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杰++崔志健++王向東
摘 要:根據(jù)需要確定耐壓艙的總體結構,并提出設計要求。對比三個不同材料的特性,計算在滿足強度要求條件下對應的結構參數(shù),選擇最適宜的材料。根據(jù)艙體結構,結合標準,進行水密設計。在計算出結構參數(shù)后,通過三維軟件建立三維模型,并對模型進行強度仿真試驗。同時,在耐壓艙加工完成后進行了水靜壓試驗。經過試驗得出,艙體強度和水密性均能滿足要求,艙體結構設計合理。
關鍵詞:耐壓艙;結構設計;強度設計;水密設計;仿真與試驗
中圖分類號:U6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3-0048-02
海洋儀器耐壓結構的主要功能是承受水下高壓,保證整個儀器能在高壓環(huán)境中正常工作。結構強度是耐壓儀器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高壓環(huán)境下的整體屈服強度、局部強度、結構穩(wěn)定性以及長久工作需要考慮的疲勞強度等[1]。同時,還必須考慮水密問題,少量的海水滲漏都會給儀器帶來致命的影響。另外,海水的腐蝕性極強,是儀器設計不得不考慮的內容。想要儀器長期有效工作,必須要有很好的耐腐蝕能力,因此對材料的選擇提出了限制。
1 總體結構設計
儀器艙主要分為三部分:前部端蓋,中部艙筒和尾部端蓋。因為前部端蓋的結構更適合抗壓,因此強度設計主要考慮艙筒和尾部端蓋的強度失效及艙體的失穩(wěn)。圖1為耐壓艙結構示意圖。
儀器艙應當滿足以下要求:(1)設計壓力60MPa,安全系數(shù)S=1.3;(2)設計圓筒內部有效長度為500mm,內徑為85mm;(3)密封性能良好。
4 仿真與試驗
采用SolidWorks建立耐壓艙三維模型,簡化后進行應力分析。通過尾部固定,外表面施壓,壓力為60MPa。劃分網格后對模型進行求解[7],得到結果的應力分布如圖3。
從應力分布圖中可以看出,耐壓艙受壓時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尾部端蓋中間位置。在60MPa壓力下尾部端蓋上最大應力為249MPa,遠遠低于材料屈服強度,安全系數(shù)S>2。
同時,還對耐壓艙進行了水靜壓試驗。在78MPa模擬環(huán)境下靜置2小時,未出現(xiàn)強度破壞和水滲漏。該結構能滿足強度和水密要求。對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后能滿足耐腐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潘濤.深潛器耐壓結構強度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1.
[2]于彥江,張志剛,徐行,等.深海耐壓儀器艙的設計[J].海洋技術,2010,29(02):33~35.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疫檢驗總局.GB 150.1-2011.壓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11-21.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疫檢驗總局. GB 150.3-2011.壓力容器 第3部分:設計.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11-21.
[5]陳占清,詹永麒,朱昌明.壓縮率對O 形橡膠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響[J].流體傳動與控制,2007(2):46~48.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疫檢驗總局.GB/T 3452.3-2005.液壓氣動用O形膠橡膠密封圈溝槽尺寸.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9-19.
[7]DS SolidWorks公司.SolidWorks Simulation振動分析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