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碧
虞山小長城
人們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還知道,秦朝時期,秦始皇發(fā)動八十萬民工修筑萬里長城,孟姜女尋夫哭倒長城的故事傳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它是每個人魂牽夢縈的神殿。但是,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在江南水鄉(xiāng)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長城。
小長城位于江蘇常熟的虞山。在商周時期,虞王侯在此建立了城池。為了防御外敵入侵,虞王侯就依山筑起了一座長城(這座山后來起名虞山,海拔263米)。虞山橫臥于常熟城西北,北頻長江,南臨尚湖。江南鼻祖虞仲(即仲雍),死后埋葬于此而得名。虞山東南麓伸入古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譽。
今年的初春,因出差,去了趟常熟。走出飛機場,春寒料峭的冷意一陣襲來,我不禁地打了個抖?!敖细5?,常來常熟”的字幅,立即映入眼簾,耀眼醒目。剛開始,我不以為然,這只是一個引資招商的廣告語罷了。但恰恰相反,它濃縮了常熟深厚的人文地理和悠久的歷史底蘊,且是江南的洞天福地。
我有個習(xí)慣,每到一個地方都要乘車去逛逛,粗略地了解那里的環(huán)境及地理位置。
風(fēng)和日麗的一天,辦完事后,聽當?shù)厝苏f,這里有一個著名的小長城。為飽眼福,我慕名爬上了長城。城墻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它寬3米,高10米左右。用磚石砌起的城墻,結(jié)實而牢固。順著臺階,我一步一步地踏在長城的脊梁上。每100多米就有一個瞭望臺(哨所),也叫烽火臺。為了互相照應(yīng),一旦發(fā)現(xiàn)情況,哨兵馬上點火報告敵情。甚至,一二十米左右就設(shè)置一個炮火臺。目前,臺上還保留著火炮,粗大的身體被銹色緊緊地包圍著。城墻的磚石,因歷史久遠,光潔發(fā)亮。甚至,有的爬滿了苔蘚。我氣喘吁吁,終于爬上了長城的頂峰,長城的脊背更加開闊平整,寬大約七八米。一座雕工精細,氣勢恢宏的兩層閣樓屹立在它的上面。閣樓里擺放著古箏和一把木琴,墻上掛著一些墨筆書畫??梢娛爻侵魅说那閼?。站在上面,往下俯瞰,整座常熟城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猶如一個搖籃把它緊緊地擁在懷里。
好奇心使然,問了同行的小張(他是當?shù)厝耍!斑@個長城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風(fēng)吹雨打,是否經(jīng)常修建?”“沒有,只有一小部分而已。”堆砌齊整的城墻,斑駁依稀可見,但厚實牢固,卻沒有瑕疵,唯有留下時光的痕跡。
爬行了將近一個鐘頭,下了山。我抬頭仰望,一座連綿起伏的城墻橫亙于山中,逶迤壯觀!閣樓里仿佛傳來了悠揚的琴聲,響徹天穹,一個個鮮活的歷史畫面在此重現(xiàn),敘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厚實堅固的城墻,凝聚著古時勞動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同時,展現(xiàn)了古時勞動人民吃苦耐勞,自然淳樸的本色。
沙家浜紀念館
沙家浜原地名叫橫涇。20世紀60年代初,以當?shù)馗锩谷展适聻樵蛣?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唱遍了大江南北,因此改名沙家浜。沙家浜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它不僅是復(fù)社先驅(qū)楊彝,藏書家毛晉的長居之地,又是明清時期產(chǎn)生進士、舉人最多的地方。而且,抗戰(zhàn)時期,沙家浜是蘇常太抗日游擊根據(jù)地,新四軍與東路軍在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因歸程的時間推遲,我如愿以償?shù)刈哌M沙家浜,尋找革命先烈的足跡,感受它的文化內(nèi)涵。
吃完早飯,我們幾個人驅(qū)車前往。沙家浜在常熟的南部,距離市區(qū)十幾公里左右。二十分鐘后,終于到達目的地。去的路上,天是明朗。但是,到了那里,天空卻陰沉沉下來,還夾裹著風(fēng),飄落著毛毛的細雨。仿佛細雨是英魂們的眼淚,風(fēng)是他們的呼喊聲。我的心立刻揪得緊緊,肅然起敬。
沙家浜坐落于美麗的陽澄湖畔上,叢生的蘆葦環(huán)腰摟抱。我們在導(dǎo)游的引領(lǐng)下,穿過林蔭小道,很快地走到沙家浜革命紀念館的廣場上。它的四周城墻由花崗巖和大理石鑲嵌砌成,栩栩如生的浮雕刻在上面。每尊浮雕人物,惟妙惟肖,形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地雕刻了“蘆蕩火種,魚水情深”的畫面,描繪軍民在絕境中,冒著生命危險與日寇卓越斗爭的英雄事跡。
紀念館里陳列著一些烈士的遺物、照片和官兵使用的一些槍支彈藥,以及當時從日本兵繳獲的槍支等。我在紀念館里來回踱步著,認真地看著墻上的每張圖片,解讀它們的含義。一幅標著“魚水情深”的照片吸引著我,《沙家浜》的戲劇人物——沙奶奶正給新四軍傷員喂飯,家里三個新四軍指戰(zhàn)員圍坐在桌旁討論事情,沙奶奶的兒子在外面放哨……“沙奶奶是《沙家浜》戲劇里塑造阿慶嫂其中的一個人物之一”,導(dǎo)游的解說在我的耳邊響起。我滿懷好奇心,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張阿慶嫂原型人物朱凡烈士的照片和她遺留下來驅(qū)蚊用的枕頭。她犧牲時年僅二十三歲。在一次日寇瘋狂的“清鄉(xiāng)”大掃蕩中,為了掩護群眾轉(zhuǎn)移而被捕。在監(jiān)獄里經(jīng)受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忍受非人的折磨,敵人在她的嘴里得不到半點新四軍的重要消息,氣急敗壞,就把她綁在兩舟汽船上活活拖死,然后,把尸體扔到蘆蕩里。無論是春來茶館的老板娘陳二妹,還是郭建光等,他們都是當年蘇常太地區(qū)抗日軍民英雄群體的典型塑造……為捍衛(wèi)革命,不顧個人安危,不怕流血犧牲,陽澄湖畔上的軍民們譜出了一首不凡的歌曲,與日偽展開激烈艱苦的斗爭。
沙家浜紀念館不僅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且承載著歷史使命。曾經(jīng),這片紅色的土地浸染了革命烈士的鮮血,空氣彌漫著抗日戰(zhàn)火的硝煙……那些屹立在廣場上殘缺不全的一根根石碑柱子不正是寫意了當時新四軍傷員與敵人周旋,不屈不撓的抗爭情景?
