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康
阿牛:“松又松謔,嘣又嘣謔,松松么青又青謔,哥哥楊柳葉子,青啊謔?!?/p>
大康:“阿牛,你在那兒哼哼唧唧的,唱啥呢?”
阿牛:“《楊柳青》都沒聽過,真是孤陋寡聞?!?/p>
大康:“就你厲害!不過……好輕快的調調,是哪里的歌?。俊?/p>
阿牛:“揚州民歌喲!”
大康:“揚州?那我也會一首揚州民謠!”
阿牛:“唱來聽聽!”
大康:“拌干絲,風味高;蟹殼黃,千層糕;翡翠燒賣三丁包?!?/p>
阿牛:“哈哈,你就知道吃。不過這揚州的小吃,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春天跟著老爸去過一趟揚州,那獅子頭,嘖嘖……那煮干絲……嘖嘖,想想都要流口水了。要不,周末我們去趟揚州?”
早上六點不到,阿牛的爸爸就開車載著阿牛來到大康家樓下。前一晚,阿牛跟大康約定了第二天早晨六點集合,還說要給大康一個驚喜。興奮的大康一夜沒睡好,結果剛上車,大康就睡著了,都忘了問驚喜的事了。
阿??匆姶罂凳稚线粡埣?,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很多字。阿牛低頭細細一看,沒忍住,笑出了聲。不過,阿牛一下有了信心,看來自己預備的驚喜肯定會讓大康滿意的。
掃一掃二維碼,看看大康的紙條上寫了什么,你就知道阿牛為什么會笑了!
第一站——吃早茶
“喂,大康,醒醒。到了,到了。”阿牛叫醒了大康。
大康伸了個懶腰說道:“到哪兒了?”
“驚喜到啦!”阿牛得意地說。
一聽到“驚喜”,大康立馬有了精神,定睛一看,是個吃早茶的地方。“可別說,那么早就出門了,這會兒我還真餓了!”大康摸著肚子說道。
“這個驚喜滿不滿意?。俊卑⑴PΦ?。
“滿意滿意,就是五點出發(fā)我也樂意啊?!贝罂地氉斓馈?/p>
“在揚州,有這樣一句人盡皆知的俗語:‘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說的是揚州人早上去茶樓喝茶,晚上去浴室泡澡的生活。揚州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長期的安逸生活,讓揚州人養(yǎng)成了享受生活的習慣。”阿牛爸爸說完,就領著兩個小家伙進了茶樓。
揚州茶館(節(jié)選)
朱自清
叫茶房燙干絲是不可少的。燙干絲先將一大塊白豆腐干飛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在小碗里;用開水一澆,干絲便熟了;潷(bì)去了水,撥成圓錐似的,再倒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干筍絲在尖兒,就成。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來了。燙干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接著該要小籠點心。揚州的小籠點心,肉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說,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燒賣,還有干菜包子。菜選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點兒糖一點兒油,蒸得白生生的,熱騰騰的,到口輕松地化去,留下一絲兒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點兒糖和油,燥濕恰到好處;細細地咀嚼,可以嚼出一點橄欖般的回味來。這么著每樣吃點兒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飯局,還盡可以從容地去。但是要老資格的茶客才能這樣有分寸;偶爾上一回茶館的本地人外地人,卻總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總不免捧著肚子走出。
大康和阿牛狼吞虎咽地吃著,博學的阿牛爸爸抿上一口茶,不急不慢地說道:“揚州文化包羅萬象,其中,這美食文化更是了得,而美食的代表就要數這早茶了。揚州人吃早飯就叫吃早茶??蛇@茶怎么吃呢?不應該是喝茶嗎?其實,這里的茶不僅僅指茶水,還包括各種點心。據說,揚州人很少在家用早茶。沒有來過揚州的人,會覺得揚州是小橋流水、青磚黛瓦,而到過揚州的人,則會把更多的記憶留在這花樣繁多、回味無窮的早茶里。”
咽下最后一口三丁包,大康嘴都沒來得及擦,就問道:“叔叔,吃完早茶,您要帶我們去哪兒玩啊?”
還沒等爸爸開口,阿牛立馬大聲喊:“揚州博物館!”
