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
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來,事實上特斯拉在短短十幾年中走了很多汽車品牌上百年經(jīng)歷的曲折道路,天上能掉下來的只能是鳥糞而沒有餡兒餅,無風無雨的話彩虹從哪兒來???別的不說,起碼從目前的經(jīng)營情況看,Elon Musk首先是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和資本運作高手。
從品牌定位上講,特斯拉是要造跑車的,只不過是高端電動跑車。也正是這樣的定位,讓這個品牌一開始的道路很不順利,產(chǎn)品幾經(jīng)周折都無法投入量產(chǎn),包括要面對資金、成本控制、技術研發(fā)、產(chǎn)品規(guī)劃等極其嚴峻又現(xiàn)實的問題,也正是這樣的問題導致了兩個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的先后出走,也終于讓Elon Musk這個當初的投資人從幕后走到臺前,拉開指點江山的序幕。
我覺得自己是那種典型什么都干不了還很喜歡挖苦人的類型,要改改這樣的不良作風。生產(chǎn)電動跑車哪兒有那么容易?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第一款產(chǎn)品與路特斯Elise的關系,估計有不少當初定了這款車的用戶都在琢磨為什么特斯拉的第一款投產(chǎn)產(chǎn)品要用這么一款相對邊緣化的車型為基礎進行開發(fā)?問題是特斯拉也想用LaFerrari為開發(fā)基礎,但當時恐怕只有這個英國跑車制造商愿意跟特斯拉聊幾句……
Roadster的成功為特斯拉贏得了很大轉機,Elon Musk這個出色的IT男非常善于抓住機會,且深知想繼續(xù)賺錢靠Roadster這樣的車型肯定是不夠的,其產(chǎn)品規(guī)劃肯定早就有Model S和X。為了這些車型的快速投產(chǎn),特斯拉緊抓住傳統(tǒng)車企豐田和戴姆勒的手,適時出讓股權換取自身所需。從各種理念上,特斯拉都不會是個傳統(tǒng)車企,所以跟汽車公司之間的合作也不會長久,無論戴姆勒還是豐田,都與特斯拉在各取所需后看似風平浪靜地分手了,勉強在一起也不幸福。
橫向跳樓機
我們對于P100D的興趣點主要就兩個:加速性能和自動駕駛系統(tǒng)。加速性能肯定是我們最想體驗的一個,這個貨應該是目前量產(chǎn)電動車中最強大的存在了。在Model S的雙電機車型中,前后軸電機以及輸出總功率都是一樣的,只有P100D在后軸用了一個性感的高性能電機,而輸出幾乎是其他車型的一倍,也讓總輸出功率達到568kW,看著嚇人不?開起來也挺恐怖的。
如果按官方公布的加速成績,0-100km/h為2.7秒的話,那么加速度將始終大于一個g,大概的感受相當于把游樂場的跳樓機放倒坐上去,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進行試駕之前特斯拉就有言在先,不允許性能測試,官方理由肯定是為了保護車輛,畢竟是試駕車。不過做我們這行的是根本按耐不住強烈好奇心的,于是我還是用個人小儀器在安全路段小試了一下,僅做參考之用。
特斯拉的Launch Control很簡單,駕駛模式調到“狂暴”,左腳剎車右腳加速踏板,車輛會用一個小的扭動告訴駕駛者自己準備好了。此時放開剎車加速踏板到底即可,但請?zhí)崆白龊眯睦頊蕚?,強大的加速度也許會引起身體不適。P100D的加速過程與傳統(tǒng)內燃機超跑最大區(qū)別在于這3秒左右的時間內車身非常穩(wěn)定,沒有晃動;車輪同樣也沒有滑動,更沒有尖叫,一切都在默默之中完成,能聽到的僅僅是電機的“吱吱”聲和速度到達一定程度后的風噪。
我們在路上來回跑了幾次,成績非常穩(wěn)定地停留在3.0s,不多不少??梢源_認還有提升的可能,理由是當天的溫度、輪胎,尤其是路面不夠理想,抓地力不夠穩(wěn)定,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jīng)屬于意料之外了。要知道一輛可以合法上路的車,無論什么車,想讓自己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進入3秒之內都是相當不容易的。
官方宣稱P100D的整備質量為2100公斤,用傳統(tǒng)轎車的衡量標準來看相當不輕了,不過在全負荷剎車的時候我還是認為自己被騙了。而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如果選用“標準”能量回收模式,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用踩剎車的。
虛擬駕駛者
在試駕特斯拉的這幾天里,被告知正在經(jīng)歷一次Autopilot的系統(tǒng)升級。作為新時代IT界的電動車產(chǎn)品,每輛特斯拉都具備空中升級功能(OTA),能讓車輛不斷通過網(wǎng)絡進行升級,使車輛可以隨時處于學習進步當中。
特斯拉向來是自動駕駛的倡導者,當然這也符合其品牌定位。首先說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實施層面做得算不錯,駕駛者只要撥動操作桿,就可以在車道線清晰的封閉道路上實現(xiàn)基本自動駕駛。速限、車距和車道保持都是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當然駕駛者也可以自主選擇跟車距離和最高速限。
目前的Autopilot可以同時對道路上行駛的多個車輛目標進行監(jiān)控,可以從廣泛的范圍采集數(shù)據(jù)并調整自己的動力和制動系統(tǒng),車道保持和車距控制的狀態(tài)都向人工操控更加靠近了一步。升級后的P100D已經(jīng)可以通過撥動轉向燈來實現(xiàn)自動變換車道了,目測系統(tǒng)默認與將變換車道后車距離大概在50米左右,還是以安全為第一要素。要是在車輛相對密集的環(huán)路上,這個自動功能就比較難實現(xiàn)了,而且對于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側后方的車輛系統(tǒng)也比較茫然,這也很正常,因為它本來也不是一個加塞兒系統(tǒng)。
我們還去山路上跟P100D簡單溝通了一下,發(fā)現(xiàn)它有比較明顯的后驅傾向,所以系統(tǒng)反應速度奇快,加速度與減速度之間沒有任何間隔,有些讓人恐慌。過癮是真的,但真心需要適應,尤其是默默的就快到了讓人恐懼的程度這一點,太嚇人了。我們認為吧,跑得快還是要吼一吼讓人知道的,大家看無論“牛”、“馬”,哪個嗓門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