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安
【摘要】目的:觀察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98例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采用常規(guī)手術法,觀察組58例行腹腔鏡下手術法。男患48例,女患50例,平均年齡為(31.3±11.4)歲。結果: 觀察組中顯效53例,總有效率為91.84%,對照組中顯效26例,總有效率為66.78%。且觀察組中的普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術中出血較少,確診例數較多,且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較短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腹腔鏡在普外科手術中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普外科;患者
【中圖分類號】R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1
腹腔鏡手術是在人工氣腹創(chuàng)造的腹腔空間內,借助電視熒屏圖像的觀察,通過腹壁寬刺孔建立的可視操作通道而完成手術操作。它具有切口小、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點。腹腔鏡外科是當前微創(chuàng)外科的一部分,而腹腔鏡外科帶來的外科微創(chuàng)化思潮從各個角度滲入至各個環(huán)節(jié)。隨著腹腔鏡手術手術技巧的不斷提高,新的腹腔鏡沒備的不斷應用,微創(chuàng)手術已經取代傳統(tǒng)開刀的“金標準”手術。本文就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來我院的49例腹腔鏡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效果顯著?,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98例普外科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男病患4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男病患48例。女病患50例,平均年齡為31.3±11.4歲。其中27例結石性膽囊炎,14例屬于膽囊頸部結石;48例急性闌尾炎,22例普通闌尾炎,12例化膿性闌尾炎,4例壞疽性闌尾炎;17例胃竇炎,13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5例不明原因胃腸破裂及腸粘連;1例外傷性肝破裂。
1.2 方法 常規(guī)術前做好適度麻醉,腹腔鏡的具體操作方法為:體位:仰臥體位,需將視手術需要頭部或者腳部墊高12-l5°,并且兩側傾斜10-15°,以臍下邊緣部位作為手術操作孔,建立CO2的人工氣腹,維持其壓力在1.5-2.5KPa之間。由鞘插入腹腔鏡并檢查腹腔狀況明確診斷。手術要依據病灶部位選取操作孔,并在直視下行抽出腹腔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均采用卡方進行檢驗,以P<0.01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中顯效53例,總有效率為91.84%,對照組中顯效26例,總有效率為66.78%。
觀察組15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1例中轉開腹手術且術后無液體流出后拔出腹腔引流管,此類患者術后3~5d均能下床走動,沒有出現(xiàn)難控制的消化道損傷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25例闌尾炎切除手術,3例中轉開腹,術后6~8d內均出院、未發(fā)生并發(fā)癥;16例胃竇炎行腹腔鏡下胃腸道潰瘍穿孔修補手術,穿孔長度為0.5―01.0cm左右,積液量在500~1500mL之間,患者術后72h沒有觀察到并發(fā)癥。2例不明原因胃腸破裂及腸粘連術后未出現(xiàn)兩側胸腔積液現(xiàn)象。
3.討論
腹腔鏡技術實現(xiàn)了從原來的單純診斷到診斷和治療同步進行的跨越。電子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是腹腔鏡在普外科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將腹腔鏡運用到普外科手術中,視野顯露大,目前在普外科中的應用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3.1 在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中的應用
我國開展的腹腔鏡治療手術在臨床中均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治療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的方法由傳統(tǒng)的剖腹行膽道手術轉變?yōu)楝F(xiàn)在不剖腹條件下利用內鏡技術行膽囊切除及膽管結石處理。首先是將患者膽管內結石清除,能有效降低腹腔鏡治療過程中因有膽管結石而不得不轉為剖腹切除治療的幾率。
3.2 腹腔鏡在切除實質性臟器手術中的應用
腎上腺切除手術體現(xiàn)出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勢, 經腹腔膜下患者術后恢復也較快。在腹腔鏡輔助下行小腸部分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及胃腸腫瘤切除均能收獲較滿意效果,具有腹腔粘連少、康復快、疼痛輕的特點。
3.3 腔鏡在實質性臟器切除術中的應用:
腹腔鏡下切除術痛苦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隨著目前操作技術的日趨熟練,腹腔鏡脾切除適應證更加擴大。
3.4 腔鏡在消化道手術中的應用
腹腔鏡手術已被廣大腹腔鏡外科醫(yī)師所掌握。腹腔鏡輔助下的小腸部分切除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腹腔鏡胃腸道手術操作難度相對較小。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有術后疼痛輕和腹腔內粘連減少的優(yōu)點,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以應用內鏡技術來處理膽管結石和切除膽囊,效果很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以起到簡化腹腔鏡的手術過程,減少術中因發(fā)現(xiàn)膽管結石而轉移開腹手術的機會,并能使一些原來需要急診手術的病人轉變成擇期手術的病人??s短了住院時間并保留了Oddi氏括約肌的功能。
腹腔鏡下的普外科手術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術后不會因為腹壁神經切斷引起相應皮膚麻木。尤其是術后腹部不留疤痕,適合于女性的美容需要。腔鏡外科手術照明良好,小切口、不牽拉和有套管保護是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不同的重要方面,從而減少了腹腔內臟器漿膜層的損傷的干擾,手術出血量少,且手術時間短。也可以減少損傷。腹腔鏡手術在普外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4.結論
腹腔鏡具備組織傷害小、恢復期短、術后并發(fā)癥較少等顯著特點,因此在普外科的治療中腹腔鏡手術也得到了全面的使用,該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浩榮.腹腔鏡手術在普外科的應用.蘇州醫(yī)學,2010,27(2):55-56.
[2]王明俊,祁玉波.腹腔鏡手術804例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23(6):331-332
[3]徐大華.腹腔鏡在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現(xiàn)狀.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7)31--32
[4]徐大華.腹腔鏡在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23(7):441-444.
[5]曹其武,魏培翰,行永利,等.腹腔鏡在外科急腹癥中的應用7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8(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