第二站——尋歷史
來到博物館里,大康、阿牛一改往日的調皮,安靜地參觀著。當他們走到館內“廣陵潮”陳列廳時,都認真地駐足觀看起來。這里可介紹了不少有關古揚州城的故事。
地處江淮平原東部的揚州,是中國古代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春秋時代,吳王筑邗城,開創(chuàng)了揚州的城市歷史;漢代以廣陵城為中心,發(fā)展出繁榮的區(qū)域文化;隋唐時代大運河的開通,使揚州成為經濟發(fā)達的國際都市;宋元之際,揚州雖然遭受了戰(zhàn)爭和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城市生活依然保持著活力;明清時期,隨著漕運暢通和鹽務興盛,這里再度出現了令人炫目的繁華。
“阿牛,我來考考你,除了廣陵,揚州的古名你還知道幾個?”大康問道。
阿牛想了想:“嗯……江都,春秋時還叫‘邗。不過,我剛剛看到一個名字叫‘邗溝,它和古揚州城有關系嗎?”
阿牛爸爸接過話茬:“當然有了。邗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而它的起始位置就在揚州?!?/p>
大康:“哇!邗溝原來這么厲害,剛剛看到‘溝字,還以為是個不起眼的小水溝呢?!?/p>
阿牛爸爸被大康逗樂了:“說起揚州與運河的‘緣分,可真不淺呢!揚州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國唯一的與古運河同齡的‘運河城。一部揚州運河發(fā)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古揚州發(fā)展史……”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邗溝。后來,隋煬帝大規(guī)模開鑿河道,在邗溝的基礎上進行南北擴掘和貫通,形成了一條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大運河。運河的開通,方便了商品的運輸,揚州也因此成為商賈云集的寶地,當時還有不少阿拉伯商人也到這里做生意呢!
明清兩代,揚州城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修筑了新城,城址再次南徙,揚州成為瀕臨大運河和長江的大都市。清代“康乾盛世”時,鹽運和漕運的發(fā)達使揚州又一次進入鼎盛時期。
從歷史的角度說,沒有古運河,就沒有揚州古城。古運河滋養(yǎng)了揚州城,擴大了揚州地域,孕育了揚州文化。
第三站——逛名勝
參觀完博物館,已經到了中午。吃完了午飯,一行三人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決定了下午游玩的景點——瘦西湖。畢竟一天時間有限,阿牛爸爸開著車載著兩個小家伙,馬不停蹄地來到目的地。
阿牛望著景區(qū)外的牌子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這里叫瘦西湖呢?”
阿牛爸爸解釋道:“相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都到了揚州。揚州鹽商競相出資,沿水筑園,沿湖造景,累計有二十四景之多。瘦西湖是當時園林最為集中的一處,原名保障河。乾隆年間的詩人汪亢把這里與杭州的西湖作比較,寫下了‘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這首詩。從此瘦西湖便聞名于世了!”
“叔叔快看,那是什么橋?上面還有五座亭子,看起來好好玩!”大康又有了新的發(fā)現。
阿牛爸爸:“你剛剛已經說出它的名字啦!它就叫五亭橋。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志,也是揚州城的象征。五亭橋上的五座風亭極富南方特色,亭上有寶頂,亭內繪有天花,亭外掛著風鈴,看起來就像五朵出水的蓮花。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p>
走過五亭橋,坐在湖邊的長椅上,眼尖的阿牛忽然發(fā)現了什么:“大康,你看,那邊有座白塔!”
“真的呢!這白塔看起來好眼熟,之前去北京的時候好像看過差不多的?!?/p>
阿牛爸爸解釋說:“你在北京看到的,是北海公園的白塔。不過這兩座白塔也是有淵源的。相傳乾隆皇帝坐船游覽瘦西湖時,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地說:‘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兒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乾隆仍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這就是在揚州流傳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不過,傳說只是傳說啦,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穩(wěn)健不同,揚州白塔比例勻稱,亭亭玉立。你們瞧瞧,它和五亭橋以及周邊的景色是不是相映成趣???”
大康和阿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回家的路上,大康和阿牛聽著阿牛爸爸講著乾隆下江南游歷揚州的故事。當阿牛爸爸還想說一說今天沒有去成的何園、個園時,發(fā)現兩個小家伙已經沉沉地睡去了。阿牛爸爸見狀,會心一笑。后來聽阿牛說,下車前,他發(fā)現大康嘴角掛著口水,據說大康做了一個美夢,但是具體夢到了什么,大康死活不肯開口。你們猜,大康到底夢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