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君 吉 潔 李春輝 謝云鵬 王 廣 王維興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河北 承德 067000)
?
TGF-β1、Smad7在老年星形細胞瘤患者術(shù)后組織中的表達及其相關(guān)性
馬志君 吉 潔1李春輝2謝云鵬 王 廣 王維興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 探討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1、Smad7在老年星形細胞瘤患者術(shù)后組織中的表達及其相關(guān)性。方法 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老年星形細胞瘤患者25例為研究組。取術(shù)中切除的星形細胞瘤組織標本,分為低級別(Ⅰ~Ⅱ級)11例,高級別(Ⅲ~Ⅳ級)14例;另收集本院行內(nèi)減壓術(shù)切除的額顳葉正常腦組織6例為對照組。免疫組化染色檢測TGF-β1、Smad7在星形細胞瘤及正常腦組織中的表達,RT-PCR檢測TGF-β1、Smad7 mRNA表達水平。結(jié)果 TGF-β1、Smad7主要表達于正常腦組織和星形細胞瘤組織的細胞質(zhì),為黃色或棕黃色顆粒,細胞膜和細胞核均無明顯陽性表達;各組間TGF-β1、Smad7表達水平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TGF-β1、Smad7的陽性表達率由高到低依次為:高級別星形細胞瘤、低級別星形細胞瘤、正常腦組織,TGF-β1與Smad7之間呈明顯正相關(guān)。正常腦組織、低級別星形細胞瘤、高級別星形細胞瘤中TGF-β1 mRNA和Smad7 mRNA表達量逐漸增加,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TGF-β1、Smad7表達與老年星形細胞瘤的病理分級呈正相關(guān),TGF-β1/Smad信號通路參與了星形細胞瘤的異常增殖。
星形細胞瘤;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1;Smad7
老年星形細胞瘤約占腦腫瘤發(fā)病率的40%,惡性增殖和侵襲是其主要的生物學行為〔1〕;治療以手術(shù)為主,但難以徹底切除腫瘤,術(shù)后復發(fā)率高,預后差。研究顯示,上皮細胞增殖的負性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1/ Smad信號通路在細胞增殖和凋亡的調(diào)控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機體抑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2〕。本實驗旨在檢測不同分級星形細胞瘤中TGF-β1和Smad7表達情況及其在老年星形細胞瘤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1.1 材料與試劑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老年星形細胞瘤患者25例為研究組,取術(shù)中切除的星形細胞瘤組織標本。男16例,女9例;年齡60~78〔平均(67.05±8.31)〕歲;標本按WHO分型標準分為:低級別(Ⅰ~Ⅱ級)11例,高級別(Ⅲ~Ⅳ級)14例。另收集本院行內(nèi)減壓術(shù)切除的額顳葉正常腦組織6例作對照組。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體、兔抗人Smad7多克隆抗體均購于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組化MaxVision試劑盒購于北京雅安達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試劑盒購于上海心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izol試劑盒購于上海聯(lián)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仿、乙醇、焦碳酸二乙酯(DEPC)購于湖北欣恒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免疫組化染色 10%甲醛溶液固定標本,石蠟包埋、切片,水浴修復抗原,鏈霉菌素抗生物蛋白-過氧化物酶連接法(SP)免疫組化二步法檢測TGF-β1、Smad7蛋白表達情況,抗體均按1∶100稀釋,磷酸緩沖液(PBS)代替一抗為陰性對照,用已知的星形細胞瘤組織切片為陽性對照;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5 min,蘇木素輕度復染,二甲苯透明,封片后鏡檢。陽性結(jié)果為黃色或棕黃色,評定采用Volm雙評分法,高倍鏡視野下選取10個區(qū)域:①陽性細胞比例評分:1分(<25%)、2分(25%-50%)、3分(>50%);②染色強度評分:0分(無色)、1分(淺黃色)、2分(黃色)、3分(棕黃色)。綜合兩項評分:0分為陰性,1~2分為弱陽性,3~4分為中陽性,5~6分為強陽性。
1.2.2 RT-PCR檢測TGF-β1、Smad7 mRNA表達水平 取200 mg星形細胞瘤組織,Trizol 試劑盒提取總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濃度符合要求后取1 μg總RNA為模板逆轉(zhuǎn)錄成cDNA;RT-PCR反應體系40 μl(cDNA 4 μl,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各1 μl,TaqDNA聚合酶20 μl,蒸餾水14 μl),引物由上海江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常規(guī)反應條件下循環(huán)32次,72℃延伸5 min。取20 μl產(chǎn)物和10 μL DNA Ladder行瓊脂糖凝膠電泳,攝像后用Image-Pro Plus6.0軟件讀取條帶的積分光密度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t、秩和檢驗、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
2.1 各組間TGF-β1、Smad7免疫組化染色情況比較 TGF-β1、Smad7主要表達于正常腦組織和星形細胞瘤組織的細胞質(zhì),為黃色或棕黃色顆粒,細胞膜和細胞核均無明顯陽性表達,各組間TGF-β1、Smad7表達水平有顯著差異(P<0.01),TGF-β1、Smad7的陽性表達率由高到低依次為:高級別星形細胞瘤、低級別星形細胞瘤、正常腦組織,TGF-β1與Smad7之間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951,P<0.05)。見表1,圖1。
表1 TGF-β1、Smad7在各組間免疫組化染色情況比較〔n(%)〕
圖1 TGF-β1、Smad7在星形細胞瘤組織中免疫組化染色情況(×400)
