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萍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與透析療法在急性腎衰竭幾多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將7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兩組均采用透析療法。其中,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心、肺、腦功能損害程度及低氧血癥情況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兩組患者與進行護理前評分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護理干預與透析療法在急性腎衰竭及多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透析療法;急性腎衰竭;多功能障礙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急性腎衰竭(ARF)是指腎小球過濾突然持續(xù)下降,引起氮質廢物儲存在體內,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發(fā)生紊亂,從而使身體各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臨床綜合征[1]。多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是指身體在受到嚴重感染或創(chuàng)傷、大型手術等過程中,同時或相繼并發(fā)一個以上系統(tǒng)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礙或衰竭,最先是從肺開始,接著是腎、肝、心血管、中樞系統(tǒng)、胃腸、免疫系統(tǒng)和凝血系統(tǒng)發(fā)生功能障礙[2]。因此,得出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fā)病具有繼續(xù)性、順序性、進行性的特點。本研究旨在評價護理干預與透析療法在急性腎衰竭及多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從而探索對患者恢復身體健康的有效護理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腎衰竭及多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42.15±10.02)歲。其中,普外科手術后患者5例,心外科術后患者1例,ICU患者3例,其它為腎臟科的急性或慢性腎衰竭患者。觀察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45.23±8.79)歲。其中ICU患者2例,普外科手術后患者2例,心外科術后患者3例,ICU患者3例,其余均為腎臟科的急性或慢性腎衰竭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診斷結果為急性腎衰竭及多功能障礙綜合征的患者;入選患者年齡均大于31歲;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含有精神障礙的患者;已參與其他臨床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兩組均采用透析療法。其中,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療程均為4周,并在第1、2、4周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1.4 評價標準
護理效果評價依照:非常滿意(0分)、中等(1分)、一般(3分)、不滿意(4分)四個標準劃分。其中,非常滿意、中等、一般之和為總滿意率,總滿意率越高,護理干預效果越顯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兩組間的計數(shù)資料以(%)描述,比較經驗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護理第1、2、4周后,護理效果評分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臨床護理效果比較
對照組總滿意率為94.87%,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9.49%,從兩組數(shù)據中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護理效果顯著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部分功能損害程度評分比較 采用十分制,1~10分,對兩組患者的各項功能評分比較,總分十分,分值9分為正常,8分穩(wěn)定。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心、肺、腦功能損害程度比較(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評分升高,觀察組患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討論
護理干預以一般科學理論為基礎,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作用下,按照事先設定的干預方法對患者從事一系列的護理活動。護理人員根據護理診斷的特點,護理研究效果,病人功能康復的潛力,以及病人和護理人員自身的能力來確定護理干預措施[3]?;颊呱眢w健康問題的排序方式,決定護理干預的類型。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達到預定的目標,能夠有效預防并發(fā)癥,幫助患者保持和恢復心理及生理功能。護理干預一般具有以下幾個措施:一,建立適合康復治療的環(huán)境;二,專業(yè)護理人員執(zhí)行康復護理技術;三,家庭病人、家屬的教育和顧問。
護理干預是在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后,針對患者健康程度所制定的有效物理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靈活性。護士在對病人進行護理過程中,能及時有效的掌握患者狀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給予及時的治療方案調整。在保障醫(yī)療效果的同時,進一步的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從本研究上可以看出,在對患者的護理中,護理干預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更能幫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等。因此,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慶濤,沈寧,孫麗娜,王蒙,賀蓓.重癥肺炎并發(fā)橫紋肌溶解癥與急性腎衰竭的診斷治療并文獻復習[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01):133-135.
[2]何燕.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發(fā)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護理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0):121-122.
[3]羅真華,張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22(01):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