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
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
止于便吾體,何必被羅紈。
(白居易·《夏日作》)
點評:白居易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一生留下了許多永垂不朽的詩句。但是,他的成就不僅僅是在詩壇,而且還在修身養(yǎng)生領域。白居易出生在亂世,一生坎坷,卻享年75歲,這在當時可謂高壽。所以說,白居易是一名養(yǎng)生大家,他的許多詩詞中涉及到養(yǎng)生的方法,其中有關消夏避暑的詩作,首首都是經(jīng)驗之談。
在這首《夏日作》中,白居易述寫了盛夏酷暑時的穿衣之道。葛衣,是指用葛麻等天然植物纖維所制成的衣物,因為其布料稀疏而且單薄,多在夏季穿戴;輕紗編織的帽子輕巧寬大,和葛衣搭配,便足以度過炎熱的夏季。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認為,選擇夏季的衣帽,應以適體和舒服為標準,只要適合自己的身體,不必講究精美貴重。
提醒:夏季選擇衣服,首先要考慮舒適度,穿著不舒適的衣服絕對不是好選擇。衣服的舒適性主要表現(xiàn)在材質(zhì)和版型兩個方面。夏季天氣炎熱,“簡單、涼爽、美觀、能保護皮膚”是著裝應遵循的原則,最好選擇柔軟、透氣、吸汗性強的衣料。夏季的衣物多直接接觸皮膚,所以選用純棉、真絲等天然纖維衣物最合適。
由于夏季容易出汗,為了有利于汗氣散發(fā),應注意選擇穿著寬松自如的服裝,少穿緊身衣。同時還要勤于換衣,防止汗液浸濕滋生細菌,否則不僅會引發(fā)不適,還容易出現(xiàn)濕疹、痱子等皮膚問題。
睡眠之道
花竹幽窗午夢長,
此中與世暫相忘。
華山處士如容見,
不覓仙方覓睡方。
(王安石·《無題》)
點評: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黨領袖。他的《無題》是中國古代養(yǎng)生詩詞中膾炙人口的一首詩。詩中所說的“華山處士”,是指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陳摶。陳摶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yǎng)、佛教禪觀合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后隱居在華山,后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
王安石晚年隱居時有感于陳摶的睡眠養(yǎng)生,故作此詩,通過對陳摶高質(zhì)量睡眠的贊譽,道出了他的長壽秘訣———“不覓仙方覓睡方”。王安石認為,睡眠是比“仙方”還要好的長壽秘訣,可見睡眠在古代養(yǎng)生體系中的重要性。
提醒:《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惫湃苏J為,養(yǎng)生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夏季是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jié),所以夏季養(yǎng)生就要注意“養(yǎng)長”,睡眠講究早起晚睡。起床時間要比其他季節(jié)早,但也不宜過早,最好在早晨5點到6點之間。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可以等夜間暑熱之氣有所消散,人的氣息也比較平和時再睡覺。由于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所以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雖然與其他季節(jié)相比,可以睡得稍晚一些,但也不要過晚,一般應在晚上11時之前入睡。
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古人提倡的子午覺非常適合夏季養(yǎng)生。所謂子午覺,就是每天子時(晚11時至次日凌晨1時)和午時(中午11時至下午1時)入睡,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中醫(yī)認為,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睡好子午覺,有利于人體補陰養(yǎng)陽。子時為一天中陰氣最盛、陽氣衰弱的時候,也是中醫(yī)的經(jīng)脈運行到肝、膽的時間,在這個時段休息,最能養(yǎng)陰,睡眠質(zhì)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時為“合陽”之時,宜小寐,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即使睡不著,也應“入靜”,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總之,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于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