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珺1. 王鵬1. 董施秋2.(通訊作者)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2.黑龍江省護理高等??茖W校
參照NCCN指南設計的基于PBL及EBM法的腫瘤相關專業(yè)研究生臨床帶教模式的開發(fā)與應用
閆珺1. 王鵬1. 董施秋2.(通訊作者)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2.黑龍江省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臨床醫(yī)學教育中,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漸顯弊端,積極響應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臨床帶教階段又是基礎與臨床銜接的關鍵階段。故本研究以來自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的20名中西醫(yī)結合(臨床)專業(yè)全日制統招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以腫瘤科臨床實習為基礎,以肺癌為教學內容,通過出科考試及填寫調查問卷,評價兩種臨床帶教方法的優(yōu)劣性。
PBL教學 腫瘤專業(yè) NCCN指南 EBM法 研究生教育
在教學改革熱潮的推動下,醫(yī)學院校教學模式不斷革新,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尤其是近年我校引入了PBL教學,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教師資源相對缺乏,限制了PBL教學的大范圍開展。近年筆者嘗試在腫瘤專業(y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結合循證醫(yī)學(EBM)的PBL教學法,受到學生歡迎,而且提高了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為來自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的20名中西醫(yī)結合(臨床)專業(yè)全日制統招碩士研究生,隨機分為2組,一組采用參照NCCN指南的PBL教學法,另一組采用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
(二)研究方法
以NCCN指南及全國高等醫(yī)學院校教材《腫瘤學(8年制)》為基準,按照教學大綱及相應病種臨床路徑的要求,參考國外先進經驗及結合本校專家共識,確定標準化病人(SP),并依據其設計與肺癌診斷治療密切相關的基本問題,形成教師的引導下,以SP為參照,提出基于Delphi法確定的問題,學生通過應用基于Delphi法確定的EBM檢索詞,檢索數據庫中,找出相關問題的最佳證據,闡述自己的觀點,為治療方法的選擇做出決策的系統性帶教流程及質量控制標準。
采用NCCN指南要求的新臨床路徑教學和傳統教學兩種方法,以腫瘤科臨床實習為基礎,以肺癌為教學內容,帶教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臨床)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通過出科考試及填寫調查問卷,評價兩種臨床帶教方法的優(yōu)劣性。考核內容包括理論考試、病例分析。①理論考試總計100分,考核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和臨床操作,各50分。②病例分析要求學生通過采集病史、查體、閱片,對病例做出明確診斷(包括進行TNM分期),歸納總結出患者目前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并對患者建立符合其特殊性的長期管理方案。該部分主要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實際管理患者的能力以及分析、歸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滿分為100分。調查問卷主要由學生對此階段學習效果做出自我評估,包括文獻檢索能力、英語水平、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共5項,每項分為有很大提高、有提高、無提高、不確定4個選項。
(三)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表1 兩組學生成績比較
表2 兩組學生滿意度比較
《NCCN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是美國腫瘤領域臨床決策的標準,也是全球腫瘤臨床實踐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指南。該指南是全世界共同遵循的,內容以循證醫(yī)學原則為指導每年及時更新,具有系統性、全面性及規(guī)范性[1],因此是學生學習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及形成良好腫瘤診治臨床思維的經典教材,對培養(yǎng)樹立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將《NCCN指南》引入研究生腫瘤教學,指導學生進行NCCN指南規(guī)范化、系統化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PBL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2-3]。
在臨床帶教路徑中突出PBL這種以SP為先導,以依照《NCCN指南》確定的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同時結合讓學生通過關鍵檢索詞,檢索MEDLINE、EMBASE等英文數據庫[3],以及CNKI、萬方等中文數據庫,圍繞上述問題查找相關的最佳證據,闡述自己的觀點,為治療方法的選擇做出決策,帶教老師對學生提供的文獻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根據循證醫(yī)學文獻分級水平和推薦程度,評價文獻的臨床應用價值。這種新的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文獻的檢索進行基于循證醫(yī)學的互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發(fā)現,應用新教學法帶教的學生理論水平及臨床水平都有明顯提高,滿意度也較傳統教學法組更高,尤其是文獻檢索能力、英語水平及自學能力提高更為明顯,這三項能力對從事臨床工作尤為重要,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名醫(yī)生未來的診療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ΑR虼?,這種新的臨床帶教模式不僅可以全面提高腫瘤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效果,還有助于提升腫瘤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作為未來腫瘤科臨床醫(yī)生的執(zhí)業(yè)者的能力,最終使患者獲得更好的腫瘤醫(yī)療服務。
[1]繆萍,劉浩,潘翠環(huán),于瑞.以臨床為導向的美國物理治療教育課程體系[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5,01∶13-16.
董施秋(1982-),女,碩士研究生,黑龍江省護理高等??茖W校,助教,研究方向:健康管理的教育教學與推廣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