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周瑄璞的長篇小說《多灣》"/>
◆ 孔會俠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
平原上盛開的女人花——論周瑄璞的長篇小說《多灣》
◆ 孔會俠
作家的一生中,會有個別作品像是他們的“命里琴弦”,必須撥響,哪怕千回百轉、柳暗花明、指尖流血或生繭。在這個過程中,因著內心強大的自我驅動,作家會克服種種、不管不計地執(zhí)意完成;而在這個過程后,作品與作家之間就是那種相互完成與照亮的關系,作家完成了作品,作品反過來也以自己的樣子和命運,很大程度地成全著作家。我想,周瑄璞與《多灣》,就是這樣的命運相連?!抖酁场返钠鸸P時間是2007年12月8日,歷經9次修改后,終筆時間是2015年1月19日。用七年多的時間創(chuàng)作一部長篇小說,放在古今中外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中來比較,是不需要拿出來一說的“小巫見大巫”的事情,曹雪芹寫《紅樓夢》,用了一生,最后還沒完成。但是放在當前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實情上來看,是相對少見的事情了。周瑄璞曾說:“用我的筆將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家族,一個村莊記錄下來,將那些過往的故事講出來。多年來,我在內心不斷構思,到處收集素材,甚至覺得我來世上的使命就是寫出我家族的故事。我相信它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普通中國人走過的路?!边@句“來世上的使命就是寫出我家族的故事”,就見出了這部作品在她生命中的分量與意義。
周瑄璞在《多灣》里完成的,看似是關于家族故事的講述,尤其是家族女人們的命運講述,但其實,她更多地覺知、發(fā)現(xiàn)和完成了自我。經由《多灣》,她讓自己的寫作與中原那片她曾生活過的沉實大地從此發(fā)生了關系,生命的樹扎回了它的根處,接通了“營養(yǎng)源”;經由《多灣》,她化身“章西芳”,將自己穿插或附著在家族人生活命運的“大體”上,細細溯源了一遍自己生命的紋路。這讓她深切明白了自己“是在怎樣環(huán)境下活過來的一個人”,讓她從此心中有底氣、面上無畏色。
作家回溯生命歷程的這一遭,是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重要事情吧?就像沈從文在1932年寫的《從文自傳》,讓他“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fā)展過程”,梳理一下個人“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從而“得其‘自’而為將來準備好一個自我”。這一遭的意義,就像張新穎老師分析得那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來源和歷史,這個來源和歷史造就了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所以一個人要認識自己,必得認識自己的‘自’,那就需要沿著自己生命的來路去追索生命的來源和歷史,這個沿途追索的過程,也就是重新探求生命來歷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有自覺意識的,這個過程,是得其‘自’?!菍ψ晕业拇_認的完成……要確立這樣一個自我,是為已經可以觸摸到的將來而準備的?!贝撕蟮南喈旈L的一段時期內,作家的寫作,就是發(fā)現(xiàn)“自我”后、積極主動地實踐“自我”了。
