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海
摘 要:吳冠中是20世紀中后期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在油畫風景的創(chuàng)作與實踐中,將東方的神秘色彩與國畫的構圖、水墨融入其中,使其油畫風景表現(xiàn)出一種東方氣質。本文通過對吳冠中油畫風景中的民族色彩的研究,探討東方元素與油畫風景的結合形式,對探索油畫風景本土化進程和創(chuàng)新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族色彩 吳冠中 油畫風景
吳冠中是20世界中后期中國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在吳冠中的一系列繪畫作品中,無不體現(xiàn)著中國繪畫的特征。吳冠中在油畫本土化的探索與研究中,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具有東方繪畫情結的油畫作品,在國內乃至世界都產生重大反響。特別是吳冠中的油畫風景,帶給我們另一種視覺,仿佛是注入東方血液的油畫風景,彰顯著東方氣質和民族色彩。是什么使得吳冠中的油畫風景看起來更具有中國的繪畫特色?國內的許多學者與專家從中國繪畫的構圖形式,具有東方意味的線條以及中國繪畫的意境等方面做了大量詳細的探索與研究,很少有學者從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角度對吳冠中油畫風景進行闡釋。筆者嘗試站在這一立場對吳冠中油畫風景中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進行探索與研究。
一、 民族色彩中的傳統(tǒng)五色
所謂民族色彩,指的一個民族在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所形成的區(qū)域與族群特色,從廣義的角度而言,民族色彩包括生活、風俗、音樂、繪畫、舞蹈、文學等,而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指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色體系及其在生活、服飾、繪畫中運用等。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演繹中,在繪畫領域逐漸形成了以水墨畫為主體的這種獨特的民族繪畫布局和傳統(tǒng)的色彩符號。
中國傳統(tǒng)色彩由赤、黃、青、黑、白五種基本顏色組成,這五種顏色是傳統(tǒng)色彩的正色,簡稱五色。五色對應五方,五行,與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聯(lián)系密切,可以說一個地域的傳統(tǒng)色彩是本地域文化的間接體現(xiàn)于表達。五色、五方、五行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五色中的黑、白、青、黃、赤對應于五方中的東南西北中,對應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黑色對應北方,北方土質為黑色,故取黑,又因黃河在北方,故北方屬水。白色對應西方,西方主要是高原地帶,常年積雪,故取白,又因西方是日落的地方,有終結之意,與金屬的殺戮對應,故取金。青對應東方,東方常年森林茂盛,綠樹常青,故取木。黃對應中,古代的中原地帶主要是黃土高原地區(qū),土質為黃,取黃。赤對應南方,南方四季炎熱,故取火。五行學說是古代人們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基本學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五色是五行學說理論在認識自然領域對色彩的概括和初步認識,而這構成了中國民族色彩的基本觀念。
二、 吳冠中油畫風景中的民族色彩元素
新中國成立之后,時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的徐悲鴻在創(chuàng)作和教學過程中,倡導“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從而將西畫寫實主義與中國古代文人的氣質的國畫有機融和起來,中國美術由此從傳統(tǒng)古典走向了現(xiàn)代,同時,通過與中國傳統(tǒng)寫意的結合,西方繪畫在中國也提升至一個神形兼?zhèn)洌錆M時代精神的歷史境地,給現(xiàn)代中國美術的發(fā)展留下了一個永生的空間。吳冠中便是這一時代杰出的代表,特別是在他的油畫風景構圖與著色中,較好的運用了中國畫中的民族元素。
1.畫面注重黑白布局
黑、白是中國畫用色的鮮明特色,自唐代張彥遠主張“運墨而五色具”開始,中國畫色彩理論逐漸發(fā)生水墨黑白轉向,再加上唐宋時期,文人畫興起,并推崇重墨輕色,尚意抑工,崇文貶技的繪畫觀念,使得以筆墨為主體的繪畫語言逐漸取代以設色為中心的繪畫語言,最終變成中國畫的主流,自此,中國畫的用色,大體上出現(xiàn)了千年一色的現(xiàn)象?!爸袊乃?,自唐至今,執(zhí)手不變,這反映了一種社會性的共識,盡管每個畫家用墨之法各異,卻始終離不開這黑的涯限?!眳枪谥袕男【褪艿胶诎姿嫷挠绊?,并且在杭州美術??茖W校跟隨潘天壽先生學過一年國畫山水,這也促使吳冠中在油畫風景的學習過程中不自覺的運用黑、白兩色。吳冠中油畫風景中的黑、白選色是一種自我性格的流露,這種自我性格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是傳統(tǒng)文化特征在繪畫中的自我展現(xiàn)。
在中國水墨畫中,一般多用墨與水的調配來表現(xiàn)畫面的深淺明度變化,宣紙的白底色作為白色襯托墨色的深淺變化。而在油畫中,吳冠中運用黑,白兩種顏色不同比例的調和去表現(xiàn)客觀物象。我們可以看到吳冠中70年代之后的大部分油畫風景作品都運用了黑白選色。1977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風景《長江三峽》,1980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風景《江南人家》,1981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風景《靜巷》、《老墻》最具代表性,這四副作品有意識的將色彩純度降低,突出黑白的層次變化和畫面形式的經營,使整個畫面的色調統(tǒng)一在黑白灰的單色世界。在中國水墨畫中非常強調墨色的豐富變化,用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的不同變化營造畫面空間和意境。吳冠中巧妙的運營油畫黑白兩色的明度變化、厚薄肌理效果、筆觸的多樣化以及色調的整體把握,使油畫風景透露出東方繪畫韻味和民族特色,而又不失油畫的厚重感。吳冠中油畫風景本土化的成功,最關鍵是融合了中國水墨畫的黑白形式要素和整體意境的營造。吳冠中一面創(chuàng)作油畫風景的同時,一面創(chuàng)作水墨畫,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繪畫材料和繪畫體系,但在吳冠中的繪畫世界里,已經突破了繪畫材料的限制,進入了一個本我的自然繪畫狀態(tài)。
2. 國畫色彩與西畫色彩的有機糅和
青、赤、黃屬于傳統(tǒng)五色中的正色,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美學中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青、赤、黃在中國畫顏料中屬于草色,是在植物中提取的顏色。中國繪畫中的顏料分為兩種,一種稱礦物質顏料,從巖石中提取的顏色,比較穩(wěn)定,簡稱石色;另一種就是植物顏料,從植物中提取的色素,簡稱草色。隋唐以前,壁畫盛行,著色以石色為主,唐代以后,壁畫衰落,卷軸畫興起,畫底由墻壁變?yōu)榧埥?,著色以石色與草色調和使用的套染法取代了石色畫法。中國青綠山水畫中,多以石青,石綠渲染山石樹林,建立畫面色調。宋代以后,文人畫盛行,并且崇尚水墨,常常使用草色作為輔助顏料,用畫底之白色來控制整個畫面色彩的明度變化,淡化色彩。自此,青色,赭石,黃色,胭脂(赤色)與黑色在文人畫中呈現(xiàn)新的五色關系。在吳冠中的油畫風景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人畫中新的五色關系的運用與處理,也時常會發(fā)現(xiàn)青綠山水畫色調的影子。