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殘瓷之美(上)

      2017-08-09 19:20:21陳輝
      文物天地 2017年7期
      關鍵詞:釉里紅殘片外壁

      陳輝

      圓明園作為清雍正至咸豐五朝皇帝理政、園居的“御園”,是當時清廷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統(tǒng)治中心。這里收藏的歷代古玩之珍,諸般陳設之精,可居清代皇家園林之首,其中的許多收藏在紫禁城以外獨一無二。咸豐十年(1860),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百年之經(jīng)營,化為焦土,多少稀世奇珍或灰飛煙滅,或流散于各處,或深埋地下……

      瓷器蘊含著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在方便人們?nèi)粘I畹耐瑫r,給人以無限的審美享受與文化熏陶,廣為民間使用,也深得皇室青睞。歷代瓷器上品均為宮廷獨享。清代御窯瓷器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天下太平,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富庶,御窯廠管理制度健全。御窯瓷質之精細,釉面之瑩潤,造型之新奇,色彩之絢麗,紋飾之廣泛可謂登峰造極,盡顯精湛的工藝和華美的皇家風范??滴?、雍正、乾隆三帝學養(yǎng)深厚,且對瓷器都情有獨鐘。他們不僅收藏歷代古瓷,而且直接參與、指導御窯瓷器的制作,對制瓷的畫稿、木樣、器物品種、造型、釉色、款識、燒造數(shù)量,乃至器物入宮后編選等次、配座、收藏地點、擺放位置以及對制瓷好壞的賞罰等旨意,在清宮造辦處檔案中都有明確記載。

      清宮廷收藏古今中外兼容并蓄。圓明園中的收藏也是清廷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350公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其中由康熙、雍正、乾隆、嘉慶諸帝命名的主要建筑有800余座?!娥B(yǎng)吉齋叢錄》載:“舊制,正月上辛,郊禮告成,即移蹕御園,至冬還宮,宮眷皆從,俗稱之大搬家?!鼻逵赫料特S五帝居京城時,除祭祀、典禮等活動暫時回宮外,每年大部分時間在此理政、居住,后妃等皇室成員隨行。為滿足清帝和皇室成員的需要,園內(nèi)各座殿堂內(nèi)外布置著與建筑等級、功能相符的陳設和收藏,庫房中收貯了各種精致器具。每年江西景德鎮(zhèn)御窯廠進貢的幾千件瓷器中除少量器形、釉彩特殊的瓷器留在宮內(nèi)外,大部分瓶、盤、碗、鐘、碟等瓷器,清帝均下旨送往圓明園,用以充實園內(nèi)收藏、陳設和日用。這與圓明園中宮殿眾多和清帝及皇室成員長期在此居住有關。

      盛時的圓明園不僅收藏有歷代名窯瓷器,如汝窯花瓶、定窯刻花洗、哥窯三足筒子爐等,而且還儲有大量江西景德鎮(zhèn)御窯廠制作的精品,如雍正花梨木釉瓷桶、乾隆礬紅龍青云寶月瓶、乾隆胭脂紅龍青云寶月瓶、乾隆洋彩黃地錦上添花萬年甲子轉旋筆筒、唐英燒造的瓷犬、瓷鹿等,甚至還有來自西洋的瓷器。清朝最為名貴和珍稀的“瓷胎畫琺瑯”器,乾隆選出其中精品,配制楠木匣,將之集中珍藏在紫禁城乾清宮端凝殿左右屋和圓明園鏤月開云的御蘭芬殿(圖一)。圓明園瓷器用途多樣,除日用、陳設外,還有神殿佛堂的神像、供器或用于室內(nèi)家具或內(nèi)檐、地面的裝修。

      1860年,英法兩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搜掠珍寶,園中的陳設和收藏流散到世界各地。目前收藏圓明園文物最集中的一處是法國楓丹白露宮。當年法方所獲的大部分“戰(zhàn)利品”,由蒙托邦將軍進獻給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在杜伊勒利宮展覽后,歐仁妮皇后將這些稀世奇珍存于楓丹白露宮?,F(xiàn)藏楓丹白露宮的舊時圓明園瓷器器形、釉色、紋飾種類豐富,有五彩凸雕人物棒槌瓶、茶葉末釉雙龍耳弦紋瓶、粉彩瓷塑八仙人物等(圖二)。

