山市建市以來最大盜銷摩托車案)、“4·11”系列入室盜竊案、公安部督辦的“12·18”特大網(wǎng)絡傳銷案(該案被列為全國“云端行動1號”案,在全國成功發(fā)起了集群戰(zhàn)役)等一系列重特大案件。 “雷霆行動”成績顯著,名列全市第一。先后受到《四川日報》《人民公安報》、中國政府網(wǎng)、法制網(wǎng)、新浪網(wǎng)等20余家新聞媒體的報道。該模式被公安部選入全國公安改革案例,成為全省依法治省的典型經(jīng)驗,并在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全國網(wǎng)民投票中高票入圍??h局以《亮劍——丹棱縣公安局探索打造主辦偵查員“133+”模式》為題錄制了紀實片,并在“4·21”省廳公安改革會議上播放。河南、陜西、吉林、安徽等五省公安機關,內江、達州和自貢等20余個市縣公安局先后到縣局交流學習主辦偵查員制度,將成果共享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