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平
【摘要】語感是人對語言的潛意思感悟能力,是語言交流中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重視并開展語感式的教學對學習語言來說勢在必行。語感教學應是英語教學中始終堅持的教學導向,也是衡量現(xiàn)代化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標準。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英語語感,對學生學習英語,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F(xiàn)實生活中很多教師把英語上成語言知識一言堂的課程,這種方式收效甚微。何為語感?如何創(chuàng)立語感式的教學,以下筆者,進行粗略探討分析。
【關鍵詞】英語思維 英語語感 英語教學 聽歌學英語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做題時,不知道語法知識點的情況下,仍然能做對題的現(xiàn)象,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平時英語學習看似不認真,卻經(jīng)??几叻郑瑢懗鰜淼挠⒄Z作文語病較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呢?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學生擁有較強的習慣性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及不經(jīng)過邏輯翻譯策略,直接把語言和語義進行非意識轉(zhuǎn)換的思維能力。通俗地說,就是英語語感。如何建立英語語感式的教學方式呢,以下結合本人的教學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簡要剖析。
一、創(chuàng)建習慣開口說英語的課堂
在我的課堂里,除了自己課堂教學用語外,我在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從一開始就要求開口說英語的習慣。如遲到報告,說“Excuse me,may I come in?”,或“Sorry,I am late!”,學生要問題時,說“May I ask you a question?”等等。強制性從開學就這樣要求,剛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慢慢就適應了?,F(xiàn)在一學期來,學生基本會開口說英語,特別是那些基礎很差的學習,也做到了這一點,然后慢慢去延申更多的日常用語。這是有效積累學生語感的開始,也是建立英語學習信心的重要途徑。教師盡量不用母語,除非一定要母語才能說清楚。英語無法表達,或是學生不明白所說的,可以輔助圖片、肢體語言和表情,也不要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法,即使使用也應該加強分析對比。講解單詞詞匯時,也盡量用英語解析英語的方式。如:pick up English,講可以說learn English,再如 all at once,可以用suddenly解析。也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猜測、理解,如I picked up English by watching English movies。學生應比較容易理解出所給詞匯的意思。這樣既增強了學習的語言實踐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語感能力。
二、培養(yǎng)重復性朗讀與背誦的習慣
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也說明,只有一定量的語言輸入,語言的輸出才能順利進行。讀書“讀”字出頭,唐詩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薄皶x百遍,其義自見。”舊社會,私塾中的教師都是在學生把文章背得滾瓜爛熟后才開始講解。這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同樣是語言,英語學習也是一個道理。離開讀,一味題海戰(zhàn)術,學會的只是啞馬式的英語,適應不了當今社會。著名的語言學家朱光潛說過:“我覺得初學外語者與其費那么大勁去死記單詞,做那些支離破碎的語法練習,倒不如精選幾篇經(jīng)得起仔細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們讀懂背熟,真正消化成為自己的營養(yǎng),這樣就會培養(yǎng)起敏銳的語感?!崩收b、背誦,可以讓學生對語言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也就是說,有了初步的語感,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自然就容易多了。有的老師在應試下進行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來提高成績。當然這也能提高語感,但是這種方式,費時費力,成就了部分尖子生,卻讓大部份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固然要做適當練習,但歸根結底,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不是做練習做出來的。讀出來的英語是自然的,培養(yǎng)出來的是思維下順其自然的英語。而做題出來的英語,往往流于生硬。依據(jù)語法規(guī)則來學習英語,把語言學習當成數(shù)學的公式應用,實在是一種失敗的教學方式。
三、聽學英語歌,鑄就最快樂的語感之路
有一次,我讓學生學一首“That is why you go away” 那就是你離開的原因。在一道測試中題目是Tom overslept this morning.That is_____ he was late for work.學習不假思索填上why.我問為什么,他說感覺就是這樣,歌曲里面有聽過。這或許就是語感吧。關于聽歌學英語,我想關于這方面的論述文章很多,我也不必要過多重復。我這里強調(diào)兩點。其一,聽歌,應當模仿如何讀、如何唱、如何發(fā)音。簡單作法就是,當你熟悉了這首歌的歌詞以及曲調(diào)后,你就跟著唱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你就會自覺模仿與唱著的發(fā)音來唱了,里面的弱讀連讀,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其二,聽歌不能只聽聽,歌詞中的詞匯,句型,不可能都懂,遇到不懂的詞時,應當去查查,這有助于增加印像,也非常有利于記憶,同時也可以記住這詞的用法。詞匯是在血有肉的歌里的,是有一定的歌者的思想和文化在里面。這是一種中西思想思維的交流,當然更是一種英語思維的訓練方法。其三,對外國外歌曲不是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一些中文歌,里有有英語句的,如《隱形的翅膀》,或是中文譯歌,如《傳奇》,譯版《Fairy Tale》,學生肯定會很有興趣的。還可以找喜歡歌手的英語歌,如謝霆鋒《 Hotel California》,這是都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這樣子的學習材料,他們何嘗不喜歡,何償不會提高英語的感覺和興趣。
最后,語感培養(yǎng)的方法和手段,不同老師有不同見解,方式方法或許還有很多,但無論還有多少,都不外乎在一個語言思維的環(huán)境,一種重復性的語言輸入。在平時交流溝通中多說多練多用,良好的語感肯定能培養(yǎng)出來。因為英語是用來交流的,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也是最本質(zhì)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