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宸宇
【摘要】目的:觀察中藥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化療,觀察組采取中藥配合化療的方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綜合評價效果。結果:治療2~3療程后進行臨床效果評估,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癌癥控制率、Karnofsky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結論:中藥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和癌變控制率,減少化療毒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晚期肺癌;益氣養(yǎng)陰清毒;中藥;治療;化療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治愈率低,5年生存率僅為5%~10%,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首位,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肺癌的早期缺乏特異性的癥狀,約2/3的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為中、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機體的正常功能。為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化療效果,筆者采取益氣養(yǎng)陰清毒中藥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問收治的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56.3-78.5歲。將60例肺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2.8歲,鱗癌12例,腺癌18例,Ⅲ期16例,Ⅳ期14例;觀察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61.9歲,鱗癌14例,腺癌16例,Ⅲ期15例,Ⅳ期1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分型、分期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納入標準
(1)診斷標準:全部病例均參考中國抗癌協(xié)會于1997年頒布支氣管肺癌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具有腫瘤病灶,并經病理學檢驗確診,臨床診斷明確,病歷資料完整,以往無手術和化療史。(2)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語言障礙患者、病理診斷、分型、分期不清的患者,予以排除。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營養(yǎng)支持和化療,對照組采用紫杉醇及順鉑治療,紫杉醇每次140-160mg/m2靜脈滴注,順鉑75mg/m2的靜脈注射,分3天使用,21天為一療程。
治療組在常規(guī)方法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藥進行益氣養(yǎng)陰清毒治療。中藥以黃芪、沙參、白花蛇舌草、百合、熟地、當歸、麥冬、夏枯草、甘草等為基礎方,在治療中根據(jù)患者的癥候分析進行隨證加減。3周為一療程。
1.4療效判定
參照WHO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腫瘤病灶的CT影像結果進行評估,完全緩解:腫瘤病灶完全吸收,無轉移病灶出現(xiàn),持續(xù)5周以上。部分緩解:腫瘤病灶明顯縮小,縮小體積大于50%,持續(xù)5周以上。輕度緩解:腫瘤病灶縮小,縮小體積小于50%,持續(xù)5周以上。無效:腫瘤病灶呈現(xiàn)不斷擴大趨勢,且體積擴大了25%以上。治療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例數(shù)×100%,患者癌癥控制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輕度緩解)/病例數(shù)×100%。
2結果
2.1臨床療效
治療2~3療程后進行臨床效果評估,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和癌癥控制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Karnofsky評分
治療后兩組Karnofsky評分均有提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見表2。
2.3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18例出現(xiàn)惡心和嘔吐癥狀,3例頭暈乏力,1例出現(xiàn)肝功能損傷。觀察組12例出現(xiàn)惡心和嘔吐癥狀,1例頭暈乏力,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
3討論
老年中晚期肺癌預后較差,發(fā)現(xiàn)時已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治療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就是化療,但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機體的正常功能,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中藥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和癌變控制率,還能減少化療毒性,在本次研究中,配合中藥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有效率和癌癥控制率均優(yōu)于單純化療的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相對較輕。
4結論
化療是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中醫(yī)藥在肺癌治療中效果明顯,中藥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和癌變控制率,減少化療毒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