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剛
(山東省廣饒縣第一中學)
摘 要: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難度與深度都在加強,加之面對考試壓力的學生與教師都會在課堂中急于求成而忽視效率問題。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束縛,實現(xiàn)化學課堂在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突破與統(tǒng)一,最終實現(xiàn)教學的發(fā)展與完善。針對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的發(fā)展做出進一步的分析,以期為日后教學發(fā)展做出啟示。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化學課程的發(fā)展,是教師與學生多重互動的結果,新課標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教學中,尤其是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未得到絕對的體現(xiàn),更多的時候反而是教師講解與學生記錄的,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不斷追求的。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做出判斷。筆者對于自身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得出如下策略性思考。
一、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階段,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與發(fā)展,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所能提供的氛圍構建,主要包括人文環(huán)境與課程環(huán)境,在人文環(huán)境下,教師尊重學生,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并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能與學生形成交流與互動,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與認可。在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中,使化學盡可能貼近生活。在初中階段,對化學課堂制定了明確的定義,即生活中的化學,而進入高中階段,隨著大量的概念、定理、計算公式的引入,學生疲于應付,反而忽視了這一點。在高中階段,教師仍然能夠主動地將更多的生活常識、情境用于課堂建構,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避免因為陌生而產生抵觸,并且還能使課堂氛圍變得更為活躍輕松。
二、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新型課堂組織形式
在當前教學中,教師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明確自身的角色,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而不是主體者。教師要將課堂徹底地讓出來,使學生成為其中的主宰,徹底實現(xiàn)教學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參與其中。在為學生建立學習環(huán)境以及進行實驗演示之后,交由學生自己去探索與討論結果,得出結論,是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采用的比較高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學科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建構性?;瘜W的建構包括表達符號和計算方式。在符號的定義稱呼上,化學學科是重新命名的,比如說氫氦鋰鈹硼等化學元素,以及我們所說的“鎂光燈”,在化學中就只剩下“鎂”,這是一種新的定義。而在計算上,出現(xiàn)了與數(shù)學公式不盡相同的化學公式。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一段時間去吸收這些知識,用自己的方式去記憶這些知識,而不要試圖只通過講解、記憶的方式來完成,否則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化學學科的學習是離不開實驗的,這是一種共識,但是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實驗的缺乏,實驗室資源緊張,復雜的實驗學生沒有完成的能力等,這些問題都影響著化學學科的發(fā)展。還有一些問題是,即使學生來到化學實驗室,實驗的完成效率也讓人感到憂慮,部分學生完全亦步亦趨地跟隨教師,仿佛實驗就是一個熟悉的過程,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的空間,也缺乏創(chuàng)造力。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創(chuàng)造力過分旺盛,忘記了課堂本來需要做的事情,在這些問題下,化學實驗課進行得并不是很好。面對這些問題,化學教師首先要對教材進行規(guī)劃,哪些是一定要實驗的、哪些是比較簡單的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操作與觀察的等,而哪些是可以離開實驗室在班級中由教師演示出來的,將這些內容劃分得當,就可以要求學生適當?shù)卦谏钪羞M行自主探究等,或可以由教師在課堂演示給學生看。只有充分地解決了理論與實驗的關系,才能切實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
四、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作為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的多媒體技術,需要教師做出進一步的判斷,實現(xiàn)教學的全面突破。在實驗課的完成中,可以將教師的實驗演示過程轉變?yōu)槲⒄n的形式,使學生更為清晰地觀察到每一個步驟,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將這些實驗的微課交給學生,使學生根據(jù)這些課程進行自主的學習與討論。
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建構,就需要教師明確課堂真正的所需是什么,將主動權更多地交給學生,使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發(fā)展。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才能切實促進教學的發(fā)展等。
參考文獻:
[1]張灼妍.新課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導刊,2010,16(2):47-48.
[2]彭宏亮.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引入科學思想方法教育的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18(6):74-75.
[3][美]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6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