      圓明園遺址出土的文物是最真實的圓明園文物。雖然它們只是昔日園中收藏的滄海一粟,且大都殘缺不全,但它們不僅與紫禁城中那些堂皇富麗、華貴典雅的清皇家文物同根同源,更是圓明園興衰榮辱的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的瓷片時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其中以康熙朝器物數(shù)量最多,釉彩種類和紋飾最為豐富。根據(jù)圓明園建園和被毀的年代,出土瓷片中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咸豐朝器物。出土文物器形以盤、碗、杯、碟等宮廷飲食器為主,也有一些陳設器、文房、娛樂用具及供器的殘片。其中盤、碗、杯、碟等皇室筵宴或日用飲食器,規(guī)格、紋樣、釉色相同的重復件數(shù)量很多。在《國朝宮史》卷十七“經(jīng)費一”中所記載的上至皇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應等級使用的不同釉色的瓷器都有出土。即使是這些盤、碗、杯、碟也皆不是凡品。殘片紋飾除龍鳳紋等代表皇家的題材外,多是如八仙過海、仕女嬰戲、松鶴蝙蝠、靈芝牡丹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紋飾,還有歲寒三友、自然山水等有文人雅趣的紋飾,八吉祥、梵文等宗教色彩紋飾和一些具西洋韻味的紋飾。彩釉種類包括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色地彩等彩繪瓷器以及黃釉、紅釉、藍釉、紫釉、醬釉、綠釉、青釉、白釉等顏色釉瓷器。但根據(jù)檔案記載,盛時園中收藏瓷器的釉色種類還遠不止于此。出土文物中青花瓷數(shù)量最多,器形和紋飾也最豐富,且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朝制品俱全。尤以“獨步清朝”的康熙青花數(shù)量最多,從胎釉和青花呈色來看多是中晚期的制品。圓明園出土的瓷器雖無一完整,但它們本是經(jīng)千挑萬選、質量上乘的御窯器,傷殘多由后天所致,即使已經(jīng)成為碎片,仍然難掩昔日的輝煌。其中有的殘片經(jīng)修復后基本完整,還原了其本來的面貌。即使是殘碎的瓷片,從研究的角度上說,也有著完整器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而且這些瓷器殘片大部分都能在各博物館的收藏品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器物。

      清康熙青花團螭龍紋托杯殘片(圖三),出土了耳杯和托碟兩部分的殘片。耳杯口微撇,口下兩側為雙螭耳,杯腹部青花繪有兩組相對的團龍紋,圈足內(nèi)有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托碟撇口,淺腹,中心凸起有杯槽,沿內(nèi)繪有海水邊飾,里心繪龍戲珠紋,外壁繪有行龍。從出土殘片來看應為多件,但均已殘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完整器(圖四)。

      清康熙青花嬰戲紋碗殘片(圖五),內(nèi)壁施白釉,外壁青花繪嬰戲紋。眾小童于庭院中或騎竹馬,或戲水,或斗草,做著各種游戲。人物衣飾、發(fā)髻各不相同,神態(tài)、動作各異,肌體豐滿,體態(tài)活潑,稚趣可愛。五官三五筆勾畫而成,表情惟妙惟肖。遠處群山連綿,庭院中有松石、欄桿,花草茂盛,構成如連環(huán)畫般的畫面,生活氣息濃郁,充滿祥和美好的意境和對子孫滿堂、多子多福的吉祥祝愿。足墻飾有一周回紋,底部圈足內(nèi)有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青花色澤鮮亮青翠,濃淡相間,層次豐富。清人寂園叟陳瀏所撰的《匋雅》中對康熙瓷人物的繪畫評價很高:“明瓷畫手皆奕奕有神,康熙青花、五彩亦頗仿明瓷,至雍正則畫益美,然以花卉為最工,人物則不及康熙遠甚?!?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8/09/wutd201707wutd20170715-10-l.jpg" style="">

