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嘉川++穆臺陽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參與體育賽事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以及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由于近年來參賽人數(shù)的增加,在中國舉辦的賽事也越來越多。本文從參與人數(shù)、賽事規(guī)模等方面進行闡述我國近年來體育賽事狀況。
關鍵詞 賽事 規(guī)模 狀況
在國務院新近提出的體育相關文件《“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里寫到:要積極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積極發(fā)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yè)。與此同時,國務院46號文件中也著重寫到發(fā)展健身休閑項目,大力支持發(fā)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車、水上運動、登山攀巖、、極限運動等群眾喜聞樂見和有發(fā)展空間的項目。通過這兩條重要的并且會影響著未來幾年中國體育方向的文件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伴隨著國民物質水平的豐富,以及全民健身意識的提升。在中國未來幾年內體育將在國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體育賽事也是民眾參與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方式。體育賽事不僅是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方式,也是群眾體育的一種特殊載體。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最近幾年隨著各式各類的體育賽事在民間中興起,并且獲得了群眾積極地參與,而各項賽事本身也獲得了蓬勃發(fā)展。接下來本文便從賽事數(shù)量、賽事規(guī)模、參與者年齡結構與數(shù)量、互聯(lián)網(wǎng)與賽事的融合進行闡述。
從賽事數(shù)量來看2013、2014、2015、2016這幾年來每年組織的賽事場次越來越多。在2013年中北京舉辦的大型比賽中比較著名的便是北京馬拉松,當年的北京馬拉松由全馬、半馬、迷你馬組成,且不限制報名人數(shù)。在2014年時,北京馬拉松取消了迷你馬并且限制總報名人數(shù)為3萬人,而且在短短的報名時間中3萬人的名額便被一搶而空。而與此同時北京市也逐漸新開展了例如彩色跑、全民游泳公開賽的等一些民間賽事,并且也取得了同樣好的效果。在2015年,僅北京市內的體育賽事便增加了許多,例如硬漢跑、北京國際鐵人三項等大型賽事。僅鐵人三項比賽在北京便舉辦了兩次。在2013年以后新增的體育賽事數(shù)量更多、項目豐富。以鐵人三項為例,從2013年的幾場賽事,再到2016年于全國鐵人三項擴增的B級賽事,這就是一個賽事數(shù)量達量增加的好例子。而從種類來看,從基本的跑步比賽,變成各種距離,各種形式的跑步比賽,以及慢慢興起的小眾項目等方面。群眾性的體育賽事日趨增多,賽事種類也豐富多彩,使群眾性賽事種類增加。
其次,近幾年來所舉辦的賽事規(guī)模呈現(xiàn)著越來越大的趨勢。從不限制人數(shù)的北京馬拉松,再到現(xiàn)在一個名額都非常難求的地步;以及今年在合肥和廈門舉辦的鐵人三項賽事中由于名額有限導致舉辦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加參賽者數(shù)量名額,但仍然是供不應求,且所有名額在短短20分鐘之內一搶而光。而今年九月舉辦的北京國際鐵人三項中報名人數(shù)也首次突破千人,達到主辦方?jīng)]有想到的效果。而北京市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想要參加馬拉松的人群甚至開始在奧林匹克公園舉辦起每個月兩次的全馬和半馬比賽,來滿足日趨增多的參賽人數(shù)。群眾性的體育賽事得到了大力支持,參與的人不斷增加。并且從最近幾年來看參賽的人群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增長趨勢。而唯一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參賽者需求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1、賽事規(guī)模越來越大各種體育賽事相繼開展。2通過舉半更加多種多樣的體育賽事。
從參與者年齡結構與數(shù)量這方面來講,目前各項賽事的年齡分組都是合理的,但是缺點便是不同年齡人群的數(shù)量問題以及對不同年齡人群的照顧。在前些年體育賽事的特點是人少,且年年齡大,導致的結果便是競爭最激烈的組別是中老年組,而小年齡組反而是競爭最輕松的組別,因為并沒有什么年輕人參加比賽。反觀現(xiàn)在的情況,由于全健身的意識越來越強,以及全民健身越來越普遍,各項賽事的每個組別基本都可以報的比較滿,并且每個組別的競爭都非常的激烈。這就給賽事組織者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每個組別都許多參賽者,這就意味著要中每個組別的參賽選手而不能再忽略任何一個組別。其次便是由于中老年人群的增加以及其生理的特殊性,這就意味著賽事組織方要更重視特殊人群的需求。群眾性的體育賽事增多,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也都參與到了其中。
在這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中,互聯(lián)網(wǎng)與賽事的融合也是舉辦賽事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賽事會將其相關的賽事信息通過不同途徑會、不同平臺與的賽事組委會相鏈接,這樣軟件實現(xiàn)了可在不同的區(qū)域得知賽事具體信息以及完成報名繳費等業(yè)務,大大增加了群眾參與體育賽事的體驗性。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賽事公司不僅讓參與者更加簡單方便、以及隨時隨地的了解賽事信息,賽事公司也同時可以和當?shù)卣献?,宣傳當?shù)氐娜宋木吧⑷宋慕ㄖ?,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更好地宣傳。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加入使體育賽事變得豐富多彩。
總體來說,在今后的幾年,體育賽事的舉辦仍然要面對很多挑戰(zhàn)和機遇。例如隨著賽事數(shù)量增多,便要加強賽事的質量;規(guī)模的增大,便要進行合理謹慎的品控;人數(shù)的增多,便是在賽事后勤、組織、照顧上要下功夫;而互聯(lián)網(wǎng)更是一把雙刃劍,要合理的運用好。如果賽事的舉辦不忘初心,繼續(xù)保持著吸引力,以及賽事本身的精品品質,則會造成雙贏的結果,更多的群眾被賽事所吸引,賽事為了吸收更多的人群參加而組織更加規(guī)范,更加標準的組織。反之,如果賽事主辦方只是一味的為了掙錢而不提高自己賽事本身的品質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在未來的幾年中,只有把握好機遇與挑戰(zhàn),才能使群眾體育賽事更加的推廣,是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