回到《多灣》的文本來看,讓人感覺長期閱讀河南作家作品時心上形成的那個“缺”被填補起來了。多年以來,河南籍作家寫起中原女性來,大部分是按照母性形象來塑造的,盡管有許多女性作為主角出現(xiàn)、并讓人念念不忘,但作為這方土地上世代生存著的主要體現(xiàn)者,在整體形象上,總覺得不夠。而《多灣》就是一部中原女性的史詩,幾代女性的形象鮮亮豐滿,如中原農村許多人家院落里的各種花,各有各姿地搖曳在生活的風中。有的如潑爽盛大的大麗花,有的如小而妖艷的指甲花,有的如含羞悄開的杏花……“她們是大地上的花朵,頑強綻放,默默凋零,結出酸的、甜的、苦的各樣果實,這正像是自然萬物的樣態(tài)。”看,她們一個個從書中走到了身邊:季瓷、枝蘭、胡愛花、胡愛蓮、羅北京、桃花、季劉氏、招財嫂、章西芳……她們身陷時代變化、個人命運的各種困苦中:喪夫、饑饉、匪禍……她們不知道為什么,也不追問為什么,憑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勁兒,硬生生推著磨盤一樣沉重的人生往前走。生活是無盡的煩惱嗎?送走一個來一個?就像徐玉諾的《跟隨者》寫的那樣嗎?“煩惱是一條長蛇。/我走路時看見他的尾巴,/割草時看見了他紅色黑斑的腰部,/當我睡覺時看見他的頭了。//煩惱又是紅線一般無數(shù)小蛇,/麻一般的普遍在田野莊村間。/開眼是他,/閉眼也是他了。//呵!他什么東西都不是!/他只是恩惠我的跟隨者,/他很盡職,/一刻不離地跟著我?!备煊裰Z的“他只是恩惠我的跟隨者”一樣的心情,女人們自然地接受著命運送到眼前的一切遭際,想盡辦法、吃盡苦頭去承受,但從不氣短退縮。這或許是周瑄璞個人性格里的要強被分撒在了各個人物身上,也或許,正是這些來源于原型或想象的人物們(尤其是原型)的精神反養(yǎng)了作者,使她更有堅定而清晰的女性意識:“我作為女性就要寫出那種能在現(xiàn)有條件下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p>
這是中原女性生命核里的品質——昂揚不屈、識禮講義,像大地一樣溫暖而寬廣地擔當著一切。奶奶季瓷就是其中典范。陳忠實老師一定是認真地讀了這部小說的,他不像許多大家懸置在文本之上的空泛而談,他說得實在、準確,句句與文本細節(jié)相互呼應著。他說:“作者用非凡的耐心與細致,以冷靜的思考,女性的視角,探索人與世界的關系,人與生活的和解。塑造了季瓷這樣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學形象,她將自己的生命光華放射到最大限度,其精神魅力影響著后代子孫,她活出了一個東方女性在當時條件下最大的人性光彩?!鄙瓦@樣營養(yǎng)著生命——有些因素是遺傳基因的奇妙作用,有些因素是長期耳濡目染的思維習慣、言行習氣,有些是某個時刻忽然以她為鏡后的覺知和修煉。于是,在許多年之后的不經意間,我們會從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親人的存在,并感恩于這種存在(當然,有時也會無奈于這種存在)。就像章西芳忽然有一天意識到的那樣:“季瓷一直駐扎在她的心里,種在她身體里,甚至她覺得她就是季瓷,季瓷就是她。……她化作泥土就是為了讓她這株小苗在她的廢墟上長大。”季瓷對章西芳的影響,最大的是她有知的生存智慧和無畏的生活擔當。在第一任丈夫死后不久,她就明白自己該嫁了,可她要先盡責把小姑子的婚嫁安排好。季瓷給枝蘭說:“趁我還有力氣,一心想叫你體面地出門。放心吧,蘭,不叫你受一丁點屈。”當她與章守信相見后,章守信眼里的她“蒼白著臉,嬌小而尊嚴”,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弱小的女子,卻那么能干要強,她就是要“一輩子活個硬氣清白,不叫人欺沒”。這就是后來的章西芳吧?隨家人來到西安的章西芳,在外在生活環(huán)境的禁壓下頑強生存,在戀愛失敗的痛苦后不斷上進,在照管家里人方面責無旁貸地沖鋒陷陣,可不就是季瓷?
