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俄式大餐:沙拉、紅菜湯與格瓦斯
俄羅斯美食記載里正式出現蔬菜,大約在10世紀,是很晚的事情。俄羅斯最早的蔬菜有圓菜頭、白菜、蘿卜、豌豆和黃瓜等,其烹飪的方式包括煎炒烹炸腌,還有發(fā)酵等等,花樣繁多,而不像中國一些書中所說,俄羅斯人自古吃土豆。事實上,土豆出現在俄羅斯是18世紀的事情,其吃法也是后來逐漸普及和發(fā)展的。俄羅斯人認識番茄更晚,是在19世紀,而在此之前,俄羅斯人根本就不會吃沙拉。俄羅斯第一盤沙拉是用蔬菜做的,而且最早的俄式沙拉是由單一蔬菜做成,所以,世界上惟有俄式沙拉中有蔬菜分類沙拉,如白菜沙拉、番茄沙拉、黃瓜沙拉和土豆沙拉等。又過了很長時間,俄羅斯人才學會制作復雜一些的沙拉,比如蔬菜混合沙拉、肉菜混合沙拉或者海鮮沙拉等,俄國廚師給這種菜、肉和海鮮混合的沙拉,起了不少悅耳動聽的名字,像“春天”(Весна)“健康”(Здоровье)和“碧海珍珠”(Морская жемчужина)等等,今天的俄羅斯美食家,依舊可在俄羅斯餐廳品嘗到這些口味正宗的沙拉。
俄式大餐里“湯”這個詞,是19世紀才出現的,就是說,俄羅斯在19世紀之前漫長的歷史中,最古老和最著名的“湯”,都另有叫法,如魚湯叫“烏哈”(уха)、菜湯叫“細”(щи)、濃湯叫“波赫列勃尼基”(похлебки)、紅菜湯叫“勃爾西”(борщи),還有酸黃瓜肉(魚)湯和魚(肉)雜湯等等,五花八門,味道或厚或淡,堪稱口腹享受。所以食客在俄羅斯餐廳點湯會遇到問題,如果食客說要一份湯,服務生一定會問他具體要什么湯,說的就是上述湯湯水水的名稱,而且說不出來還真麻煩。
我在莫斯科郊外的村子里,就喝過俄羅斯有一種最有名的熱湯,叫扎基魯哈(Затируха),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用面粉、鹽和水煮熬而成,那天,敦敦實實的卡利婭大嬸,手指捏著一小撮一小撮的面粉,均勻地搖動著灑在爐子上一鍋溫吞的鹽水里,味道可想而知,實在像我們餓飯時期時候吃過的糊糊,卡利婭大嬸見我對扎基魯哈不以為然,就說:“味道沒什么特別,是吧?但是這湯里面有故事?!痹瓉?,這道湯是15世紀俄羅斯地主家一個女傭發(fā)明的,那時地主家規(guī)矩多,剩菜剩飯都不能送給外人。開飯的時間一到,村里吃不上飯的窮孩子,就跑到地主家扒窗戶討食,女傭看不下去,就把地主家的面包粉撒在鍋里煮成面糊糊,偽裝成泔水,佯裝倒泔水來到院子里,將其給窮孩子們分食。我聽完這個故事,頓然覺得扎基魯哈的味道不再普通,因為浸滿善良和愛的老湯,擁有最深沉的味道。扎基魯哈面糊糊是隨著面粉在俄羅斯出現之后,流行于鄉(xiāng)野的農家飯,現在俄羅斯已鮮有人做,餐館也吃不到,它正遠遁歷史深處,成為傳說。
佳肴與飲品相伴,是俄羅斯美食的特點之一。俄羅斯飲品到11世紀時,已經很輝煌,眾所周知的格瓦斯和熱蜜水,就是那時的時尚飲料。格瓦斯是俄羅斯最有名的傳統飲品,它的起源和發(fā)展,與俄羅斯早期面粉與面包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格瓦斯制作的原料,主要是酵母、小麥、大麥、黑麥麥芽,或者有時直接用黑麥面包制作,配以味道芬芳的野香草、蜂蜜、蜂蠟,用這些原料做的飲品,味道自然甘醇,還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我在俄羅斯鄉(xiāng)間還喝過村婦自制的格瓦斯,材料用的是紅菜頭、野漿果和自家果樹上的蘋果,雖然不加面包,味道也妙不可言。在俄羅斯待久了,四處游走,發(fā)現格瓦斯也與時俱進,除了面包和蔬菜水果格瓦斯之外,俄羅斯還有用各種原料混合做成的雜拌格瓦斯和牛奶格瓦斯等。格瓦斯發(fā)展至今,已經成為一種商業(yè)化飲品,俄羅斯大大小小的食品店,玻璃瓶和塑料瓶裝的格瓦斯琳瑯滿目,不過它們卻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飲品,因為商店里那些被稱作“格瓦斯”的飲料中,已經被添加了太多的化學物質,糖、香料和碳酸,一切均為人造,徒有其名,與大自然的饋贈相去甚遠。
其實,早在9世紀,俄羅斯人就曾改造過格瓦斯,把它變成酒精飲品,在俄羅斯伏特加出現之前,格瓦斯酒確實風靡一時,各種節(jié)慶聚會,婚喪嫁娶,含酒精的格瓦斯必不可少,賓主推杯換盞,一醉方休,對俄羅斯人而言,格瓦斯酒成了伏特加的前奏,難怪從前俄羅斯人說起酒鬼,都會瞇著眼睛,撇著嘴說:“那個愛喝格瓦斯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