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興然
杠桿資金抱團避險品種
本刊記者 李興然
本統(tǒng)計期(7月13日至7月19日)市場表現(xiàn)大起大落,既有7月17日超過500股跌停這樣的“小股災(zāi)”,也有兩日后的“券商唱戲、煤飛色舞”。從兩融的角度看,兩融余額從7月13日的8895.76億元下降到7月18日的8803.87億元,再回升到期末的8830.22億元,這次大跌對融資客的信心打擊比較大。
這種對信心的影響也體現(xiàn)在行業(yè)方面,本期只有6個行業(yè)獲得融資凈買入,非銀金融、銀行、有色金屬、食品飲料、采掘、紡織服裝依次排序,這些行業(yè)傳統(tǒng)上都屬于防守型行業(yè),市場大跌的時候融資客選擇避險品種等待機會這也合乎常理。從融資凈買入的資金量來看,非銀金融獲得過10億元的凈買入,金額為17.11億元,其他5各行業(yè)中有4個超過億元,只有紡織服裝的凈買入額是八位數(shù),銀行和有色金屬分別獲凈買入8.90億元和6.87億元。以上數(shù)據(jù)看出,融資客在整體避險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業(yè)績大幅增長的周期性品種進行局部性做多。
在22個融資凈流出行業(yè)中,融資客大幅撤離電子和計算機板塊,凈流出都超過10億元,這兩個板塊整體上估值較高,在這次大跌中最兇險的也是這兩個板塊。除此之外,還有15個行業(yè)凈流出過億元,醫(yī)藥生物、房地產(chǎn)、公用事業(yè)分別以7.89億元、7.82億元、7.24億元分列3-5位。本輪大跌高估值行業(yè)成重災(zāi)區(qū),后市投資者以業(yè)績、低估值為主線或許更加穩(wěn)健。
個股方面,本期只有299只個股獲得凈買入,比上期減少163只。有27只個股凈買入超過1億元,大部分都是證券、保險、銀行和有色行業(yè)的企業(yè)。中國平安(601318)最受追捧,凈流入金額為4.73億元,期間漲幅也達到了6.38%。西藏天路(600326)、方大炭素(600516)期間漲勢喜人,分別達24.62%和19.25%,凈買入金額上也分別達到4.02億元和3.38億元分列二三位。這27只凈買入過億元的個股中,只有拓維信息(002261)、亨通光電(600487)、伊利股份(600887)是下跌的,跌幅分別為20.35%、3.54%、1.82%,凈買入分別為1.10億元、3.26億元、1.46億元,融資客逆勢加倉,投資者可關(guān)注。
東旭光電(000413)、贛鋒鋰業(yè)(002460)、中信國安(000839)凈賣出都超過2億元,位列凈流出前三名。其余被看空的個股,主要集中在本身估值較高或者是前期漲幅較大這類品種當中。
在上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之前,市場整體趨勢上行的主基調(diào)幾乎得到場內(nèi)外資金的一致認可。突如其來的大跌似乎一下子打亂了場內(nèi)資金部署并讓市場對未來走勢的預(yù)判產(chǎn)生了嚴重偏差,但僅僅兩個交易日A股就完成了陽吞陰的壯舉,周一的大跌可以定性為一次“假摔”,在劇震中順勢進行暴力洗盤并完成了籌碼的充分換手,不僅一次性釋放了前期連續(xù)上漲中因獲利盤巨大而積累的潛在回調(diào)風險,更以相對低位的健康走勢為后市迎來更持久的慢牛。
表:7.13日-7.19日融資余額大幅上升的前二十只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