      清康熙青花仙人乘槎紋碗殘片(圖六),僅殘存碗底部分,圈足較高,圈足內(nèi)有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碗心雙圈內(nèi)繪有一仙人端坐槎上,盤發(fā)留髯,手執(zhí)書卷,神情閑適安逸,怡然自得。槎原指水中的浮木,畫面中的槎舟作粗闊古樹之狀,在水中飄蕩,頂部掛一葫蘆。題材取自張騫乘槎溯黃河之源,而入天河的神話,有成仙賀壽的吉祥寓意。晉張華《博物志》載,漢武帝令張騫窮溯河源。騫乘槎經(jīng)月至一處,城郭如府,一女織布,一夫牽牛。還至蜀中,方知乘槎至牛郎織女二星。人物形象妙筆傳神,正如《飲流齋說瓷》云:“康熙畫筆為清之冠,……人物無一不精……皆神采欲飛,栩栩欲活……真神品也?!币試嫻P法作細膩描繪,僅用青花一色就描繪出景物的深淺濃淡,水波的漣漪、樹干的斑疤等無不精細入微,使畫面富有立體感,同時講究意境美,具有典雅的文人畫氣息。

      清康熙青花松竹梅紋盤殘片(圖七),里外以青花為飾。外壁繪折枝松竹梅紋。內(nèi)壁繪一周纏枝靈芝紋和竹紋,靈芝扁圓肥厚,上下左右四出花葉,竹葉勁挺,不僅形式優(yōu)美,且寓意“靈芝竹(祝)壽”。盤心雙圈內(nèi)繪松竹梅各一株,松樹、臘梅依圓形構圖作向內(nèi)曲折之姿,中間穿插竹子。底部圈足內(nèi)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此盤造型、紋飾為仿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紋盤。胎質與青花呈色具有康熙本朝特征。

      清康熙殘青花纏枝蓮紋碗(圖八),出土有大小兩種規(guī)格,紋飾相同。大碗渾厚古樸,小碗輕巧秀美。以青花為飾,構圖飽滿,層次清晰。內(nèi)壁口沿繪一周回紋,下方繪纏枝蓮紋,花形飽滿,枝葉舒展流暢。碗心雙圈內(nèi)繪折枝石榴紋,以其內(nèi)子粒繁多,有祝福多生貴子的寓意。外壁口沿繪一周海水紋,腹部繪雙層菊瓣紋。細長的花瓣呈放射狀排列,由足一直伸展到口沿下,排列有序,層層展開,宛如盛開的菊花。底部圈足青花雙圈內(nèi)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此碗造型、紋飾均仿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大碗(圖九),雖參照前朝風格,但青花發(fā)色具康熙本朝特征。

      清雍正青花纏枝花紋扁瓶(經(jīng)修復)(圖十),出土時碎成數(shù)塊,后經(jīng)修復基本完整。器形仿明永樂時期扁瓶燒制,端莊秀美,飽滿圓潤??陬i部殘缺,肩部殘存有雙耳的痕跡,但雙耳的形狀已不可知。扁圓腹,橢圓形圈足,足內(nèi)施白釉,有青花篆書殘款 “大”、“雍”、“年制”。腹部飾纏枝花卉。枝蔓纏繞的四季花卉競相怒放,花朵飽滿,枝蔓綿延不斷,既富于動感,又象征植物無限的生命力,寓意繁榮富貴綿長。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梵文高足碗殘片(圖十一),通體以青花為飾,造型端莊,紋飾繁密。外壁腹部青花繪纏枝蓮托梵文,周圍枝蔓連綿卷曲。里心青花繪寶相蓮花。腹底飾蓮瓣紋一周,高足凸起弦紋,中空外撇, 足柄飾回紋、朵花紋、瓔珞紋。足內(nèi)白釉,一側有青花篆書橫款“大清乾隆年制”。出土殘片多件,形制可分為大小兩種。器形、紋飾均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色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同類完整器(圖十二)。