2.2 各組間TGF-β1、Smad7 mRNA表達量比較 正常腦組織、低級別星形細胞瘤、高級別星形細胞瘤中TGF-β1 mRNA表達量分別為:0.19±0.03、0.63±0.07、0.90±0.10,Smad7 mRNA表達量分別為:0.09±0.02、0.20±0.04、0.45±0.05;隨星形細胞瘤級別升高TGF-β1、Smad7 mRNA 表達量明顯增加,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圖3。
M:DNA Marker;1:正常腦組織;2:低級別星形細胞瘤組織;3:高級別星形細胞瘤組織;下圖同圖2 TGF-β1 mRNA在星形細胞瘤組織中表達情況
圖3 Smad7 mRNA在星形細胞瘤組織中表達情況
星形細胞瘤是顱內(nèi)最為常見的原發(fā)性神經(jīng)上皮性腫瘤。星形細胞瘤惡性增殖及侵襲性生長是其主要的生物學行為。目前,星形細胞瘤的治療方案中仍首選手術(shù),但難以完全切除病灶組織,復發(fā)率高,預后差,在機體功能明顯衰退的老年患者中更為明顯。星形細胞瘤組織產(chǎn)生與發(fā)展是一個多因素共同參與的長期復雜過程,具有多種病理生理機制〔3〕。
TGF-β屬于多肽類生長因子,總共5種異構(gòu)體,只有TGF-β1~β3 3個亞型在哺乳動物中表達〔4〕。其中TGF-β1是人體內(nèi)的主要存在形式,它不僅調(diào)控細胞的發(fā)育,還可抑制免疫系統(tǒng)、影響血管生成等多種活性。TGF-β1可通過影響下游相關(guān)受體及Smad蛋白來調(diào)控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對良、惡性細胞均可發(fā)揮重要作用〔5〕。在上述調(diào)控通路中任何元件表達異常均可能導致信號異常轉(zhuǎn)導,進而對TGF-β1的正常細胞生物學效應產(chǎn)生不良影響,誘發(fā)腫瘤的侵襲與轉(zhuǎn)移。
Smads蛋白作為TGF-β信號通路中的重要元件,具有細胞核移位功能和轉(zhuǎn)錄因子活性〔6〕。當Smads蛋白異常表達時會影響正常的信號傳導,誘導惡性腫瘤產(chǎn)生。Smad7基因所處的染色體位置對應的等位基因缺失見于多種惡性疾病,并且與死亡率高、易發(fā)生轉(zhuǎn)移有關(guān)〔7〕。TGF-β/Smad信號傳導通路中的抑制因子Smad7在TGF-β信號傳導過程中起負反饋調(diào)節(jié)作用,其能夠與活化的TGF-β受體相互結(jié)合,抑制細胞質(zhì)中Smad蛋白磷酸化,阻斷TGF-β信號轉(zhuǎn)導,影響細胞對TGF-β信號的應答。本研究說明TGF-β1、Smad7過表達能夠促進星形細胞瘤的發(fā)生,并提升了星形細胞瘤的增殖速度。TGF-β1/ Smad信號通路是體內(nèi)重要的抑癌系統(tǒng),TGF-β1抑制信號的傳導是通過TGF-β1受體傳入,隨后活化Smad2、3,再與Smad4結(jié)合后進入細胞核調(diào)節(jié)基因轉(zhuǎn)錄、抑制腫瘤生長的。但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中TGF-β1抑制作用常失效,反而發(fā)揮促進作用,與TGF-β/Smads信號傳導紊亂有關(guān)〔8〕。TGF-β1信號傳導過程中Smad7發(fā)揮負反饋和抑制的作用,Smad7蛋白異常表達時,可抑制Smad磷酸化,阻斷TGF-β1抑制信號傳導,促進腫瘤形成。
1 宋 軍,王穎翠,謝宗凱,等.彌漫性浸潤型星形細胞瘤中單絲氨酸蛋白激酶1、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4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6004-5.
2 Zamfir AD,F(xiàn)abris D,Capitan F,etal.Profil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gangliosides in human astrocytoma by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J〕.Anal Bioanal Chem,2013;405(23):7321-35.
3 苗 紅.腦星形細胞瘤磁共振波譜與腫瘤細胞的Ki-67、bcl-2相關(guān)性研究〔D〕.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
4 Mazloom A,Hodges JC,Teh BS,etal.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ilocytic astrocytoma and leptomeningeal disseminat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2012;84(2):350-4.
5 Hallemeier CL,Pollock BE,Schomberg PJ,etal.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recurrent or unresectable pilocytic astrocytoma〔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3(1):107-12.
6 孫紅霞,陳建光.北五味子多糖對異丙腎上腺素致大鼠心室重構(gòu)的保護作用〔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6(1):34-7.
7 劉政操.星形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形態(tài)觀察及恩度抑制腫瘤與腫瘤血管形成相關(guān)分子機制的實驗研究〔D〕.沈陽中國醫(yī)科大學,2011.
8 Kotulska K,Borkowska J,Roszkowski M,etal.Surgical treatment of subependy 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in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patients〔J〕.Pediatr Neurol,2014;50(4):307-12.
〔2017-02-13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吉 潔(1978-),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科腫瘤、婦科內(nèi)分泌研究。
馬志君(1977-),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顱腦損傷、顱腦腫瘤、腦血管病、癲癇研究。
R73
A
1005-9202(2017)14-342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4.019
1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病案室 2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