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初中生物教學受到廣泛重視,然而,在中考生物復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教學問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其長遠進步?;诖?,本文針對中考生物復習課堂設計與落實的分析,提出幾點中考生物復習課效率提升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考生物復習課堂 設計與落實 中考生物復習課效率 提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80-02
在中考生物課堂復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復習課堂有效性,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可以積極借鑒其他教師的復習課經驗,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逐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確學生的主體位置,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等,科學設計課堂教學形式,逐步優(yōu)化教學體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自身教學效果。同時,初中生物課堂復習問題,主要是老師們不能很好去領悟復習課所承載的功能,造成了復習課效率不高。本文結合實例闡述中考生物復習課堂的設計與落實,希望能對老師們提高中考復習課的效率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一、 深刻認識和明確復習課堂的任務
復習課承載的功能包括:回顧、歸納、提升、沉淀?;仡?,是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一定的媒介引導幫助學生回顧舊知;歸納,是將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將知識結構化、系統(tǒng)化;提升,則是復習課中重要的關注,是將知識的學習水平進入舉一反三的層次;沉淀,則是經歷了回顧、歸納、提升三個環(huán)節(jié)后,將知識和能力經建構、固化后,內化的成為可以融會貫通的能力。
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的復習課例中,回顧是將生物遺傳與變異相關的重要概念:遺傳、變異、基因、DNA、性狀、相對性狀,幫助學生回憶、再現(xiàn)、再認;歸納是將遺傳與變異的過程、原理:基因、DNA、性狀、相對性狀等重要概念的關系,遺傳信息的傳遞,性狀傳遞的規(guī)律等用聯(lián)系的觀念相關聯(lián);提升就是在具體的生物遺傳的現(xiàn)象,在新的情境中去對相對性狀、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判斷、性狀分離的原因分析;沉淀是將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相關重要概念,識記、理解、聯(lián)系之后,對生物遺傳與變異的現(xiàn)象、新情境下的遺傳學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二、聚焦復習目標,師生共進明方向
沒有教學目標的課堂是不存在的,而復習課的時效性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更高,對于教學目標的要求是師生認同的學習任務。因此,在復習課教學目標的設計中,可以將教學目標細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可以呈現(xiàn)在導學案上,使學生在課堂的由始至終都能夠關注得到。還可以將學習目標設計為一暗線將復習過程一一串連成為復習課結束時的總結呈現(xiàn),從目標出發(fā)又歸宿于目標結束[1]。
例如,在復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一課中,可以設計下列目標:
1.回顧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三個實驗,復習光合作用的內容。要求:
(1)說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寫出光合作用反應式,指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
(2)在復習學案上填寫思維導圖中留白部分。
2.通過與呼吸作用相關的三個實驗,回顧呼吸作用的知識。要求:
(1)說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本質
(2)回答問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的能量?能量來源于哪里?
3.填寫思維導圖,區(qū)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并理清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節(jié)點[2]。
三、堅持把思路、方法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
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的復習課例中,教師是將導學案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分為:課前預習和課中練習兩部分。課堂推進的形式是教師用PPT逐題呈現(xiàn),個別提問學生,教師評判學生回答正誤,這樣的處理方式,只是將零散的知識單一地去塞給學生,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學習[3]。教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科學開展教學工作,凸顯出學生在復習課堂中的主體位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可以將教師作為課堂引導人員,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再是教師教學、學生聽課的教學氛圍,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比如果教師能設計一些問題串,啟發(fā)和引發(fā)學生去思考問題,然后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將零散的知識加以聯(lián)系,將知識結構化,如此地方式是把思路、方法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這樣就會取得好的復習效果[4]。
四、注重三個研究:研究學情、研究標準、研究中考真題
要研究出成績,應該從學情、課程標準、歷年中考真題三個方面做文章。了解學情,才能提高復習的針對性;研究課程標準,才能把握復習的正確方向;研究中考真題,才能準確掌控習題訓練的度[5]。
五、抓好兩個落實:知識落實、技能落實
知識落實,是指從點到面,將單元知識形成結構化、體系網(wǎng)絡化,可運用概念圖、思維導圖等工具來實現(xiàn)。
技能落實,是將相關生物實驗與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進行整理歸納,最理想的效果是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相關的思路與方法,就是真正意義的落實了。
六、創(chuàng)新復習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時效性
教師在生物復習課教學中,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準確理解難度較高的知識,保證可以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說教法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發(fā)揮說教法的應用作用,提升復習課堂教學成效。一方面,需要保證說教法的直觀性,可以利用生物教材中的插圖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物,吸引學生參與到復習課堂中,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娛樂性較強的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講解“血管”知識的時候,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動脈視頻、靜脈視頻與圖像等,保證學生可以牢固的記憶相關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需要保證語言生動性,就是教師在復習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保證可以吸引學生學習復習課堂的各類專業(yè)知識,例如:在“血液”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將血液中紅細胞稱作“奉獻者”,將血液中的白細胞稱作“獻身者”,將血液中的血小板稱作“防汛工兵”,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6]。
其次,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需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位置,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植物類群與動物類群”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相關知識,然后在課堂教學期間,要求學生將自己搜集的知識展示給其他同學,以此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7]。
七、強化復習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在中考生物復習期間,教師需要強化訓練教學力度,保證可以提升學生的復習成效。復習訓練,主要就是教師利用教學檢測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檢測,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在此期間,教師需要設計完善的教學方案,做好知識梳理工作,明確學生的復習流程,保證在一系列的復習要求之下,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復習教材內容,在學生復習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各類教材知識。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教材之后,需要為其提供練習題,使其可以利用教材知識解答練習題,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答中的錯誤現(xiàn)象,采取有效措施糾正錯誤,保證可以提升復習訓練教學效果。在對學生進行復習訓練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歸納總結重點知識,保證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其中的重點知識內容,按照教師的要求,對生物復習題進行全面的解析,以此提升自身復習學習成效,滿足中考生物知識復習需求。
結語:
綜上,生物復習課的設計要聚焦一個目標意識: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把握四個關鍵詞:回顧、歸納、提升、沉淀。在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制定針對性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深入?yún)⑴c課堂教學活動,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公平性與民主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還要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題位置,激發(fā)學生的復習學習興趣,將學生復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可以在自主探討與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復習成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小東.淺議初中生物會考有效復習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2,19(12):96-97.
[2]舒玉兵.淺談初中生物中考復習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4(10):70-70.
[3]王學玲.如何提高生物中考復習課的效率[J].讀與寫(上,下旬),2013(19):191-191.
[4]李天生.如何提高中考生物圖表專題的復習效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8):5-5.
[5]馬乃芝.上好生物復習課的幾點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2(17):128-128.
[6]朱小平.中考物理復習課的幾個注意點[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2(9):38-38.
[7]姚文婷.淺談激活生物中考復習課的策略[J].新課程(教研版),2013(3):164.
作者簡介:
李紅文(1960- ), 女,研究生,廣東羅定人,從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中學高級教師、廣西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