      清道光殘青花海水云龍紋多管瓶(經(jīng)修復)(圖十三),原碎成數(shù)塊,修復后可見器形為多管瓶。腹部圓潤而豐滿,原應有多個向上直立的管,因殘缺較多,現(xiàn)僅可見一管,挺拔向上。器身繪海水云龍紋。底部足內(nèi)有青花六字篆書款“大清道光年制”。道光御窯瓷器雖制作仍然工整精細,但由于國力衰微,帝王無心于瓷藝,已日趨衰落。尤其是龍紋的繪制,已失去盛世雄壯之感,雖在海水云天間飛舞,但蒼老軟弱,有形無神。

      清康熙釉里紅夔龍紋碗(經(jīng)修復)(圖十四),釉里紅是以含氧化銅的彩料在瓷胎上繪畫紋飾,再罩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的釉下彩瓷。由于銅在高溫下易流動和揮發(fā)的特性,釉里紅燒造難度大,成品率極低。釉里紅自元代創(chuàng)燒,明中期一度衰落,康熙時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此碗經(jīng)修復后基本完整。通體施白釉,內(nèi)壁光素無紋,外壁釉里紅線描口銜纏枝寶相花的夔龍紋。紋飾華麗,線條清晰,鮮艷的釉里紅落于瑩潔白地上,紅白對比清新明快,熱烈又不失深沉。底部圈足內(nèi)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

      清康熙青花釉里紅八仙人物紋碗殘片(圖十五),外壁以通景畫的形式繪八仙過海圖。釉里紅細線描繪波浪紋,青花繪八仙人物。以波濤翻滾的海浪為背景,八仙神采奕奕各執(zhí)法器,駕馭神物渡海而來。殘片上現(xiàn)存的八仙有呂洞賓、何仙姑、張果老、韓湘子、曹國舅、漢鐘離。碗心青花雙圈內(nèi),也以釉里紅波浪紋為背景,青花繪持杖的壽星和梅花鹿。器內(nèi)壽星與外壁八仙人物相呼應,突出賀壽的主題。圈足內(nèi)有青花雙圈楷書殘款“康”、“制”。此碗為清代傳統(tǒng)式樣,自康熙朝至清末,歷代相繼沿燒,但以康熙時期的器物為最佳。

      清康熙青花海水紅龍紋碗殘片(圖十六),碗外壁青花繪海水祥云紋,紅彩龍飛騰于滾滾波濤上,穿行于云間。里壁素白。碗心繪紅彩龍紋,間隙處點綴青花祥云。紅彩龍紋勾描細膩,并以墨彩點睛,氣魄豪放。青花海水波濤洶涌, 筆墨酣暢。在青花的襯托下,礬紅彩愈顯鮮明奪目。圈足白釉,青花雙圈內(nèi)為六字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

      猜你喜歡
      釉里紅殘片外壁
      葉建新與釉里紅
      劉 威作品精選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紅瓷器和鈞窯瓷器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44
      俄藏Инв.Νо.5448號殘片考補
      西夏研究(2019年3期)2019-09-03 06:55:56
      英藏西夏文《莊子》殘片考釋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30
      壁掛式鋼板立表面除銹機 在利舊鋼制儲罐外壁除銹的應用
      釉里紅與青花釉里紅
      陶瓷研究(2018年2期)2018-01-26 09:57:40
      時光殘片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燒水時燒水壺外壁為何會“出汗”
      非能動核電站安全殼外壁下降水膜的穩(wěn)定性分析
      崇义县| 青州市| 岫岩| 朝阳市| 根河市| 博白县| 灯塔市| 京山县| 万山特区| 伽师县| 磴口县| 喀喇| 平江县| 镇巴县| 曲水县| 云林县| 察隅县| 甘德县| 通渭县| 汶川县| 宁南县| 忻城县| 桑植县| 吕梁市| 云林县| 山东省| 平遥县| 镇安县| 化州市| 永泰县| 商都县| 醴陵市| 鄂伦春自治旗| 浮山县| 绍兴县| 洛南县| 吴桥县| 那曲县| 陇西县| 安庆市|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