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晶晶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校園網以及教室網得到廣泛應用。網絡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為信息資源豐富、靈活度高、便捷性強,這就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學生能夠主動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掌握相應的知識。接下來筆者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授課、課后作業(yè)鞏固這三個方面談談借助信息技術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利用網絡查閱資料
開展課前預習,可幫助學生全面把握即將學習的內容,知道哪些地方自己還沒有明白,在課堂上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學習,這樣就可以較為輕松地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強化聽課效果。另外,進行課前預習還能夠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獨立學習課本知識,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良好習慣。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附有關于作者和文章的簡單概述。在授課之前,教師可讓學生自行上網查閱資料,并將其匯總整理,使其成為有別于課文概述的個人預習筆記。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第20篇課文《詹天佑》一課,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預習作業(yè):利用網絡查閱與詹天佑相關的資料,內容不可與課文中給出的簡介資料完全一致,需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課文給出的信息主要包括詹天佑的出生時間、去世時間、祖籍、居住地以及個人成就。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到了更多的信息,如詹天佑的個人求學經歷、家庭資料、個人作品、主要貢獻等,并將其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在講解文章之前,教師先讓幾名同學對詹天佑進行介紹和描述,之后教師做出點評,隨后開始講解。教師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明確告訴學生不要直接照搬網絡資源,要有針對性地自行篩選與匯總,突出人物重點,否則預習就流于形式,毫無意義可言。這種課前自行預習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還能夠培養(yǎng)其獨立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繼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課堂授課: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好奇心是探索新事物的開端。小學生的求知欲比較強,但是分辨問題的能力較弱。對此,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創(chuàng)設情境,指的是教師在合理組織客觀條件的基礎上,設計出讓學生面臨當前急需解決問題的局面,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概念沖突,意識到憑借當前所學知識還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從而產生“認知失調”,繼而調動起學生積極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引導他們發(fā)散思維認真學習。
例如,在講李白的《贈汪倫》一課時,教師先拋出一系列問題:誰是汪倫?他和李白是什么關系?汪倫為何邀請李白來家做客?之后通過多媒體課件對李白進行介紹,其中穿插一些關于李白的趣事,引起學生對李白的興趣,為學習詩歌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礎。之后通過多媒體展示整首詩,并逐句分析,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模擬詩中所描繪的情境,掌握內在含義。帶領學生一起朗誦,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以糾正學生發(fā)音。最后要求學生對全詩進行背誦與默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學習,在成功解決問題之后體會到知識的實用性,感受到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三、課后作業(yè):利用多媒體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在講解完課本內容之后,可以通過設計開放性作業(yè)、制作演示文稿等方式,使得學生將做作業(yè)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和積極性,繼而在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開放式作業(yè)”,也就是不規(guī)定具體作業(yè)題,由學生自行選擇題型,只要在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即可。比如,在學習完《鞋匠的兒子》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布置了一項關于此文的開放性作業(yè):寫一篇讀后感;和同學合作,模擬文中林肯總統(tǒng)與參議院議員的對話情境。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搜索關于林肯的資料和信息,進一步加深對林肯總統(tǒng)的認識。
其次,教師可以在提煉單元內容之后,組織學生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在形式上不用很專業(yè),只要能夠清晰展現(xiàn)本單元所學知識的脈絡即可,目的是在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繼而培養(yǎng)其自主探索、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積極開展各種豐富有趣的語文活動,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其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師也可以此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自主分析的良好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zhèn)張黃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