河南許多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常常是母親型或姐姐型的,她們的道德形象大于人性形象,普遍形象大于個性形象,大多是作為男權思想下的女性典范或男性欲望視野中的妖狐魅精,她們生命元氣里的本能呼喚多被漠視不理。但周瑄璞很在意這點,她要這些女性在情愛性愛中綻放自己的肉體和靈魂。于是她想象了一個桃花,虛設了一段感人的桃花與章四海的情愛故事:最初章四海給寡婦桃花家送吃的,桃花以身相報,后來章四海被批斗被拋棄,桃花仍然不離不棄,她堅定地守護著這個男人?!疤一ń兴麖氐紫嘈牛@世上還真的有一個拿著最真最熱的心來貼他的人,不管世事咋變,這女人的心永遠不變?!蹦腥擞袥]有這樣一個愛情理想?生命中有這樣一個女人,能這樣來對自己。女人一定有這樣一個愛情理想,生命中有這樣一個男人,可以讓自己甘愿付出所有地去給。桃花是許多女人的夢想,也是章西芳的,她到西安后的一段段感情,感情里的一個個男人,都讓她感到不值得。就像要“去面對一輪又一輪假象環(huán)生的日子”一樣,女人們還要“去面對一個又一個假象環(huán)生”的男人。那個轉朱閣的那點真情,像杯水一樣少而寡淡,比之章四海,差味多了。
這些女人們啊,像坦闊的大地。她們在風來的時候,自自然然地去承受風,不追問,不抱怨;她們在雨來的時候,勇敢無懼地去承受雨,不躲避,不怯懦。有時候,她們遭逢了陽光雨露,就大大方方享受這給予的恩澤;有時候,她們遭逢了鬼蛇的冷酷折磨,就隱忍下痛苦去接受這降下的災厄。大地真好啊!這些女人們啊,又像曲折的河流,她們沿著命運的河床,平平靜靜地流淌。在向著前方的延伸中,她們認認真真對待著遇到的一切:石頭、水草、小魚和飛鳥,甚至那前來漁獵的貪婪者。在冬去了春來的日子里,她們經歷了生長與衰老,但好像又地不老天不荒地長久下去。河流真好啊!
可是,在文本提供的過去跟現(xiàn)在的今昔間穿行,怎么感覺差了呢?這會是搜集材料時行走在田間地頭、故人故事中的周瑄璞內心常不由自主發(fā)出的嘆惋,也是她在敲擊鍵盤、讓這些人物活在屏幕上時難以抑制的感慨:過去日子真是太苦了!貧窮的折磨讓身體掙扎在生死邊緣,精神的折磨讓心靈熬煎在許多年的痛苦中,但為什么我們反而更能“看到苦難中的信念,苦難中的溫情,反而讓我們感到,從前那樣的生活也很好啊”?今昔相比,人的形象差了去了,人腔子里的氣韻弱了去了。今夕何夕啊。
但是,《多灣》因創(chuàng)作主體先在地賦予了過多的深情和追求,就有了些多余的冗筆。比如后半部分每章前嵌入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比如家族故事中堂弟那部分面面俱到的交代,人物、情節(jié)、引用,如果不能在文本中生出獨他而有的某些意義,可以大刀闊斧地割舍掉。有時,作家主體太沉醉在那由方言營造的氛圍里,太想要味道的醇正入貼了,就將某些無法在漢語體系里找到對應的方言詞,以同音字硬組合的方式表達,就給非此地域的更多讀者造成了繞不出的困惑,造成了不必要的閱讀障礙。比如“大聲日撅”、“不該給你們打顫”、“不是任啥”,“日撅”在此是叫罵的意思,“打顫”是開玩笑的意思,“不是任啥”是你以為你是誰的輕蔑意。
注釋:
①何晶:《周瑄璞:不是我在創(chuàng)作〈多灣〉,是她在塑造我》,《羊城晚報》2016年2月24日。
②張新穎:《沈從文精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頁。
③陳忠實:《〈多灣〉:曲折流淌,水到渠成》,《江西日報》2016年1月15日。
④徐玉諾:《跟隨者》,摘引自詩人森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37de001017imb.html。
⑤周瑄璞:《周瑄璞:要寫出完全不同的女性》,摘自騰訊網,http://cul.qq.com/a/20151207/009262.htm。
⑥陳忠實:《〈多灣〉:曲折流淌,水到渠成》,《江西日報》2016年1月15日。
⑦周瑄璞:《多灣》,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475頁。
⑧周瑄璞:《多灣》,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頁。
⑨周瑄璞:《多灣》,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頁。
⑩周瑄璞:《多灣》,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67頁。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