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勇
摘要:現(xiàn)階段,我國博物館在對一些文物陳列過程中主要以傳統(tǒng)的“以物為主”的形式進行,而這種形式直接限制了博物館社會功能的發(fā)揮。博物館對文物陳列的主要宗旨可以有效的讓人民群眾直接的關注文物歷史文化,并將其中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诖?,本文對安徽省壽縣博物館中文物的陳列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陳列
前言:博物館文物的陳列可以有效的將文物的性質、市場經(jīng)濟與觀眾的需求體現(xiàn)出來。在博物館文物陳列過程中應該將文物的背景知識和展品進行編排,并將其發(fā)展歷程以一個多樣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真正的了解歷史文物。博物館的陳列主要指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陳列,并以文物標準為基礎,按照指定的主題、序列、藝術形式組合,從而達到直觀的教育、傳播文化的作用。
一、博物館文物陳列概述
我國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陳列主要以展現(xiàn)文物的物理形狀為主進行,但是其在陳列過程中很難將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意義闡釋出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將原有的陳列模式創(chuàng)新、完善,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更加主觀的了解文物歷史中的內涵意義,從而達到接受歷史教育的作用。
(一)文物性質
文物主要指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類生產活動而產生的一種物質遺存,因此,文物具有雙重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物質性、歷史性。其中的物質性主要是文物物力形態(tài)中的一種;而歷史性是指文物中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信息,文物在不同的領域中發(fā)揮著不同作用[1]。另外,文物還可以從不同層面上將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制度、人類活動、社會關系等部分體現(xiàn)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文化、內涵,并將文物中真正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
(二)市場經(jīng)濟與觀眾需求
博物館是一種公益性、非營利性的結構,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市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博物館在文物展覽過程中,可以以一個直接的形式向社會提供一個具有較高服務性質的文化產品,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文化。文物有著研究、陳列、設計、布置、展覽等多種工藝流程,其在宣傳、營銷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成本,而這種成本是廣大消費、社會對博物館產品實現(xiàn)銷售的全部過程[2]。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我國經(jīng)濟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在消費過程中對一些產品擁有者屬于自己的消費權利,而社會公眾在參觀文物陳列過程中主要以消費驅動的形式進行,但由于文物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該物品是其他物品不能取代的。因此,博物館文物陳列過程中,不僅要將文物外表的物理形狀體現(xiàn)出來,同時還要在文物陳列過程中將其中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在這個經(jīng)濟市場中,社會資源可以通過產品優(yōu)化的形式進行配置,如果文物陳列過程中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么所陳列的產品就會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就會被淘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將博物館文物以一個免費形式開放,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觀眾的需求,將歷史文物中真正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社會經(jīng)濟效益。
(三)博物館社會功能
博物館是社會中公益性組織,對于社會的發(fā)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博物館文物在陳列過程中還應該做好文物的展覽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真正的了解歷史文化,了解中國文化,從而提高人們的自信心、愛國情感。另外,在博物館陳列過程中還應該對歷史信息進行全方面的揭示與詮釋,如果文物在陳列過程中只展示文物的物理形狀,那么其中的文字解釋只能局限于卡片上,那么很難將文物的真正意義體現(xiàn)出來[3]。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將二者相結合,在展現(xiàn)文物美感的同時還能將其中的真正價值體現(xiàn)出來。
二、博物館文物陳列發(fā)展歷程
(一)背景知識陳列
文物在陳列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觀眾的接受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現(xiàn)代化人們的需求。而文物陳列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其在陳列過程中如果缺乏歷史背景,那么其中的真正意義就會被忽視,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可以通過標志牌、短片、泥塑等方式進行輔助,只有這樣才能將文物真正的歷史內涵體現(xiàn)出來[4]。
(二)展品編排陳列
近年來,我國文物陳列主要以“以物為主”的形式進行。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物品的精美程度逐漸取代了歷史地位,這是每一個展品在陳列過程中的主要標準。不同的歷史朝代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文物,比如說,青銅、唐三彩、青花瓷等。如果文物在陳列過程中忽視了其中的歷史地位,那么文物就會形成一個獨立展品,從而導致文物與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缺失,這對觀眾來說也會帶來嚴重的審美疲勞。
博物館文物在陳列過程中應該做好展品的編排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文化,并將文物中的美感體現(xiàn)出來[5]。另外,在文物陳列時,還應該設備出一項全新的展品,通過編排的形式反映出歷史的變遷和文明的發(fā)展。
總結:博物館文物的陳列是一門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在文物陳列過程中要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腳步,現(xiàn)代化人們的審美需求進行陳列,只有這樣才能將文物中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文物陳列對大眾的吸引力。本文對博物館文物陳列進行了簡單的研究,文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國專業(yè)技術人員加強對博物館文物陳列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宋才發(fā).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本質及藝術[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57-62.
[2]周乾,閆維明,周錫元,周京南.我國博物館陳列文物防震技術現(xiàn)狀研究[J].災害學,2010,S1:201-206.
[3]邱衛(wèi)紅,陳峻.試論科學創(chuàng)新地市級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的新思路——以湖南省益陽市博物館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為例[J].博物館研究,2013,03:57-60.
[4]王炯.淺談歷史類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的內容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149-150+170.
[5]周乾,閆維明,周錫元,周京南.我國博物館陳列文物防震技術現(xiàn)狀研究[A].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城市安全與防災學術委員會.第三屆全國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城市安全與防災學術委員會:,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