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曉軍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身體鍛煉更加重視,但是現(xiàn)在的青少年普遍都缺乏身體鍛煉,身體素質(zhì)不高,所以加強青少年身體鍛煉至關(guān)重要。由于青少年主要以學業(yè)為重,學習壓力大,也不愿意進行身體鍛煉,或者覺得身體鍛煉很累,這樣會使身體素質(zhì)更差,也會導致學生沒有更好的精力去學習。因此,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增加學生平時鍛煉身體的機會,將以初中體育教學為例來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關(guān)鍵詞:身體鍛煉;青少年;初中體育
在教育中一直強調(diào)要加強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這五方面中,學生最欠缺的就是體育方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長期不進行身體鍛煉,導致身體素質(zhì)差,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比較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體育課堂,學生不愿意動,沒有熱情,導致老師更不愿意教。當務(wù)之急就是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加強學生的身體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初中體育課中。
一、初中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的體育課堂明顯就是以老師教學為主,忽略了學生才是主體地位這一點;老師在教學時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動起來,覺得讓學生動起來就是鍛煉身體,卻沒有教學生鍛煉身體的技能技巧;體育課堂上老師的確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卻忘記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重視;教學比較盲目,規(guī)定教什么內(nèi)容就教什么,比如有中考體育測試,那每節(jié)體育課就是讓學生練考試項目,只是完成任務(wù)而已;學生不愿意過多地去鍛煉,覺得浪費時間,還不如把時間留下來去做練習題目。
二、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措施
1.老師開始上課時,要有效引導學生進入課堂
比如,剛上課的時候不能說:今天我們要跑800米,或者今天我們要進行體育測試。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畏懼心理,然后對這節(jié)課失去興趣,盡管后面的課程可能比較有趣,但很多學生還是因為心理的原因而提不起參與的興趣。原因是他們記著等會要跑800米,還要進行體育測試。學生在別的學科的課堂上已經(jīng)學得有點累了,需要適當?shù)蒯尫乓恍毫?,如果老師在開始上課時,可以用一個游戲開始,先讓學生從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放松下來,這樣學生感受了輕松的氛圍后也能更快地融入課堂中?!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币坏┌褜W生引入到課堂中,后面也會比較順利。
2.加強興趣引導,提升體育課堂效率
在一門學科的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只有學生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熱情地配合老師的教學,這樣教學效果才會好。初中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比較重,很容易被新事物、有趣的事情吸引,所以老師在上課前一定要想好與教學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來吸引學生,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滿足好奇心的欲望,讓學生完全融入體育課堂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能推動學生主動去學習,現(xiàn)在更多的教學是學生被動去學習,那學習效率就會低很多,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去學習,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重視課堂鍛煉技巧
在初中體育課堂中,老師要教給學生關(guān)于身體鍛煉的技巧,不要一味地只是讓學生盲目甚至是錯誤地鍛煉,也要對學生強調(diào)在鍛煉身體時要先做熱身運動,保證身體鍛煉時的安全、高效?,F(xiàn)在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發(fā)生意外這個現(xiàn)象還是蠻多的,所以這一點老師不能忽視。老師也要加強學生進行自主的體育鍛煉,一般一個星期就兩節(jié)體育課,如果僅僅是讓學生在這兩節(jié)體育課中進行身體鍛煉,那遠遠是不夠的。所以在體育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自主鍛煉身體,然后在平時課后,也可以不需要老師組織,自己進行鍛煉。當然在課堂上,老師要注意學生的動作是否標準、規(guī)范,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提出來并讓學生改正,這樣學生自己鍛煉時才會更加有效。
從總的分析來看,初中體育課堂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所以當務(wù)之急是解決這些問題。老師要有效引導學生融入課堂中,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釋放壓力;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準備好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游戲,讓學生能主動地去學習;老師要在課堂上教會學生自主進行身體鍛煉,關(guān)注學生并時刻糾正學生錯誤的鍛煉方式,讓學生在自己鍛煉時有更高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體育課上,老師可以用以上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平時更多地去進行身體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郭爽,齊凱.論中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變化特點[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9).
[2]李衛(wèi)東.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鐘擺現(xiàn)象”分析[J].體育學刊,2014(2).
[3]潘躍林,王瑞靜.部分體育教學內(nèi)容“契約式”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J].體育學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