美麗的蘆葦蕩
渺無邊際的陽澄湖上滿是綠野叢生的蘆葦。它們迎風(fēng)搖曳,涌起陣陣漣漪,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露出水面的蘆葦有兩米多高,與緩緩的湖水連接在一起。行走在錯綜復(fù)雜的蘆葦蕩,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了迷宮里。放眼一望,黃綠的蘆葦猶如一根根利箭般地挺立著。一陣風(fēng)吹過,齊刷刷的,又不失倔強的隨風(fēng)擺動,還發(fā)出“沙沙”的響聲?!笆V篙滿地蘆芽短,聽取蛙聲一片”。經(jīng)過時節(jié)的變換,有的蘆葦叢來不及換上新裝,還穿著蘆花的衣服,有的已經(jīng)冒出嫩芽……endprint
我們坐在汽船上領(lǐng)略著水鄉(xiāng)的靜美,婀娜的身姿。古色古香的房子雖矮小,但很耐看,像風(fēng)姿綽約的江南女子,羞澀又蘊含著典雅大方。我不失時機地拍攝著蘆蕩里的美景,一群群的水鳥在湖里追逐嬉戲。汽船的響聲驚動了玩得正歡的水鳥們,它們立即飛向遠方,還發(fā)出“嘎嘎”的鳥鳴聲,凄厲的聲音在空中久久回蕩,像在說:敵人來了,趕緊隱蔽??谷諔?zhàn)爭時期,這里是新四軍和東路軍的敵后根據(jù)地,并且,還是傷員的后方醫(yī)院。只要日偽軍來了,有進無出。那飄揚的蘆花是革命勝利的旗幟,美麗的蘆葦蕩書寫了一部軍民團結(jié)一致,共同抗敵的不朽故事。
汽船在蘆蕩里繼續(xù)前行。水路(舟船行走的地方)的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蘆葦叢,它時而寬敞明亮,時而狹小陰暗。漸漸地,汽船在春來碼頭靠岸。
我們走下船,經(jīng)過碼頭,便到了春來茶館。春來茶館位于碼頭旁邊,它是抗戰(zhàn)時期地下黨的秘密聯(lián)絡(luò)點。邁步走進茶館,坐下休憩一番。一個穿著藍色花紋的服務(wù)員,提著水壺向我們走來。服務(wù)員的裝扮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大家就你一言我一句地議論起來。阿慶嫂的影子立即閃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阿慶嫂是春來茶館的老板娘,她的老公是地下黨交通員。受丈夫的影響,她當起了交通聯(lián)絡(luò)員。記得一次,葉飛在此議事,湊巧碰到兩個偽軍,他們要做例行檢查。阿慶嫂看到,靈機一動,馬上把他們引開……
邁出茶館,穿過小巷,我們來到了橫涇老街。刁家大院位于古街最熱鬧的地方,它是個當?shù)刈钣忻拇髴羧思?,也是橫涇老街上規(guī)模最大的宅院。前后三進,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大院后面有后花園、假山、池塘、廂房等配套建筑??谷諔?zhàn)爭爆發(fā),主人把此院讓出來,作為忠義救國軍第五支隊的司令部。街道上林立著一排排老牌茶館,手工豆腐店,染布坊……不難想象,這里曾是熱鬧繁華,商業(yè)貿(mào)易的地方。雖然歲月在它的身上烙下斑痕,但不黯然失色。我不停地拍照,捕捉一切,把最美的畫面定格。古老而純樸的橫涇躺在陽澄湖畔的懷抱里默默地看著美麗堅韌的蘆葦,敘說著它不朽的久遠故事,抒寫著它的動人詩篇……
走出蘆葦蕩,揮別了沙家浜,天空變得晴朗起來,我的心也開闊明亮了許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