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鮮
(甘肅省禮縣馬河鄉(xiāng)九年制學校)
摘 要:中學班主任是一個最富有挑戰(zhàn)性和最有藝術性的工作。在教育教學技術與理念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適應課改精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懂得寬容、理解、賞識學生,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尊重、愛護、鼓勵學生,看準時機,以思想教育和情感激勵喚醒學生。利用各種形式教育學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新人。
關鍵詞:新時期;班主任;管理工作
30年前,剛走上中學班主任工作崗位的我,以為班級管理工作就是簡單的組織和協(xié)調,簡單來說就是事無大小、事事躬親?,F(xiàn)在想來,出力不討好不說,簡直是苦不堪言。但通過自身學習實踐和老同志的指導,回過頭來再看自己走的教育之路,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就是把教育的形式扭曲了、誤解了。
過去那種只管低頭拉磨、不問路在何方的“封閉式教育”“臣民教育”,早已被社會徹底拋棄了。新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歷史使命,如果我們一味閉門造車,很快就會湮滅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求真、求實的教育浪潮當中。在新教育體制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是一種巨大的無法比擬的力量
俗話說,愛屋及烏,當過班主任的老師也許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學生,不管他的學習成績如何差,基礎如何薄弱,但當他一旦喜歡上了某個科任老師,他就會對這門功課產生興趣,終將會學好這門功課,以取得科任老師的贊許與肯定。既然“愛之力”有這么大的力量,我們?yōu)槭裁床荒堋耙詯蹌悠湫?,以言導其行”呢?我們要愛我們的學生,我們更要讓我們所愛的學生愛我們,因為只有學生反過來愛我們,愛的巨大力量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曾記得自己上高中時就正是因為喜歡魏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才對數(shù)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數(shù)學成績不斷提升,成了全班數(shù)學學習的佼佼者。
二、教書與育人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
“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教書育人是我們教育者的天職,我們要在這個物欲橫飛的社會堅守住心靈深處的一方凈土。當人們把目光由大學教育轉向小學教育之時,全社會都在高談素質教育。此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反思:在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仍然占主導地位的今天,我們怎樣才能把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不讓素質教育與新課改成為一紙空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太過于功利化,眼中不能光看到成績而忽視孩子的道德教育,我們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加大德育的力度。趙××老師提出的“綠色作文”的教書育人方式給我以很大的啟迪,我們的班主任工作為什么不能與語文教學、作文教學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結合起來呢?尤其是德育、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三者的結合。我認為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我們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修行其品德,在德育學習中感受真善美的境界,感悟生活,提高自律能力,班主任既能教書,也能育人,更能加強班級管理。何樂而不為呢?
三、高尚的人格是班主任老師必備的素質
班主任老師與其他科任老師不同,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級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指揮者,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點燃每個學生心靈的火花,才能引導學生身上的光亮長久不熄,也只有這樣的班主任,他的管理活動才會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和遵從;反之,如果一個班主任不具備人格吸引力,那么他的班級也會貌合神離、散沙一盤。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努力做到談吐文雅、風趣幽默,以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高××老師說過:“在班主任工作中,愛心與責任心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原則。”我還認為這兩點是班主任人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班主任要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高人一等的思想觀念,我們要平等、公平、民主地去和學生交流,做好學生精神的導師。讓每個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huán)境中度過理應屬于自己的校園生活。
四、懲戒
懲戒是一種必要的教育教學活動,但體罰或變相體罰是對學生身心的一種無情摧殘。在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認為懲戒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罰。其實我們沒有弄懂一個問題,那就是懲戒的含義。懲戒是為了終止學生的不當或不合理的行為,只要采用的是合乎情理的、充滿愛心的懲戒,并且在懲戒過程中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嚴而有方、愛而有法,尊重學生的人格,寬容他們的錯誤,我相信這樣的懲戒一定不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會讓他們能更高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會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愛我們的職業(yè),要愛我們的學生,要讓愛成為我們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旋律。小到班級和學校,大到周邊社會,要讓愛成為我們心靈的呼喚。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當我回想起那畢業(yè)典禮上一行行清淚和哭聲中的《感恩的心》,便止不住內心的顫抖。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當許多年過后,如仍有人在滾滾人海之中稱我一聲老師之時,我心足也!為了那一滴滴真誠的淚水,為了那一聲聲心靈的問候,為人師者,此生何撼!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